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陀翁的書,永遠給人伐骨洗髓的快感,你那些隱秘的、幽微的、不可告人的心理,他統統寫出來,寫得比你自己還懂你,你只好慚愧、又釋懷地卸下偽裝,也卸下重負,輕鬆又坦誠地,聽他說這些話。

他是心理學和敘事的大師,太懂讀者的大腦結構,你從第一頁通讀到最後一頁,像小河流水一樣自然通暢,又不缺驚濤駭浪、跌宕起伏,讀他的小說,你的心、的人都被調動得一波三折,像坐過山車一樣,既不磕絆,又不緩慢,行雲流水中獲得不間斷的快感。

他寫的是社會和人性,那麼透徹,卻又不艱深,他說的都是口語,最普通的人的口語,只要你是個人,就能跟著人物的狀態,追蹤他們的語言,理解他們的思想,來龍去脈,一清二楚,他把人想透了,寫明白了,雖然是小說,但比真實還真實,在現實中你聽不到這些不掩飾的自白,看不到社會規範下千人一面的面具下是一副副怎樣的面孔,陀翁看到了,他讓角色說給你聽,你聽了,就知道了。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不長,節奏尤其明快,人物不多,故事也簡單,但在巧妙的構思下,懸念迭起,扣人心弦。托翁的武器是大斧,善於開闢宏大的世界,而陀翁的武器是電鑽,在不那麼大的世界裡,講一個小故事,探索人性深度的極限。

故事裡有兩條線,一是娜塔莎等人的愛情,二是小姑娘一家的不幸,兩個故事的反派是同一人,人物關係相互交織,形成的結構十分精巧,讓人想起《基督山恩仇記》,但不像大仲馬那麼爽和快意恩仇,這是陀翁,他的故事虐人,他寫真實,比真實還真實,真實中沒那麼多爽,絕大部分是無奈、憋屈、被侮辱和被損害,讀者讀爽文,代入主角覺得爽,但無論什麼爽文,主角就那麼幾個,絕大部分是反襯主角的眾生,不爽的眾生,螻蟻樣的眾生,被侮辱和損害的眾生,陀翁寫的是他們,這是一個菩薩一樣的作家。

眾生也是人,也要活。我們勢利,能關注富人就不關注窮人,嫉妒比自己富的又瞧不起比自己窮的,但窮人也在活。窮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因為好吃懶做,更可能是因為別的,我們討厭別的,我們喜歡好吃懶做的說法,這樣如果我們勤勞,我們就能致富,這樣的信念讓人上進,也讓人冷漠,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窮人,生怕沾上了他們的晦氣。結果就對窮人不止在物質上產生優越感,更在精神上產生鄙視感,因別人窮而加以道德評判,羞辱他們,嘲笑他們,以此劃清界限,聲明自己是另一階級。

陀翁告訴你他們也是人,也可以,甚至更可以,內心高貴。他寫了很多這樣的人,在底層世界,在險惡的社會中,被侮辱和損害著,卻未失去內心的正直和善良,這樣的人讓我們糾結,我們敬佩他們人好,又擔心自己像他們一樣受窮,他們讓我們近,又讓我們想遠,人希望自己有錢有勢是常情,但有時會自欺,以為自己躲開沒錢沒勢的人,自己離有錢有勢就近了一步,陀翁把你拉過去,讓你看看窮人,他的故事講得好,扣人心弦,你不得不看,看了就不得不被觸動,你就對窮人多知道了一些,對他們的善意多了一些。

