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學作詩,請推薦一些習慣的古籍,本人不想看現代人的書,不想以現代人的眼光和想法先入為主


第一個問題:

如果你要問講解創作詩詞創作的,古代的書籍真的不多,因為古人很少直接談詩詞理論,真正談詩詞理論的,大約從宋代以後才開始,到清代的時候,詩詞理論著作才豐富,所以如果你說詩詞理論方面的著作,清代的或者近代的可能更符合你的需要。

如果你一定要讀古代著作,

  • 那麼魏文帝曹丕的《典論·論文》是可以參考的,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算是寶典。這個並不是針對詩詞的專著,但對於古典詩詞寫作,也是有借鑒意義的。
  • 晚唐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是真正的古代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專著,但更多地注重的是品和悟,都不是直接教你寫詩詞的。我覺得對你來說,難了一些。
  • 宋代詩話,《六一詩話》、《溫公續詩話》,都是詩詞片段,對你來說,未必有很大幫助,《滄浪詩話》名氣最大,也算是比較系統的一部理論著作了,可以參考。
  • 北宋賀鑄有學詩八句,直接貼在這裡了:

平澹不流於淺俗;奇古不鄰於怪僻;題詠不窘於物象,敘事不病於聲律;比興深者通物理,用事工者如己出;格見於成篇,渾然不可鐫;氣出於言外,浩然不可屈。

  • 元代方回《瀛奎律髓》,精研律詩必備。
  • 明代胡應麟《詩藪》,論述非常全面,也包含歷代詩歌的流變。
  • 清代高步瀛《唐宋詩舉要》,選詩、評註都很好。

其實,你不想被現代人的想法影響是對的,但是如果你想通過讀古人的詩詞理論著作來學習古詩詞,也終究會被古人的想法所影響。想學習詩詞寫作的話,最好的方法,還是通讀大家的作品,找一個比較好的選本,比如學古風類,李白的七古,杜甫的五古,還有漢《古詩十九首》;七絕,可讀李白、王昌齡、杜牧、李商隱,五律讀杜甫、王維,七律杜甫、(李商隱、黃庭堅)或(陸遊、元好問)等。當然還可以全讀,曾國藩編的《十八家詩抄》照冊讀熟,自然就有心得了。

《詩經》的精選也是必讀的,再有餘力,《楚辭》也可以讀。

第二個問題,

詩詞基本上都是源於民間的歌的,歌詞變成文字就是詩,詩最早都是用來唱的,後來漸漸變成一種文體,有一部分詩就不拿來唱了。

因為詩歌是用來演唱的,所以詩都是有韻律的,一個是押韻,另一個是有節奏。根據不同的節奏和演唱方式,出現了二言詩,四言詩(詩經比較多的體例),五言詩和七言詩,也有三言(如三字經)和六言(比較少);一般漢字是兩個字一節,在五言和七言的詩體中有一個單字為一節,這樣節奏變化就更豐富了,後來五言詩和七言慢慢成了主流,再隨著四聲規律的發現,慢慢出現了格律詩。格律詩與民間曲子詞發展結合一起,出現了長短句,就是詞了。

古體詩唐詩宋詞誰發明的?肯定不是某一個人發明的,我認為最早是可能起源於民間的民歌,互相傳唱中互相影響,慢慢沉澱的,在文字上面,是文化人對文字加工處理,慢慢變成一種雅緻的文體,就像小說,最早可能是源於民間說書人講故事。

最早的一首詩,可能是這首民歌,其實這也是一首兩言的"古風"。

「斷竹,續竹;飛土,逐肉。」

《詩經》里有四言、五言、七言,其實都可以認為是古體詩。

不過真正體例完整的五言古體詩,每句固定為五個字的這種詩,大約還是漢代形成的。代表就是《古詩十九首》了。

七言古體詩,除了詩經里零散的七言句之外,應該是《離騷》了,但字數不固定,荊軻《易水寒》、劉邦《大風歌》皆類似。

項羽的《垓下歌》,四句都是整齊的七個字,其兩句仄韻,後兩句平韻。已經成為一種詩體,當然後續繼承發展不多。

漢武帝時期的柏梁體,句句押韻,並且每句固定七個字,算是正式開啟七言古體詩的序幕吧。

律詩,一般認為是宋之問、沈佺期是律詩的定體人,但是在這之前,已經有很整齊的律詩了,比如杜審言、王績等奠基人的五言律詩,現存唐朝最早的五言律詩,可能是王績的《野望》。

野望

隋/唐 王績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但是在更早的五言律詩,應該是起源於南朝梁宋之間,不過那時候格律極不成熟,全篇成律的作品不多,如北魏詩人崔鴻的《詠寶劍詩》通篇合律。

