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從客觀的角度回答。別噴謝謝


這兩個其實沒有什麼可比性。

撇開工程成本和工程本身的好與壞,單說兩個概念的作用。

南水北調是國家級戰略工程,改善的是整個華北地區,甚至廣大的北方地區,嚴重缺水的現狀。這裡的缺水並不是我們普通人理解的喝水的問題,而是區域性生態和城市發展用水的問題。雖然工程的爭議很多,但是確實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北方地區缺水的現狀。

而海水淡化只是一種水處理的技術,可以用於沿海城市缺水的現狀,比如香港,天津。但是其作用肯定是城市級的,而不是區域級,也就是說這種技術只能解決一個城市的缺水問題,並不能解決華北地區、甚至北方地區的缺水問題,畢竟沿海城市還是少數。北方內陸缺水的城市太多了。


南水北調的上限,僅僅取決於國家的投資能力與決心,相關水資源、環境容量、土地資源和裝備設施、建設、運營,都很成熟可靠。

海水淡化不管牛吹得多厲害,至今依舊是一個小眾門類,且成本增長趨勢遠高於降價趨勢,對中國來說,多數地區建設海水淡化廠都受限於環境容量,目前單區最大產能不到1億噸/年,對沿海城市來說僅僅是緩解壓力的價值,完全不可能成為主水源。

之所以吹海水淡化的音量明顯大,這就跟某米網路沒輸過銷量沒贏過一樣,背後資本花了重金搞營銷罷了。南水北調這類國家工程,建成、順利運行就可以了,根本不會在乎吹不吹的問題。


各有利弊,南方是多的用不了,北方是想用沒有,海水也是這樣,北方靠海的地方很少,成本也比較高,南水北調一次投資十幾年不用大投資正常維護就可以


不同意!

那位「有人」,充分計算了海水淡化用於北方缺水地區的成本嗎??肯定沒有!

海水淡化怎麼能只算滲透膜和電費,卻不算輸水管道的建設成本呢?沒有管道,內陸地區能用上淡化後的海水嗎??

從沿海地區修專門的管道輸送淡化海水,妥妥的東水西調啊!

管道的線路布置就是個大難題,河北河南的地級市都在用南水北調中線供水,從海邊給南陽鶴壁平頂山新鄉鄭州焦作安陽邯鄲邢台石家莊保定輸水,誰能告訴我管道該怎麼鋪?

即使這個「東水西調」的基建成本比南水北調低,投入運行以後呢?每一滴淡化海水都有滲透膜成本和電費,而南水北調的每一滴水都是天然的!

再考慮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形,淡化海水西送就需要泵站提升,用電能驅動水泵轉換成水的勢能,又要大量交電費,成本再次增加……與之對照的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南高北低,全線自流!

對了,聽說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要啟動了,甘肅陝西內蒙寧夏要用水,海水淡化能繼續翻山越嶺東水西送不??

到這裡,我還沒算耗電增加的問題呢。要實現每年幾十億方水的供應,淡化海水加上西送一共要耗電多少?現有的電力供應肯定不夠了,是增加火力發電影響大氣呢還是建核電站呢?都會「有人」反對吧!


關於南水北調和海水淡化,我是這樣理解的。

南水北調工程:

南水北調的意義,直接將南方豐富的淡水資源,引流到北方缺水地區,改善北方生態環境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首先充分利用原有京杭運河的優勢,發揮沿途自然地理特點最大程度保障調水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從目前來看,已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然而,工程初期僅從社會效益出發的做法,也帶來了很多次生隱患:

南水北調雖然利用了京杭運河及沿途部分河流的優勢,但直接橫跨一、二級階梯,無異於取地表之水補給天上。工程浩大,至2014年12月底,累計下達東、中線一期工程投資2557.8億元。後續投入無法估量。

其次,南水北調工程主要取水於長江流域,大量調水導致長江水量不足,加之三峽工程截流長江中下游水位下降,影響主河道航運,旱季容易出現海水倒灌,導致長江口鹽鹼潮加劇,引髮長江流域生態危機。工程建設對沿途生態系統的破壞更是無法估量。

海水淡化工程:

海水淡化的意義,將豐富的海水資源過濾,就近調配,緩解我國部分地區缺水少水的問題,改善當地生態環境,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

但是,海水淡化作為新型的水處理方式,我國在這方面的發展還存在很多空白:

一方面,海水淡化是從成分多樣的海水中直接提取淡水,操作複雜提取困難,我國在海水淡化技術的研究方面,尚無太多突破。

另一方面,海水淡化的成本較高,海水淡化屬於系統工程,投資較高技術難度大,且當前國家尚未出台明確的扶持政策。

結合以上分析,我個人認為,南水北調相較於海水淡化雖有諸多弊端,然而大部分項目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帶來效益。一方面,我們需要充分發揮其優勢,儘可能避免和修復可能帶來的負面作用;另一方面,大力研究海水淡化技術,政府出台海水淡化方面的政策,重點扶持相關企業,把南水北調與海水淡化相結合,揚長避短。終將改變我國水資源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未來技術發展了,成本降低可以弄,而且南水北調,也不僅僅是北方沿海城市,更重要的是沿線和北京等內陸地區


海水淡化一般只有電滲析反滲透等工藝,成本大維護高,這些膜材料設備等國外的技術很成熟,國內的一般般,此外運行維護成本高,人才需求量大。綜合還是南水北調比較簡單粗暴

隨著技術經濟發展海水淡化可以應用於沿海地區的水資源供給


海水淡化成本很高,中東土豪搞得多,用來生活使用還行,農業,工業是用不起的。南水北調中線,西線都是自流輸水,不需耗電抽水,運行成本極低,只是前期工程投資成本較高。


要看具體哪片北方城市,離海太遠的西北,輸送海水和輸送長江水,距離不是一樣遠嗎?到了水廠,處理海水比處理地表水貴很多。



雙方面著手吧,南水北調簡單粗暴,海水淡化未來還是非常有需求的,所以建立兩者同步進行,畢竟水是人類賴以生存不可或缺的資源之一,非常重要。


海水淡化可以搞呀,兩不耽誤呀


現在無論是高透膜方案、生物輔助淡化等等方案,海水淡化的成本已經無限接近於2元/噸。修建一條3米直徑的管道,從曹妃甸到北京,投資400億元左右。河北火電廠很多,可以利用火電廠餘熱進行海水淡化。河北去年發電6000度億度,那麼廢熱是發電的至少一倍,按照10%的轉化率,也有接近120億度的等效能源可以再利用。

南水北調,已經遠不如海水淡化合算了。


長距離調水是20世紀的常見解決方案,也有不少成功實踐。

海水淡化和再生水技術雖然在20年代就已經得到大規模應用,但在複合膜出現之前,相對調水方案只是各有優劣,沒有碾壓性的優勢。

但在高分子材料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海水淡化和再生水技術的優勢已很明顯。南水北調是個決策錯誤,錯過了對高分子材料行業的投資機遇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