從你心裡喚起的不止是同情(像對《悲慘世界》中珂賽特那樣的同情),同情中總難免帶幾分優越,喚起的更是敬佩,是自愧不如,一個貧病交加的小女孩可以如此光芒四射,照出你靈魂中的猥瑣,這是一顆明星,在文學史中永垂不朽,永遠讓世人落淚,她是一個病人,一個身心飽受摧殘留下了至死無法癒合的後遺症的病人,她犯起病來舉止瘋狂不近人情,但沒有人會怪她,所有人都知道那是源於她深深的不幸,尤其讓人敬佩的是,在那樣不幸的遭遇中,儘管她的身心健康遭受了嚴重的破壞,但她的善良、堅強和驕傲並沒有受到影響,她沒有能力反抗侮辱和損害,她能做的只有忍受,但她的高貴內心始終沒有屈服,天使不該是髒的和病態的,但她毫無疑問就是天使。

在她的恆星般的光輝下,娜塔莎和卡佳都有點黯然失色了,這兩個互為情敵、卻同樣聰慧善良的女子,兩顆高貴的內心的接觸中產生了金子般的友誼,但她們的愛情總讓讀者感到壓抑,不像小姑娘故事那樣酣暢淋漓,她們共同愛著一個傻瓜,一個好心腸又蠢得冒煙的幼稚鬼,很多讀者會拍桌子怒罵這樣的廢物有什麼值得愛的,像讀《飄》時無法理解怎麼那麼好的兩位女主會愛上廢物瓦西里,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聰明人和能人,卻比較缺單純人和好人,聰明的好人,難免會心疼單純的好人,愛他們的好,恨他們的單純,不是恨他們,而是恨這個讓單純成為一種錯誤的世界,單純、真摯和誠實都是可貴的,但在現實的層面這樣的人會吃虧,所以大部分人就不這樣了,不肯失去赤子之心的人,他們幼稚、無用,同時也可貴。

娜塔莎和卡佳的核心區別,是娜塔莎窮,而卡佳富,而阿廖沙需要的是能在精神和物質層面都養育他的人,娜塔莎可以在精神上引導他,但她又在物質上依賴他,這有點不倫不類,所以她不如卡佳更適合他。像孩子依賴著肩膀,阿廖沙與其說在尋找妻子不如說在尋找家長,他的可貴的善良的另一面是他經不起風霜,禽獸不如的公爵在這方面說得全對,他需要一個庇護所,需要能成為他庇護所的女人,除了他自己之外,所有人對這一點都非常明朗。那麼好的娜塔莎、卡佳、郝思嘉和韓媚蘭,會愛上這樣天真幼稚的男孩,真難怪那麼多男性讀者看得摔書。畢竟,在涉及到妻子和家庭問題時,一個有道德污點的梟雄,總會比一個羽毛乾淨的廢物更容易被認同,哪怕是公爵這樣的東西也似乎比阿廖沙靠譜,在傳統敘事中男性作為解決問題的角色,這一慣性恐怕會流傳很久很久。

在娜塔莎和卡佳之外,萬尼亞是另一個聖人,當青梅竹馬的女友移情別戀,有幾個男人能轉而扮演她新的愛情的祝福和守護者的角色?書里這四個年輕人的愛情糾葛中,每個人都美好得不近人情,這太美好也太假,幾乎讓人懷疑是不是陀翁寫下的文字,但看看敘事節奏和心理描寫,那還是陀翁無疑,這部小說承載了太高的理想,它講的愛情故事是真的愛情故事,是真的愛情而不是世俗口舌中那種摻雜了無數雜質的所謂愛情,真的愛情太純粹不沾泥土,反而失去了普遍的意義。

有普遍意義的是公爵,一個禽獸不如的實用主義者,像他這樣把寡廉鮮恥和背信棄義描述成真實坦率的人,現在也不少見,別人罵他們無恥,他則罵別人虛偽,論跡,還是論心?恐怕還是要論跡。但公爵這種人就喜歡誅心,把有惡念說成有惡行,人人都有惡念就等於人人都有惡行,既然人人都有惡行,那我好歹還佔一樣真實。這是他們的套路,把善弄混淆,然後在真的層面戰勝別人,抵禦這種話術,就要在善的層面理清,有惡念等於有惡行?怕不是瘋了。

