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一次參觀,好想一直住在宜昌。。。實地參觀沒什麼感覺,還不如看自然風光,但是自然風光被大壩毀了,好多物種消失

培訓講座的時候,談到設計思路和遇到的困難,倒是令我們眼前一亮,果然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大一來到武漢上學,和父母去過一趟,坐著「宜昌長途汽車站外有準入證的黑車」。

可能沒去葛洲壩,也沒讓到大壩頂部去看(完全不能),感覺沒有想像中那麼宏偉。(和高中物理書插圖相比)我們站在一個船閘口外的觀景台看的。

所以可能影響到視角的問題。由於還要去別的地方,就匆匆離開了,宜昌到三峽壩區路程還是挺長的。

所以,沒去過,還是去看一看,多個視角看看可能視角感受就是不一樣。

自然風光什麼的,現在看起來感覺還好吧,畢竟三峽以前什麼樣也不知道。

突然有一想法,如果把大壩下游水去掉的話,漏出大壩整體的樣子,會不會很雄偉,就像魔獸世界裡那個什麼什麼大壩那樣。
比風景的話,不修之前應該更好,黃萬里先生的反對不是沒道理的,說壯觀的話,花那麼多錢,幾十萬人背井離鄉,能不壯觀嗎......


11年從武漢去三峽旅遊,其實站到大壩上,根本就無法形容到底有多大,因為身邊沒什麼參照物。像一艘超巨型的航空母艦。

身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大一學生 表示大二時會去秭歸實習,到時候有個活動,可以到三峽大壩最高處,這個貌似只對我們開放,對遊客不一定開放。現在在這挖個坑,一年後拍到最高處照片再來分享。。。。

觀景台拍的 還沒上大壩

黃牛岩上拍的 不是特別清楚 過幾天 上了大壩再上傳 感覺沒想像中那麼宏偉


略驚嘆,但更多的是對自然被人力征服的無奈與痛惜。
在大壩修好正式蓄水之前有過一次經歷,從西南遊歷歸來,從重慶乘船順江而下回宜昌,那時酆都舊城還在,張飛廟未遷,抬頭峽江兩岸蔥蘢蓊鬱,偶爾看到十八彎的山路,從江邊一直盤旋到雲深不知處。低頭灘淺浪急,各處閃現的大小漩渦讓人膽戰心驚。那是酈道元筆下『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的三峽,一路走到葛洲壩,才重新回到工業文明的現代社會裡。
往後過了幾年,我在電視里看到最終開閘蓄水的一剎那,才明白自己有多幸運,那種削魂牽骨的驚艷,以後可能再也不會有了。大壩修好之後我曾多次去參觀,正面的罈子嶺和背面的秭歸縣城我都去過,有一次從秭歸屈原祠遠遠看過去也還是會覺得蠻壯觀的,但大多數時候,在一片好山好水之間看到鋼筋水泥的大壩,只會覺得掃興。
作為宜昌人,推薦題主來宜昌的話不要對大壩抱有太大期望,若真要去也別去正面的罈子嶺,去後面的秭歸更有意思,另外,三峽人家風景區也不錯。從某種程度上保留了些許蓄水之前的峽江風情。
以上。


一個龐大的鋼筋混凝土之怪獸。
學院組織去集體實習過一次,上了壩頂,感受就是:還是宣傳片和圖片好看。當然,是在六月份,沒有碰到泄洪。
去的那天有大霧,體驗很不好,而且當時沒有放水,感覺就是:我操,真TM大!
一面水泥牆,加配套的旅遊設施,放水才壯觀。沒去過壩頂,想想上面有國安代號xxx的辦公室,您上去的話就別指望能拍照了,也可以這樣想想在您周邊存在著防空導彈,截流紀念園內,一些當地民眾賣的一些小商品還是很便宜的,因為政府鼓勵,免稅,不坑。就大壩本身來說,三峽工程的多項第一及歷史的重要意義我就不重述了,在我看來,那一台台巨型的水輪發電機組,泄洪時奔騰的氣勢,漫飛的水霧,絕不僅僅是看著壯觀,就經濟效益來講,那簡直就是一台巨型的印鈔機啊!
無年前去過一次去的時候沒放水,不讓上壩頂,沒體會到多壯觀沿路去的風景比三峽好多了在旁邊的地方吃飯,發票刮獎中了十五塊錢當時用過的工程車的輪轂直徑都比我身高都要大(身高180cm)。
三峽大壩旁邊宜昌的小龍蝦不錯
作為一個宜昌人,說實話,三峽大壩給我的震撼也就第一次去的時候,那時候還是小時候不超過十歲,僅僅震撼過那一次,我們有同學家就住在壩區,每天睡覺醒來往窗外一看就是三峽大壩,對於他來說就和其他的建築物沒有什麼兩樣。 相對來說,三峽的風光非常值得好好地欣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