在空間發了條說說,被人如此說道。


有人需要看語譯,有人樂意翻譯。有願買的,有願賣的,兩廂情願。又非傷天害理荼毒生靈之事,管他幹嘛!爾不喜則避而勿閱,彼喜則取而閱之。何傷乎?亦各取所好也。


古詩詞不需要翻譯,需要的是自我體會和沉澱。

一首靜夜思,你的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就是這首詩或者是是你對這首詩的翻譯。

而不是字對字的去套意思。

比如: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

你腦海中浮現了彷徨大氣,騎馬穿林,呼嘯著前行,一人綠杖草鞋輕裝上陣,為了人生一件事情,義無反顧的超前沖。一蓑煙雨任平生。

你腦海中的畫面就是解釋,就是翻譯。


看得出來題主是為了賭氣所以來問的,因為被人那麼說很不高興是必然的。所以要我說如果只是為了爭這口氣的話,我個人認為大可不必再和他爭論了,沒意思,還浪費時間。

現在網上大環境如此,互撕互噴的也見得確實不少了,想想爭來爭去最後爭出什麼結果來了,無非就是想讓對方屈服於自己的想法罷了,題主既然也是看詩的人,己所不欲這種道理肯定會懂。而且你讓他接受你的觀點完全沒有意義,往大了說,什麼東西都沒有一個絕對確定正確的觀點,世界本就矛盾,我們又何必厚此薄彼。

一般這種爭論,說到最後從辯題上誰都說服不了誰,就只能從對方人品上找毛病了,通過旁觀者的暈輪心理來幫自己獲勝,看誰最能罵人不帶髒字得把對方罵得用髒字罵人了,就算是贏了。然後就算贏了又有什麼意義,他服了嗎?他沒服。古詩文不會有注釋了嗎?仍然會有。所以討論話題就和討論類似於科技到底是造福人類還是毀滅人類這種話題一樣沒意義,討論了半天科技還是在發展。

所以我給題主的建議是,刪了說說一了百了,因為真的沒意思,何必給自己找麻煩呢。等你再經歷幾年,很多事情就都會懂了,這件事也是你成長路上寶貴的財富(老生常談了,笑)。

最後我倒是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在的空間裏會有人跑出來噴你???如果是陌生人的話,最好修改一下設置,如果是熟人,emmmm


我是不喜歡翻譯的,豈止古詩詞,幾乎所有的文言文,我都不愛看什麼譯文,也不愛給人家翻譯。古人寫文章也要推敲詞句,你隨便給他換個詞來解釋,來的比原文好些?今天人們讀不懂的地方,注釋一下就可以了;其實古人的學習前人,何嘗不是藉助有註疏的本子,他們也不搞整篇的翻譯。

當然完全理解有人愛看譯文。這個是個人所好,隨便好了。


我個人覺得不需要全文翻譯,但要適當地作註疏,有助於理解。

對古詩而言,大部分的中國古詩,它美在意境,美在流動,它是用心靈的俯仰來看空間萬象。譬如柳宗元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杜甫詩:天入滄浪一釣舟;王灣詩: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等等。這些詩句裏都包含著中國詩人所特有的空間意識。正如《易經》所言:「無往不復,天地際之」。宋代大批評家嚴羽在他的《滄浪詩話》裏說唐人的詩中境界:「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相,言有盡而意無窮。」用白話翻譯這些詩句只能將詩每句的意思譯出來,意境之美是白話裏所不能體會的,即使體會到了,也是味同嚼蠟,嚼譯者嚼過的甘蔗,索然無味。舉個例子說:「巧笑倩兮,美目盻兮。」這是寫一位美麗女子的,如果硬是要用白話翻譯,那便是:巧笑的兩靨多好看,水靈的雙睛分外嬌。(翻譯來源於百度)譯文和原文的差距在哪?讀原文你會體會到女子目光流動,笑靨生輝的靈動美;而讀譯文你看到的只是一副靜態的畫,如果不另加註解,靈動的意境就會被忽視。當然這些都是從詩句欣賞角度來談的,如果是出於功利的目的比如說考試,譯也好不譯也好,拿分纔是硬道理。


