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三年教師編製,南京地區的,不管筆試分高分低,都能進面試。可每次都掛在了面試上。現在做代課老師,很想找到面試失利原因早日考入編。


南京編製試講居多,競爭很大,你覺得你已經很努力, 但是對手比你更拚命。

建議自己復盤分析自己的面試失利的原因,找到原因才能解決癥結。

原因無非就那麼幾點,看看你都有哪些問題。

第一:分析內容的問題:

拿到備課題目,內容分配不合理,講的過多,邏輯不清晰,什麼都想講,但又沒有抓住要講的那個點。代課教師容易犯這樣錯誤,因為總是想都講出來,講不完整怕考官不給高分,實際上考生自己可以合理根據時間安排自己要講多少內容,要講哪一個重點。

第二:分析教學方法的問題:

試講過程中教學方法並不能新穎,包括語言的表達,和學生互動的方式,都很平淡普通,有的考生可以講的很順暢,但是順暢不代表精彩,你的對手不但順暢,教學方法還很精彩,區別就出來了,或者你的教學方法很精彩,但是敗在了表現力上,語言語氣像背的感覺,互動引導也不自然,眼神飄忽不定,只是站在臺上一動不動的講,這都是細節問題,都是成敗的關鍵!為什麼有的考生小結也能加分?一個情感升華的小結,比起一句話結尾的小結,你更喜歡哪一個呢?

說到細節,說說過渡語,有些考生的過渡銜接都用重複的語言,有些考生銜接過渡語都不重樣,10幾分鐘下來,課堂上的語言,情感表達都很豐富,你是評委你願意聽哪一個考生的呢?

細節決定成敗,沒錯!

第三:分析臺上的表現力的問題:

有的考生說我總是磕磕絆絆,我眼神總是不敢看評委,我手不知道應該做什麼動作,我要不要走下講臺?這些都屬於你的教態,我們說我們要表達的自然大方像一個老師,那首先你是不是需要先有底氣!

內容不熟悉,方法平淡無趣,你的底氣哪裡來?

磕磕絆絆是因為你的知識點串不起來,或教學方法生搬硬套 ,很難套用。

解決的辦法:課本和教案的梳理,學會分析文章的重點思路,不是背課本,不是背教案,學會分析纔是一勞永逸,抽到不熟悉的文章才能按照規律去合理安排。

眼神飄忽,不看和評委對視是因為你心裡膽怯,內心底氣不足,沒有把自己當做教師的角色,也沒有把下面的評委當做你可愛的學生!

解決辦法:轉換角色,調整心態,你就是教師,你是來上課的,你要有自己的去氣場,聲音要洪亮,要有教師的親和力,語言要有力量感,鏗鏘有力,不管你講什麼,錯的還是對的,氣場狀態不能輸。

說說肢體語言的問題:

我遇到很多考生問我,朱老師,我的手勢這樣可以嗎?我這樣站立可以嗎?我可以走下講臺嗎?

合理的運用肢體語言,可以給課堂帶來活力,模擬上課尤其需要,肢體語言可以給學生帶來鼓勵,肢體語言可以讓你的表達更有感染力,什麼環節加入肢體語言取決的你講的內容,和想要的課堂效果,但絕不是固定的,不能多,不能死板,自然是關鍵。

說白了,肢體語言就是你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真正融入課堂,你的表情,眼神,微笑,肢體表達都是很自然的,不要刻意的。

以上的的問題分析是我工作中經常遇到的,簡單的和大家分享下,方便考生找到自己真正的問題,希望大家早日上岸。

623篇教師面試上岸心得(說課試講音頻)?

mp.weixin.qq.com圖標

也可以這裡去學習更多的上岸考生分享的面試經驗,南京上岸的考生很多,不同科目的。

其實希望大家的問題要更有針對性,科目不同,面試要求不同,遇到的問題肯定不一樣的。


這個真不好講,不同地區面試環節就不一樣。結構化問題,試講,說課。面試用得哪個?

真不行報個不過退錢的面試培訓班,雖然是倖存者稅。

教師之間應該知道當地哪些個培訓班比較靠譜。


其實也很簡單。我們從面試進門開始說起,你看看自己是不是裡面哪個步驟沒做好。

1.服裝。這個一般不會出問題,服裝不是奇裝異服就行。

2.教姿教態。這個問題也不大,但屬於扣分點,你看看自己日常教書姿態規不規範。

3.語言和口音。這個就看你普通發是不是漂準,不漂準能扣很多,授課語言是否精鍊,有沒有一些無意義對話。

4.板書。面試也需要板書,板書內容要精鍊,大概屬於即便沒聽你上課,但一看板書就明白你上課內容,板書字體要清晰工整。

5.授課流程。上課的流程是否完整,有沒有導入-授課-分析-練習-拓展這個過程,授課中有沒有體現學為中心,以生為本,有沒有分組合作,主動探究的過程,有沒有學生討論,教師小結過程。

6.重難點。重點有沒有體現,難點有沒有突破,上課時有沒有分配好課程中哪個纔是最主要的內容並給予更多時間。

7.課程總結。這個也沒啥想,屬於上課的結束語。

8.面試時間。一般面試時間控制在12-15分鐘內,你有沒有在規定時間講完面試內容,這個扣分也很多。

這些你自己對比看看,少一點,面試基本上過不了。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描述不清。題主面試失敗都沒有反思下到底哪裡存在問題嗎?而且還是反覆面試失敗,即使就是運氣不好的原因,也應該是你針對當時面試方的要求和你自己的表現綜合判斷下的結論。

建議題主先好好反思下幾次面試是什麼情況,面試方式,你自己的表現,再結合教師專業需求,看看自己是否有差距。如果確實不知道自己有啥問題,那也應該把當時情況描述下,別人才能根據你的情況分析啊,你現在的提問啥結論都得不出!


一,多看別人怎麼講課的。二,自己多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