陀翁小說給讀者的,就是人性的真相,人人都有惡念,這沒什麼了不起,你有惡念,不用自責,因為你是人,有惡念就像有眼睛一樣,只要你是人你就有,沒有人應該因為有眼睛而自責。這一點很多人不懂,對自己的惡念和別人的惡念大驚小怪,但讀了陀翁小說後就會懂,就不大驚小怪。好人和壞人的區別,不在於好人沒有壞念頭,而在於好人知道那樣做不對,而不去做,這可能是出於利益,也可能是出於良心,無論如何,這克制的結果對別人是好的、對社會是好的,這就是善行。而公爵那種道德虛無主義的話術,只不過是流氓的無恥宣言。

咱們讀者不是聖人,不會期待書中人物都是聖人,娜塔莎、卡佳、萬尼亞好人得讓人有距離感,可愛的還是有善惡兩面、善又壓倒惡的人物,最最最最可愛的當然是小姑娘內莉,為她灑多少淚寫多少字都不為過,另一個可愛的人是萬尼亞那位密探朋友,名字長得記不住,沒有他內莉就難以得救,如果讓阿廖沙去救內莉會是個什麼情景,萬尼亞都不行,這位朋友是個有用的人,靠得住的人,雖然混得不好,但總是個男人,而且有底線,講義氣,這是一個絕對不聖人的普通人,因此他讓人親切,讓人喜歡,他的女人和醫生也是,還有娜塔莎的父母,這些人是真正的窮人的典型形象,他們的能力有限,也自私也苟且,有小算盤也有性格缺陷,但他們的身上有人味兒,儘管有時迫不得已做壞事,但本質上是好心人,在被侮辱和損害中,他們很多時候身不由己,但他們有底線,比起那些侮辱和損害他們的人來說,他們底線高得多,品格也高得多。

貧窮不是罪惡,富貴而欺負人才是罪惡。


附:我的名著讀後感們


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很多年前在北京上下班的地鐵上。當時對老父親和女兒一家印象很深。

最近重讀,有一些新的感受。

直接說結論:

1.這本書最大的特色是作者靠自由自在的視角切換來組織情節,獲得情節的密度和動態感。

2.作者在「繪聲繪色」地講故事。

兩條同時一起說。

故事一開始,「我」就出現,「我」是萬尼亞,一個青年作家。作為作家的萬尼亞,可以穿梭於任何場景,以尋找素材的理由,看到很多事情。當情節暫告段落時,他也可以隨手扔一個人物出來延展。這是合理的。所以,整個小說在青年作家的敘述下,充滿動態感和復調。

同時,作者的視角一定程度上也是被限制的,所以我們總會有意外發現,出乎意料的情節也會出現。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要注意「作者」這個概念。他作品有第一層作者,叫敘述者,也就是帶領你觀摩這部小說的人。這個敘述者,可能是全知可能半知,可能無知。也可能是站在與作品價值觀相反立場的人。他負責把控情節的技術問題,也調配場面。第二層作者是「人物自述」。他的作品很少對人物進行什麼內在外在刻畫,更多是通過「人物自述」,一邊推進情節,一邊傳達觀念,同時刻畫人物。這種刻畫可能更多是用思想感情價值取向在刻畫人物。而人物在自述的時候,由於充滿張力和龐大的情感力量,往往會超越陀氏最開始的想法。比如《被欺凌與被損害的》裡面公爵的自述,公爵說自己願意做一個惡人,從而讓受害者有一個宣洩的出口,成為一個完美受害人。 這裡,反派就寫的很好,甚至具有極大的邏輯感和迷惑性。這種人物自述有點像是舞台劇角色的大獨白。大獨白,既可以抒情,也可以議論,也可以敘事。陀氏為什麼能夠找到這種方法呢?大概是由於他願意給予每一個人發聲的機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而這樣也增加的小說的複雜性,人物的複雜性和結構的複雜性。人物的自述有時候甚至可以單獨列出來成為一篇短篇小說,或者一篇非常精彩的散文。