美感?要是古代沒有翻譯這一行,古文經到散文的變革期之後,你就看不懂你現在還在說的啥啥美感了

李白白居易們那都是近體詩了,那都是人家會翻譯有文化的結果了,白居易說寫詩要讓老太太都聽懂但人家當時的老太太能聽懂的話和現在能聽懂的話也不一樣,比如詩經,國風裡面大都是老頭老太太大小夥子小媳婦們傳下來的小歌謠,春秋時期小媳婦的歌謠你就能聽懂了?

要是代代古文不要意譯,孔子的東西到唐朝就看不懂了

中國文字、文化的穩定性除了本身是表意文字基礎之外,文字意義演進、承續的穩定性也是重要原因,這是多少代學者的努力你想過嗎

都懶得「翻譯」的話,說不定一百年前魯迅劉半農寫的「白話文」你都看不懂

美感,是你先進了門,進去了,你瞭解了這個環境,你才能看出美感來

老祖宗把象形文字繼承下來已經比表音字母文字的意義承續有太大的優勢了,幼兒園的就能背牀前明月光,所以你才覺得古漢語簡單,這是你佔便宜,但佔便宜不能賣乖

你看莎士比亞原著,你半句古英文不懂,扯什麼「語言的美感」啊


不用吧,個人欣賞,樂趣就在於詩詞本身,白話解釋有點畫蛇添足了,個人想法


詩: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譯: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我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據考證「牀」此處可能通「窗」】

魔改:一抹月色自窗間倏然襲來,旋即墜地,霜白間莫名有幾分冰冷。我抬起頭,迎面是皎潔瑰麗的月,總是美好些的。大抵是有些懷念家鄉罷,那些記憶中溫和的人或事,亦是美好些的。

尾記:擅自魔翻本是不太合適,筆者想表達的觀點是,古詩詞不介意白話文翻譯,但是個人角度看不應該像文言敘事翻譯般逐一對照。每種文體有自己的表現力,平時的文言多為傳記亦或敘事,理應嚴謹些。而至於詩詞,多是「聖人立象以盡意」,翻譯間對意象中情感的表達理應比意象本身的意義重要,這是筆者就詩詞白話文翻譯的個人觀點。


首先我非常非常支持你的說法,現在的詩直接翻譯,確實zz。

不過有些意思上比較難以理解的句子,需要適當解釋。畢竟有些詞,有些用法現代人是看不懂的。可以去看看賀鑄《六州歌頭》,沒有翻譯你試試看....

推鞘勇,旌豪縱,輕蓋擁,連飛鞚,斗城東。

官冗從,懷倥傯,落塵籠,薄書叢。

除非你積累非常豐富,否則,至少我是完全不知道它在講什麼。

沒有翻譯固然也可以讀,但你怎麼知道它在講什麼呢?

同時一些動詞的使用也需要所謂「翻譯」去讓人更好理解。

當然大部分詩是不需要翻譯的,我絕對支持一首詩需要自己去感受的說法。

但是注釋是需要的,不知道一個詞什麼意思,不知道用了什麼典,談何理解呢?


如果你有良好的文言文基礎,那你讀古詩詞可以不需要翻譯,或者僅需要翻譯不常用字詞、古今異義、通假和典故。

但是課堂教學,你不能保證班裡每一個人都有良好的文言文基礎。只要有一個人文言文基礎不好,老師就必須教全文翻譯。


不邀自來。

我覺得不需要。作為很喜歡古詩的我,認為古詩的理解是分層次的,而翻譯為白話文較之有些膚淺。

詩歌如酒,用白話文去認識它就太沒意思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