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嵌入式软体工程师。

非系统性分析,只是说一下自己的观察:

身边看起来35岁以上软硬体工程师(非管理岗)都挺多(一半以上),应该不是未老先衰。

软体的话是因为团队大,所以35岁以上工程师也比较多。核心职位被「霸占」著,比如架构师,软体项目经理,领域专家岗。也有追求生活工作平衡的普通35岁以上软体工程师,以高级工程师的职位做著不太繁重的工作。总体感觉是,技术发展没那么快,而且比较吃沉淀,更偏好软硬体都懂些,所以这个行业还是比较偏爱经验型选手。暂时还是稳定老选手胜过新人。

硬体团队的话,这两年因为业务扩张才出现一些新面孔。整体看比软体团队大5岁以上。自我感觉他们没有中年危机,硬体上手难,更吃经验,技术变化相对更少。项目里面很多专家职位,或者领域负责人职务,需求分析职务,目前都出自硬体团队。

总结一下,具自己平时观察与聊天,身边比较少有人担心中年危机(相对于从事互联网产品的朋友)。不过,身边的同事大多数也都是乐于奋斗学习的,优秀的嵌入式工程师大都是软硬通吃。


我是做软体的,周边基本全是大龄软体工程师(35+),隔壁组也有大量高龄硬体工程师,嵌入式行业对年龄限制还是比较友好的,当然原因也是因为门槛比较高,很多0基础培训Java出来的做的说实话还不错,但是0基础培训嵌入式基本都是半途而废了,需要学的太多,Java也是其中必学的知识

------

补充:坚持的问题

我是说完全0基础而且已经面临就业,这时候坚持就有点晚了,因为从实际出发,嵌入式倒不是说多难,主要是需要的环境很复杂,设计的知识涉及软硬体和底层,对于新手很不友好


感觉题主想问的应该是「有35岁以上还在做嵌入式硬体工程师和软体工程师的吗?」

按照这个答,身处日本汽车嵌入式软体行业,本人年龄在30-35岁,身边不管软体还是硬体都有超过35岁的,感觉在技术和经验综合来讲40左右好像是巅峰。过了45岁还活跃在技术一线的就少了些,更多是管理,或者概要以及框架的评审(提一些担心点呀,建设性的建议会少了很多)。

个人感觉自己也还在学习期,没经历过的领域还很多~和另外一个答主的看法一样,嵌入式尤其汽车嵌入式还是一个依靠经验的领域。我觉得35岁的坎儿不怎么明显~


相比纯互联网行业,好很多。比较吃经验,能力很重要!!!


没有限制。

认为有限制的都是自身的认知限制。

35岁,掌握多条产品,想想公司怎么对待。不单单是35岁。

人走了之后,产品后续迭代等等,如果能照常运转,那就不叫掌握。不杠。

我看见华为出来的不叽恼,华三出来也不叽恼,中兴,富士康也没有。

我也不知道35岁是什么坎。

叉个题。

又看见嵌入式硬体工程师这个伪职位,茹毛饮血的资本家压迫下的产物,既让狗看家,又让狗抓耗子。

劝君做软体,无言。


没有,很多人转眼就35了,顺其自然的事。

害怕35危机的话,建议你多看书,你看过的书就是你斩荆披棘的宝剑。

另外,你不用关心35岁的情况,而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符合你年龄段的事情上。


17年毕业。毕业就去了深圳,19年来了上海,个人感觉这是一个比较吃经验的专业,尤其是还要懂硬体,写软体的最起码也要看得懂数字电路。没有互联网那么狠


之前单位来了若干211本硕,搞嵌入式,其中一个让我带。

将近一年半了,很多问题,还是两手一摊,找我解决。

部门坐镇的两位大佬,年过四十,都还效率很高。

上次遇到过硬体问题,焦头烂额搞了一周,最后大佬实在看不下去,亲自上阵,一小时搞定,我算是服了。

我则由大学时点亮二极体都费劲的小白,变成了自己写rtos的geek。写一个linux like kernel 是我今年的目标。

这样看来,应该没什么年龄限制。

但千万别和互联网比工资。毕竟互联网是只要你肯努力,就能有所收获,嵌入式回报率相比互联网算是低的,你需要学很多,需要解很多bug,但高薪是需要机缘的。


没有限制。限制你的是对这个行业的认知,而不是年龄。只要在工作中好好努力,就不会被年龄所限制。而且建筑行业本身门槛就高,需要的技术也是非常多的,因此掌握更多的技术对你的职业是更有帮助的。所以如果害怕被限制的话,就多努力学习更多的技术吧。


嵌入式门槛相对较高,应该越老越吃香,这和互联网不同。


一样有,干得不好的人年纪越大越不容易被原谅,也就是越容易混蛋。如果薪酬不低,干活不行,滚得很快。


今天刚奔四,还奋斗在硬体工程师一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