從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里,似乎才能看到一個更準確的陀。他筆下的惡人似乎都很有魅力,也很有道理,用感性的獨白敘述作惡的邏輯,因此好看,由此精彩。筆下的惡人都很順滑地被作惡的意識形態籠罩,這個意識形態自然就是一切和上帝旨意相違背的力量,包括資本主義、封建主義、革命等等。而以陀筆下惡人的邏輯之完美,感性,他也未必不相信邪惡的力量。

作為保守主義、民族主義的政治立場,他總是在人物自述完畢後,用作者特權,給予人物一個心理上的反轉,讓人物回歸上帝。這也深刻,也不是不可以,但就力量和魅力來說,就遠不如人物自述時候了。地方保守主義、民族主義、本土主義、傳統宗教觀,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政治標籤,他很分裂。對上帝的回歸之所以能被讀者接受,是因為陀氏使用了一個迷惑術,他把上帝替換成善,把民族主義替換成國家,把保守主義替換成人心靈對歸宿感的需求。

十九世紀的人們,既能看到邪惡力量的強大,又參與了邪惡,但同時也在尋找新的家園,這個家園,很多人提供了路徑,而陀思妥耶夫斯基說:也許沒有上帝,但人心總是向善的;那麼誰來評判善惡呢?——上帝。

第一層作者:敘述者陀氏。

第二層作者:人物自述。

而講故事的繪聲繪色感,就在於敘述者基本上是領著讀者四處傾聽。

這本書對宗教、哲學、政治均無什麼探討,更像是一個家庭倫理悲劇。兩條線索被他隨心所欲地組織,最後合流。

開場老人的去世,老人狗子的死亡,寫得非常好,要讚歎他的文筆,描寫能力,還有營造氛圍的能力。

在情節上,前面說了,他不靠線性情節去推動,而是直接給結果,然後讓人物自述。比如一開場,女主娜塔莎就離家出走,出走前也寫的很好。

在公爵製造出的兩次悲劇框架下,陀沒有給公爵太多的表現空間,而是去看悲劇下小人物如何和解,如何救贖。他們會相互怨恨,會投射,但終會和解,在陀看來,和解是一種感情上的本能。

和解的過程就很複雜很曲折,因為人總是有尊嚴,有價值需求。父親尼古拉、聶麗也就是如此。

簡單從心理上談談幾個人物。好像這裡面好幾個人物都不討喜。

首先娜塔莎,好像很聖母婊。的確,她在縱容阿廖沙。她其實通過縱容阿廖沙,把阿廖沙變成工具,變成自己可以犧牲、奉獻的對象。她自己可以在愛情的犧牲和奉獻中得到快樂。這是天然招渣男體質。給愛情賦予悲劇感,獲得崇高體驗。

阿廖沙:天真的利己主義者。幼稚的利己主義者。他沒有能力抗衡公爵,對娜塔莎也只是一時新鮮,而卡佳更能滿足他當巨嬰的需要。既然他不能獨立思考,獨立判斷,那麼他就會愛上那些替他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甚至替他憧憬未來的女性,最開始是娜塔莎,後來是卡佳。他絲毫沒有個人意志,而卡佳卻具有非常執著強烈而充滿激情的意志,阿廖沙只會依戀能支配他,甚至對他發號命令的人。寫得比較巧妙的地方在於阿廖沙作惡的時候會把這種惡隱蔽起來。這種人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在作惡,什麼時候知道了,什麼時候就成長了。比如要拋棄娜塔莎的時候,所有的語言都是話術而已。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思想總會隱藏在語言背後,猥瑣發育,語言也總會想方設法去包裝思想,成為「話術」。有時候,甚至「話術」就是思想本身,因為做的如此自然,圓潤。有人問我:如何看穿對方說的是話術還是真話?——不用看穿,也不看不穿,這不是一個分辨的問題,而是一個接受與否的問題。要說看穿的話,對於一般人講,也很簡單,你只需要用他的話術去要求他做到就行了。話術往往是做不到的,因為話術用詞抽象,於是可以為你所用。一個愛字,你所理解的和接受的,完全可以重新定義這個字的含義。怪你苛刻嗎?不,他會不該輕易用這個字,至少要和你商榷,達成共識。超越語言。小男生廉價的愛情也是一個特點:「阿遼沙有時花上整個星期,滿心歡喜地考慮給她送什麼禮物,想像她接受禮物的情景,這使他快樂得像過節一樣,事先就興高采烈地把他的期待和幻想告訴我,她的規勸和眼淚使多愁善感的阿遼沙非常掃興,那樣子簡直叫人可憐,後來禮物往往會在他們之間引起埋怨、傷感和爭執。」

