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自我的人過得如何?沒有自我的,好的與壞的,有自我的人好的與壞的?是怎麼樣的呢?


從哲學角度來說,並沒有沒有自我的人。

不管是抄襲,模仿,複製,被限制,被深度影響,聽從他人,或者更看起來沒有自我感的人,那都是一個自我。

不管是自主選擇過被動接受的改變原本的生活軌跡的人,都會形成一個自我。

自我沒有高低貴賤。

並不是靈魂支配自我。而是自我與靈魂相互支配,相互改變,不停迭代,不斷更新認知,不斷做出選擇,形成一個完整的人格。


到目前為止,我就是這樣一個沒有自我的人。自我的形成本身就是一個人如何理解社會、融入社會的重要節點,有些缺失自我的人在青少年期看起來很正常,甚至有可能還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但是當他們成年後卻容易遭遇各種各樣的困難。

以我自己為例,我從小到大行動的動力幾乎全來自於外部世界,完全由他人左右,因此一旦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就特別容易迷失目標,放縱自己。我家裡有一個嚴格的母親,事事都要順著她的心意,久而久之我也逐漸放棄了自己的心聲,她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穿什麼樣的衣服,上什麼樣的學校幾乎都是她來決定的。而且我還特別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因為媽媽幾乎不表揚我,所以我就要在家庭之外的地方尋找他人的認同。所以我有自尊心過強、過於在意別人看法、很抗拒他人的批評、害怕與人衝突、過於渴望成為人群的焦點的特點,驅使我行動的不是我的內心而是為了得到他人的喜愛。今天我終於想明白了,一個人能得到別人的認可不是因為他迎合了別人的喜好,而是他自己具有的某種特徵吸引了其他人,這才是人與人交往的邏輯,你首先得是個獨立的個體,才能和其他獨立的人有交往的平等地位。有句廣告詞叫「只有你才能定義你自己」我覺得特別切題。但是挖掘自我是一個人生階段的完成過程,是心理上的斷乳,是自我意識的形成,有時候我表現得很自我主義,其實這是對自我保存的恐慌,因為不知道自己和他人的邊界在哪裡,所以無法容納他人,也不知道在何種程度上能與他人達成相處的平衡。只有有了自我,才有對人生的掌控感,才有接納他人的能力,才有悅納自己的可能。

未完待續,等明天有空再仔細補充一下


首先可以說一下,什麼是自我?

清楚之後就不用舉例都知道各自的人生是怎樣

自我意識一直是心理學研究中的一個古老的熱門的話題,心理學的根本問題是「人是什麼」。

「自我」我可以分為三方面說明:

一、 是個體對自身生理狀態的認識和評價。主要包括對自己的體重、身高、身材、容貌等體像和性別方面的認識,以及對身體的痛苦、飢餓、疲倦等感覺。

二、 是對自身心理狀態的認識和評價。主要包括對自己的能力、知識、情緒、氣質、性格、理想、信念、興趣、愛好等方面的認識和評價。俗稱「自我認知」

三、 是對自己與周圍關係的認識和評價。主要包括對自己在一定社會關係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對自己與他人關係的認識和評價。俗稱「情商」

第一方面只要是正常人都是,想來題主所說的是二三綜合題吧

「自我認知」不清楚的人,一個字就能形容,「混」 整天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不知道要幹什麼,不知道想幹什麼,沒有目標,沒有方向,走一步,是一步,一年一年一年一年(我之前就是這狀態)

「自我認知」清楚的人,目標明確、有努力的方向,遇到坎坷路,也容易找到方向走。

情商方面就不有多說了,在知乎混的,這些例子見多了。


自我即靈魂,沒有自我人只不過是行屍走肉一般,就是沒有靈魂的機器,沒有自我難以體驗真正的快樂,真正的愛情,真正的幸福,總是跟尋他人的腳步活著,沒有意義但很充實!


不是覺悟了,就是傻了。佛說無我,這是覺悟。凡夫俗子本來就差,連自我都沒了,更差


人都是有自我的。

一般分為自我 ,本我,和超我。

感覺沒有自我,可能只是沒有活成你想像中的樣子,可以通過行為去改變呀

情緒,思維,行動,缺一不可。


覺得自己就有點像沒有自我的人

我覺得我自己沒有目標感做事很拖沓的原因之一就是我體驗不到生活的樂趣

可能是太久沒贏了

傾向於用一種觀察生活的態度過日子

加上智力不夠

於是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觀察人

觀察人的人往往沒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

注意力是有限的

如果多關注自己 那麼關注別人就會少

共情的方式之一可能就是自我降到極低

自我降到足夠低?愛慕?一點點腦子

會對特地人群的深層追求更加敏感

我稱之為情種天賦

MBTI里稱之為Fi

但 當情感強度足夠大?自我被清空的差不多?悟到 的時候 會升級 升級 升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