《詠寶劍詩》

北魏 崔鴻寶劍出昆吾,龜龍夾採珠。五精初獻術,千戶竟論都。

匣氣沖牛斗,山形轉鹿盧。欲知天下貴,持此問風胡。

再如南朝張正見的《關山月》,

關山月

南朝 張正見岩間度月華,流彩映山斜。暈逐連城壁,輪隨出塞車。唐蓂遙合影,秦桂遠他車。欲驗盈虛駛,方知道路賒。

至於七言律詩,太累了,不寫了,看下面兩首,

庾信《烏夜啼》,第二三句失粘,可視為折腰體,除此之外,和七律格律吻合。

烏夜啼 [南北朝] 庾信

促柱繁弦非子夜。歌聲舞態異前溪。 御史府中何處宿。洛陽城頭那得棲。 彈琴蜀郡卓家女。織錦秦川竇氏妻。

詎不自驚長淚落。到頭啼烏恆夜啼。

陳子良這首,第二句失對,其餘均吻合格律。

「於塞北春日思歸」陳子良

我家吳會青山遠,他鄉關塞白雲深。為許羈愁長下淚,那堪春色更傷心。驚鳥屢飛恆失侶,落花一去不歸林。如何此日嗟遲暮,悲來還作白頭吟。

至於詞,最早的詞目前認為是李白(作者存疑,有爭議目前署名李白)的《菩薩蠻》和《關山月》,當然詞肯定不是李白髮明的, 更早的詞沒有流傳下來。唐代白居易有詞作流傳,溫庭筠作詞甚多,被尊為花間鼻祖。

就寫這麼多吧,隨想隨寫,錯誤一定有,僅供參考。

如果題主真的想學習創作詩詞,要看的書還很多。加油吧。


一、字、句有定

二、押韻嚴格

三、對仗

四、平仄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對於如何進行詩歌創作,鄙見有兩點

第一是閱讀理論性的書籍,不論古今

第二是閱讀其他經典,不僅僅是詩集還有其他的經典書目

古:《典論·論文》《詩品》《文心雕龍》《二十四詩品》《滄浪詩話》《唐宋詞舉要》《宋詞舉》

今:《唐詩鑒賞辭典》《宋詞鑒賞辭典》

在詞的方面,單獨推薦詞譜,一般而言《白香詞譜》就可以了,若是有閑錢買本《欽定詞譜》也可以

同時韻書也要單獨拿出來推薦,推薦買《佩文詩韻》《詞林正韻》《中原音韻》三本,分別是詩詞曲的韻書。

經典方面,便是四書五經,各類雜史或者先秦的書籍,也可以六朝和唐代的小說雜記等等,用來豐富你的用典和華麗你的辭藻,這裡特別標註推薦昭明太子的《文選》

第二是詩集推薦

對於一個新手而言,鄙人不是很推薦去模仿李白和溫庭筠,或是韋莊

綜合而言,不同體裁有不同的學習對象,我這裡分開來推薦

綜合型:白居易

律詩:杜甫,劉長卿

絕句:杜牧

詞:馮延巳,歐陽修

此外就我個人喜歡的人推薦的話,我推薦

詩:王維,白居易、杜牧、王之渙、王勃、王昌齡、劉長卿、韓愈、劉禹錫、孟浩然

詞:馮延巳,歐陽修、晏殊、晏幾道、蘇軾、柳永、秦觀、吳文英、李煜

當然《詩經》《楚辭》是必看

第二個問題的話,唐詩宋詞沒有一個很明確的創始人,詩歌是在流傳的過程中演變的,是由最初的民間到文人參與的過程。

中國最早的詩歌出自《吳越春秋》的記錄

斷竹,續竹,飛土,逐宍。――《彈歌》

也有說中國最早的詩歌是《擊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當然很明顯前者的體裁更加古老,不過這兩首第一都體現了一個特點,那就是詩歌是從民間開始轉向文人創作的

比如說《詩經》到《楚辭》的發展

就第一首真正的七言詩而言,恐怕要屬曹丕的《燕歌行》,之前漢武帝的詩雖然是七言但是其中帶有兮字,柏梁詩雖沒有兮,但是極有可能是後人偽造。

五言詩第一個文人創作者是班固,他也是第一個懷古詩的作者。

隨後五言詩在東漢末年發展成熟,並且在魏晉六朝時代達到一個頂峰,比如說《古詩十九首》《孔雀東南飛》《君子行》《白馬篇》《木蘭辭》等等。

也是在六朝齊梁時代,沈約等人發明了永明體,是以講究格律的開始。七言律詩的格律的完善者大部分人認為是沈佺期,其實應該是杜甫。

絕句則是發源於六朝,是六朝文人喜歡的文學形式,在初唐也被認為是律詩的截句。絕句應在中晚唐被推向一個頂峰。

詞這種體裁是和音樂綁在一起的,最初是燕樂,可以通過閱讀《敦煌曲子詞》去探索早期的詞,詞早期並沒有和詩區分開來,很多文人沒有自己在創作詞的意識,直到殘唐五代文人們才開始覺醒,宋代開始詞就進入了他文人創作的巔峰了。


第一點可以回答,後面的問題都是什麼鬼。

如果王力、龍榆生算古人的話《漢語詩律學》《唐宋詞格律》《詞學十講》

其他的只要是詞話詩話都有只是多少的問題。。。

這不是句子,而是一個名詞片語。其中shining bright是現在分詞短語作後置定語修飾the moon。其中bright是副詞修飾現在分詞。本短語的意思:閃閃發光的月亮。" ?


這個可以看到一些中國文學史有關的書可以知道由古詩演變到近體詩(律詩絕句)再到詞 曲的來由……古書中講解這方面的書籍還真不多見(或許我孤陋寡聞了!)因為就算講到格律詩的時候就基本上有個原則:「五言或七言,首頸頷尾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不得孤平下三連,毋失粘 對及出韻」然後可能再講到一些拗救的方法吧!就是在創作方法的內容上可能還不足以到特地為此立專著……供參考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