這就是廉價感。

聶麗由於受到虐待,精神創傷,無法恢復,因此對外在世界報以敵意。而萬尼亞慢慢讓她感到回暖。這個人物的應激創傷狀態,值得借鑒。

公爵:這個小說的悲劇製造者,經典的陀氏反派。但是,這時候的公爵僅僅初步具有陀氏反派特徵:人物自述、感性邏輯、惡以善作。

一個人在另一個人面前無所不談,而且絲毫不以為恥,這樣突然撕下面具,這樣厚顏無恥,有一種特殊的快感。在巴黎有一位官員,是個瘋子,後來人們認定他確實瘋了,便把他送進了瘋人院。他在將瘋未瘋的時候,想出了一個消遣的辦法:他在家裡把自己脫得精光,一絲不掛,只剩腳下的一雙鞋子,他披上一件長及足踝的寬大的披風,把它裹在身上,於是神色莊重地來到大街上。嗯,從一旁看上去,他和別人一樣,正披著寬大的披風在悠閑地散步。但只要他在什麼地方遇到一個單身的路人,而附近又闃無人跡,他就帶著極其嚴肅的沉思的樣子,默默地朝他走過去,突然在他面前站住,掀開大氅,十分……坦然地裸露自己。這情形會持續一分鐘,然後他又裹上披風,絲毫不動聲色,默默地從驚得發獃的目擊者身邊走過去,高傲而從容,好像《哈姆雷特》里的幽靈。

陀思妥耶夫斯基專門給出一個章節,讓公爵自述,讓公爵全面展現。這次展現雖然沒有後來的《白痴》《群魔》《罪與罰》《卡拉馬佐夫兄弟》勁爆,但仍然也沒有讓我們失望。公爵說出自己心中這麼多秘密,這在敘事技巧上有一個難題:動機是什麼?僅僅是為了作者的敘事優勢,把人物內心剖析出來嗎?這樣一來,人物就成了工具。但陀賦予公爵一個原因:肆無忌憚地把秘密說給你聽,你又拿我沒辦法,這是一種樂趣。從而實現了敘事目的,也塑造了公爵。

公爵之前渣過一個女性,造成了聶麗的悲劇。對於這個女性,公爵是這麼說的:「我想,如果我把錢給她,說不定反而會使她陷於不幸。我會剝奪她完全因為我而成為一個不幸的女人、並因而終生詛咒我的那種快樂。請相信,我的朋友,在這種不幸中有一種令人陶醉的無上快樂,那就是意識到自己完全正確,寬宏大量,完全有理由把欺負自己的人斥為無賴。」

我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感想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當代,如果他又想作惡的話,他一定會比現在的惡人更有冠冕堂皇的理由。

