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第一,身體好。

早睡早起,鍛煉身體,規律作息,控制飲食。

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定力是一定沒有的,談都不用談。

第二,無心煩事。

完全無煩心事很難,那麼至少要解決那些對日常生活影響已經非常大的迫在眉睫的煩心事,拿出勇氣和魄力來。

比如未向男(女)神表白導致茶不思飯不想,那就去表白,欠別人錢沒還導致別人時常緊逼,那就咬咬牙還掉。

這樣你才能靜下心來,纔有培養定力的基礎。

第三,氣息細順。

「心浮氣躁」這個詞用得很精確,心跟著外緣到處跑,煩惱不斷,思慮不斷,氣息就會順不下來積壓在胸口(你不一定察覺得出),人特別難受不說,還會導致你的注意力非常散亂,任何事都做不下去。

所以要減少慾望,不要什麼都貪求,要讓注意力集中起來。如果注意力已經散亂,可以先從調節呼吸入手,效果很好,也可以拍打胸口的膻中穴或用手摁著往下捋,把氣息捋順暢了再說。

「氣定神閑」氣息順暢安定了,精神閑適了,纔有定力。

第四,目標集中 制定計劃。

漫無目的最要不得,有很多任務要做卻沒有目標和計劃是最消耗定力和散亂精神的,你要知道你的目的是什麼,你想達成什麼效果,這是非常重要的,然後制定計劃完成它。

還是老生常談的,要心靜,要寡慾,就算你的欲求很多,那也要一件一件來,逐個擊破。所以找準目的,制定計劃吧,把幹擾都排除,把精神凝練起來。

先說這些,著手做做看,會有效果的。


持戒第一,由戒生定。修入出息念第二,寂靜殊勝。以慧攝心第三,但實證之前只有聞慧思慧。推薦閱讀《入出息修法要領》《止觀法要》《定慧之路》等作品,或《大念處經》等經典。


內心的定力不是培養的,是真正的覺悟然後自知,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平靜和安寧。人一定是明心—見性—定心這麼一個過程。

你看修為有成的大和尚,不妄語、不狂語、不語,打機鋒,那一定是你理想中的穩重,這是佛家禪修穩重持成的表現;你看道家清凈出塵,盛世遁山,亂世濟世,做事不爭不逞,這是道家清修自在安得;你看傳統儒家自小讀聖人金石振玉之言,日三省吾身,知所得所求所欲,做事知進退,守理法,這是儒家修心養性之果。

所以你看不管是佛道儒三家還是心理學上面都一定是先修心,心定了自然就穩重了不要本末倒置。古希臘寺廟上眾神對人說的一句話就是」人啊,認識你自己」,這修心的過程就是一個認識你自己的過程。佛家講入定的過程叫做降服心猿,心猿一滅,心自然就安定下來了,心定下來,自然也就穩重了。

說這麼多就是想讓你認識到,培養內心的定力非得通過心的修鍊不可。再具體的方法可以參考佛家的七支岐打坐方法,可以跌伽坐,可以單盤。再深一步的冥想方法這邊就不外傳了,有機會再寫。


定力不是不動,而是冷靜,而外在表現則是沉著。

如同《沙家浜》裏的阿慶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膽大心細,遇事不慌。

它的大前提其實是思想素質。

洞明世事,而且有真才實學的人,自然不同於沒見過世面的毛頭小夥子,他們一遇到難事就驚謊失措。


我們的社會需要一大批優秀的「職業企業家」,優秀的職業企業家需要超強的職業定力,我認為包括三方面:

第一是事業領域上的定力:聚焦主業,專註核心。

第二是思想言論上的定力:聚焦工作,深思慎言。

第三是世俗人情上的定力:敬業自律,管好財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