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崑曲學不了學京劇晚嗎?」這句看樂了。

功利上說,不建議作專業演員。鐵了心要作,也可以,學崑曲不晚,學京劇也湊合。戲校裏目前崑曲班比京劇班基本功要求低。半路出家的如果有扮相有嗓子也能成角兒,對於小生、旦角來說基本上是個看臉的時代。(當然哪個時代都看臉,但是沒有哪個時代像現在這麼重視臉勝過玩意兒)而且這倆藝術雖然都普遍一代不如一代,但是近二十年崑曲的市場出於上升期,還有一定市場前景,潛在的韭菜很多,x格較高,比京劇有更多的潛在發展空間。如果家裡條件還可以,就考慮學唄。家裡條件一般或者自己長相不是那麼出眾,就不那麼推薦。就醬。


純拍曲子的話不晚。

遜清加上民國崑曲在高層人士中流行

主要就是把它當做一種高級的卡拉OK

有譜子,配樂簡單笛子就行

到現在京劇崑曲說某人的嗓子定調說,某人是某字調就是笛子上的定調(中國的譜子)。

不過那這東西首先得有極高的舊學休養,譜子首先不是七個音的,而是五個音,譜寫的方法也很古代,然後就是各種典故。因為是文人自娛自樂,用的典故都極深沒點舊學家傳,玩起來都不像那玩意。

最後一點,崑曲的節奏極慢,不符合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了。這點是最重要的。

上午唱 youyou,check now

下午唱,原來奼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賞心樂事誰家院?

會很精分的


還好,不算太晚,找個好老師把基本功給練紮實了。


不算晚,拜一個好師傅,多練練沒多大問題。


不算晚,找個好師傅。學戲的多的是半路出家的。何況才15歲


學的話80歲都不會晚 當然你想著以後要成為專業演員的話可能要付出很多還得看運氣


不晚不晚,我十八才開始學的,第一首就是「男怕夜奔,女怕思凡」的思凡,找個老師,系統的教一教,最開始入門比較喫力,掌握工尺譜以後多練幾首曲子就跟上了。


學什麼其實都不怕晚,就怕不用功、不堅持。

練功非常重要,身段和唱功都要練,堅持不懈,至於剩下的,就看造化了。

本著藝術相通的原則,多聽多看多學多練,多種門類多接觸。學崑曲怎麼也得認認工尺譜,身段和發音最好找個你喜歡的並且有緣的師傅學習。不同的「門派」,教的也不盡相同,浙昆、北昆,蘇崑、上昆……等等,各有各的說法,建議你聽聽崑曲大家的老唱片,一般錯不了,當然改良後的你要非想學也可以我不攔著。

總之,也是一門耗功夫的藝術,希望想學的人先別想晚不晚,學了再說。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