公爵的刻畫止步於此,有點意猶未盡,這也是這本小說沒有其他四部複雜的原因。即使如此,反派公爵也比大部分反派要精彩。

反觀陀氏筆下的大反派,值得記憶的是,他們大多罪惡滔天,新奇,同時又心懷某種「偉大的善意」。

這部小說最後以父親尼古拉與女兒娜塔莎和解結束,而和解的重要原因是聶麗講述自己的悲劇,講述了她外公如何不寬恕她的媽媽,最後造成大悲劇,聶麗也因為講述這個故事心態崩潰而死亡。而聶麗的悲劇則是由公爵造成的,但此事並沒有什麼人知道,萬尼亞知道的原因,是在故事開始時偶然看見一個老人和一條狗死去,並且還續租了老人的屋子入住。而這個老人正好就是聶麗的外公,他也因此和聶麗認識。中間的筆墨,則是遊盪於尼古拉夫婦與娜塔莎的愛恨,娜塔莎、卡佳、阿廖沙之間的情仇。其中又刻畫出阿廖沙這種獨特的渣男,以及兩位有自虐傾向、被PUA潛質的美好女性。同時給公爵一次說話的章節,以及用聶麗來製造懸念和神秘感。最後用聶麗解決和解問題。

一個簡單而稍顯複雜的倫理情感故事,又能看到作者的匠心和對小人物的關懷。

最後以兩句話來結束這篇文章和這一部小說吧。

第一句是公爵說的:

人類一切美德的基礎乃是最深刻的利己主義。一件事越是合乎道德,其中的利己成分就越多。

第二句是尼古拉說的:

儘管我們被傷害,儘管我們被侮辱,可是我們又相聚在一起,讓那些傲慢而驕橫,傷害並侮辱我們的人得意去吧!讓他們去誹謗我們吧!別怕,娜達莎……我們要手牽著手出去,我要告訴他們:這是我鍾愛的女兒,這是我無辜的女兒,你們侮辱她,傷害她,可是我,我愛她,我要永遠為她祝福!……」

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魅力,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相互衝突的價值觀,卻讓你覺得都是對的。

這兩句我所理解的意思是:我們都是自私自利的,所以我們更要相聚,要和解,要寬恕,手牽著手,愛你,愛他,愛大家。


相比陀思妥耶夫斯基其他的長篇小說,這本書節奏比較緊湊,對於宗教,哲學,社會等等問題的理論探討涉及的很少。在這本書中,陀氏認為,文明發展過程中某些條件不是削弱,而是加劇了「人的獸性特徵」。而善良的人們的忍耐和美德有時會成為對惡人胡作非為的縱容。因此,本書中通過旁觀者的角度講述了一個善良,老實的人與卑鄙無恥的利己主義者在利益上的糾葛,從而揭露出當時資本主義下的俄國社會中的無恥和罪惡。

今天剛看完,我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看得很少,只在小時候看過一遍青少年版的《罪與罰》,印象寥寥。基於文學史以及許多名家對陀氏的高度評價和加倍推崇,我決定惡補陀氏的小說,《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就是開始。

這個開始感動了我。小說並不很長,不到四百頁,開頭和結尾分別敘述史密斯和涅莉的死,以祖孫倆的經歷為線索,加入娜塔莎一家三口與公爵的恩怨,將相似的故事放在不同的人身上講了兩次,情節本身非常簡單,但卻很耐看。剛開始覺得,人物對話中那種長篇大論的表白陳述讓人頭疼,但越看越覺得精彩。

表達的東西畢竟太沉重了,只能任由深深的無力感在心中鬱積。當娜塔莎與父母和解時,當萬尼亞知道涅莉的身世時,我還以為故事要走向大團圓結局了,但涅莉還是死了,娜塔莎一家離開傷心之地,卑鄙無恥的公爵仍然逍遙快活,並且為禍他人。

真夠真實啊!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永遠收穫不了正義和安逸,侮辱與損害他人的人反而坐享榮華富貴,損不足以奉有餘,世道歷來如此。

ps.關於愛情的描述和觀點,很啟發人。(阿遼沙、娜塔莎、卡佳的三角戀到底該作何解?)


