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社區,知乎的首頁是以用戶關係作為主線的,本無可厚非。但是我關注的人回答了大量我不感興趣的話題,這又成為一種噪音。這些噪音降低了我在知乎獲取價值信息的效率。是否應該考慮基於我所關注話題的過濾?


知乎運營應該關注回答數與贊同數的分布形態,如果回答越來越集中於某些人的提問或者回答,就說明人的因素太重了,改變了知乎作為知識分享社區的核心。

其實人的因素太重,對明星也是一種壓力,盛名之下就不敢亂說話,可能會造成某些人成名以後hold不住壓力,變得沉默甚至逃離知乎。

比如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129135 這個問題,@maggie 之前都沒用過這個app,但因為她是知乎名人,所以同樣回答這個問題就不敢懈怠,做足了功課。而我用這個app快一年了,但因為不是名人回答的時候就毫無壓力,根本沒想到要對這個app每項功能都進行面面俱到的點評,寥寥幾句把我覺得重要的點講明白即可。

純社交維度的內容呈現我覺得已經遇到很大瓶頸。我現在對新浪微博越來越煩,一年前還沒有這種感覺。我已經清理過多次關注,現在都控制在100以內(還屏蔽了幾個吐槽大戶),但還是感覺滿篇的內容,摻雜了很多吐槽和我根本不關心的話題。而我的微博也90%都是自言自語,無人轉發也無人評論,感覺剛加入微博粉絲不到50的時候互動率還比現在粉絲500更高呢。事實上微博的互動性極差,姚晨的微博評論轉發率只有萬分之一,遠低於我在知乎被評論、被贊同、被感謝的幾率,哈哈。

我覺得可以參考豆瓣,首先是猜,根據我關心的話題,我回答過的話題畫出我的興趣範圍+我關注的人的話題範圍兩者交集,另外某些特別符合我興趣範圍,但不是我關注的人發表的也可以出現,因為來知乎我更關心的是內容,而不是社交。綜合內容興趣為主,社交因素為輔的原則猜出我希望第一眼看到的東西。猜的準不準是另外的問題。知乎應該可以比豆瓣猜得更准。

然後有一個類似「友鄰廣播」一樣的頁面,強社交維度的內容,適合特別關心朋友,注重社交的人。但在內容呈現上,最好能有搜索、標籤雲之類的鬆散而高效的輔助內容篩選工具。


剛有點興趣,想多上知乎看看。結果滿屏常常滿屏都是一個人的,看得想吐啊。關注了一個人也許僅僅是他們某個回答比較精彩順手關注了。但是總不能強迫我要關注這個陌生人所有他回答的問題,所有他感興趣的問題把~ 新增一個關注,於是滿屏換了一個人的所有信息~知乎運營的人難道沒有收到其他用戶的反感的聲音?
最近對知乎首頁信息的呈現噪音之多越來越不滿, 搜到此問題, 發現去年提到現在, 知乎方面基本沒有任何的改進.

我也有這種感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進行改進

我會覺得我選擇的領域成了空的擺設很不爽啊

我覺得知乎可以分兩個維度來進行分類

一類是社交關係一類是真正的內容篩選,放到我的選擇的領域裡面
可以考慮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