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60萬左右買老破小還是遠小新,求建議。因為外地有房只能首付50%,所以資金有點緊張,主要作為投資,市中心一室一廳我其實都不怎麼介意。


投資的話主要推薦市區帶學區的老破小,如果不帶學區,那房齡房齡越新越好,還要是地鐵房,周邊配套成熟。好租好賣

另外就是板塊有發展潛力的新房或者次新房,比如上海大虹橋和張江輻射的區域。

最後還要看你打算持有的時間

更多房產問題或需要置業推薦,可添加我的微信號:fangdaohang111,一對一諮詢


這是教育和舒適的選擇,我選擇了遠小新,一方面是自己從小農村長大,沒受過好的教育,最後也讀了研究生,對教育的重視還達不到讓自己用全家的舒適來換。況且孩子上學還有幾年,老覺得變數很大。也安慰自己孩子最終的成就是家庭,學校,自身能動性綜合作用的結果,就算偏遠地區,上海的基礎教育能差到哪裡呢。我覺得這是自身想法的選擇吧,根據內心走,每個人在乎的都不一樣


帶學區的老破小。


選離上班近的,努力提升自己,提升收入換房改善


謝邀,看你的需求,上海預算低,

1:很多人買房,優先考慮工作與居住的聯通性,這個確實因素之一,但真正有生活經驗的人,這個不會是首要選擇。工作的變動性,你無法避免。

2.家庭結構和生活方式的選擇纔是你最應該考慮的。功能空間與家庭結構呼應,區域選擇與生活方式呼應。

3.你要考慮資產升值嗎?考慮的話,那麼一是市區的小戶型,四五十平米的;二是有未來政策紅利的區域,上海的政府政策兌現度應該說是比較高的。

以上三項,你再綜合考慮下,應該會有自己的判斷。

在上海,軌交線延伸形成的市中心-遠郊的極差效應是非常明顯的。 所以之前的花橋、顧村、松江等都是軌交紅利的獲益者。上海的遠郊基本上是奉、金、崇、匯。南匯併入浦東後,走上了另外的發展模式。

260萬的預算基本目前的南匯,松江板塊新樓盤可選擇性都比較小了

剩下的三個奉,金,崇,我挨個說道說道。

奉賢是有中心的區,南橋新城開發應該是非常成功的,具有絕對的吸附效應,所以價格也不便宜。除去南橋以外的奉賢交通基本就要依靠每天開車,相對會比較累260萬預算在南橋可以說只能買個面積小的小兩房。

崇明,本來是孤單發展模式,有環境,但缺乏明晰發現產業。但政府的「世界級生態島」的高定位,以及嚴格的控規,以及後續滬崇線、北沿江高鐵等建設。崇明的紅利逐步兌現。從城市生活的角度,我認為還是缺火候。但從度假生活的角度,確實非常不錯。

最後重點說說說說金山,就是這個題目的問題,金山其實是一個被低估的區域。論地理位置,絕對屬於上海西南門戶,對接浙江嘉興,與寧波隔杭州灣相望。沿海大通道穿過,跨杭州灣第二座大橋的鏈接點。 現在又有了樂高几百億的投入。 但在人口和經濟上的弱勢地位,使得金山在上海幾個兄弟區域中沒有太大話語權。一些規劃定位也非常難以得到決策層的支持,甚至很難看到金山領導升任上海市委要職。舉個例子,金山和奉賢都一直在打海灣概念。奉賢搞了個碧海金沙,金山搞了個城市沙灘。奉賢在2008年就在喊世界第九灣,也就喊喊,都不成功。 金山現在開始把目光放到這個海灣上。開始依託兩個4A景區資源、大金山島、小金山島、8.2平方公里的圍填海進行規劃,提出了濱海旅遊度假區的概念,開始推進近海旅遊,甚至水上飛機、國家級海洋公園等等。最關鍵的是,一條直達海邊的金山軌交,直接連接到上海南站。這些都是非常符合軌交極差和節點高規劃的要求的,未來不可限量。唯一的問題是,金山政府自己要意識到這是個寶,能傾力去推進上海乃至北京高層部委的戰略傾斜、政策支持和資源的轉向。

所以回到問題本身,如果從未來看。金山肯定沒問題,值得選擇,尤其軌交線旁。 但如果你不去顧及家庭結構和未來的生活狀態,不用思考未來城市發展的導向,你選市區的40-50平房也可以。260預算在上海就是純剛需,目前這個預算在市區老破小都喫力,那個居住體驗體驗過的都知道,個人還是推薦買個交通便利的郊區新盤,260萬目前郊區 從上述角度分析,不怕直線距離遠的可以考慮崇明島,或者有著潛力目前被低估的金山是個很好的選擇。


考慮投資肯定是遠小新啊。市中心的租賃和二手房市場都成熟了,未來的漲幅遠遠沒有正在規劃建設的大啊。而且現在長寧區已經開始試點搖號上學,後期也不一定存在學區房的說法。


市中心一室一廳260應該買不到吧


你可以直接做3+4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