伊萬·彼得羅維奇目睹了許多人的不幸、紛爭、衝突、背離、痛苦、死亡和種種苦難,同時看到了這些「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小人物心底所擁有的愛、寬恕、堅韌以及善良的本性。小說結尾伊赫細涅夫所說的一段話表達的正是這種既悲哀又天真的思想:「啊!即便我們被欺凌,即便我們受侮辱,可我們重新又團聚了,現在就讓那些傲慢的、目空一切的傢伙,讓欺凌和侮辱我們的人得意去吧!讓他們往我們身上扔石頭吧!……我們要手挽手朝前走……」

陀思妥耶夫斯基心裡當然明白,這種精神上的自我寬慰無助於消除社會罪惡,瓦爾科夫斯基公爵由始至終是個揚揚得意的勝利者。小說的尾聲氣氛悲涼,可憐的小涅莉死了;伊赫緬涅夫老兩口和娜塔莎即將離開彼得堡,奔赴遙遠的西伯利亞;只有伊萬·彼得羅維奇留在這個陰暗、潮濕、冷酷的大都市,繼續從事他的寫作。懷有人道主義情感的作家真實地向世人展示了他那個時代的難以解決的社會矛盾與衝突。


被欺凌的與被侮辱的

「這是一個陰森可怖的故事,在彼得堡陰沉的天空下,在這座大城市的那些黑暗、隱蔽的陋巷裡,在那令人眼花繚亂、熙熙攘攘的人世間,在那愚鈍的利己主義、種種利害衝突、令人沮喪的荒淫無恥和種種隱秘的罪行中間,在毫無意義的反常生活構成的整個這種地獄版的環境里,像這種陰森可怖、詩人肝腸欲斷的故事,是那麼經常地、難以察覺地,甚至可說是神秘地進行著……

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這本三十萬字小說《被欺凌與被侮辱的》中,於第二部末尾的一段話,概括了那一個章節,也在某種程度上概括了這本書。

這本書如其書名,講的是一群善良的被欺凌與被侮辱者的受苦受難的故事,故事相當慘烈,讀起來相當壓抑。如果以這本書的慘烈程度與余華的《活著》比,我覺得它完爆《活著》。

其中,有一段文字我還拍過照的,沒來由地與最近的北大某pua男事件相似,那女人說:心甘情願做他的奴隸,忍受一切,這不是很下賤嗎?他對像對待一隻小狗一樣呼喚我,他給我的任何痛苦我都不怕,我是由於他才受苦的。在某種程度上,被凌辱與被侮辱不分時代,它一直都存在著。

我希望,這本書能給你帶來堅強,不再情願受人凌辱與侮辱,好嗎?

我來普及一下吧,這本書的內容,然後簡單評價一下,畢竟這本書不是那麼有名,但思想性文學性絕對不低。

186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發表了作品《被凌辱與被侮辱的》, 這是作者十年流放候新的力作, 也開始了向《罪與罰》的過度階段, 這也是體現他批判現實主義的重要作品, 在這部作品中表現的創作思想:描寫被凌辱者的不幸;從現實主義思想來理解;揭露貴族資產階級的自私和貪婪、冷酷與虛偽。

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從重描寫了兩個不幸的家庭———工廠主史密斯和窮貴族伊赫緬涅夫。故事主線是在現實社會的勢力逼迫下, 和諧家庭破裂的情境。

別林斯基說「陀思妥耶夫斯基具有描寫人生悲劇的天賦才華」。

這本書的敘事結構是呈雙線進行的,一個是伊赫緬涅夫一家,一個是史密斯一家,兩個從完全不相交的部分最終融合到一起,是陀氏自《窮人》以後的嘗試與進步。

在《被凌辱與被侮辱的》中, 通過涅莉母女的遭遇, 就充分的反映了當時社會貧民窟的悲慘生活。至於說到主人公史密斯, 自從女兒背叛, 並且自己的財產被騙之後, 原本的幸福家變成的悲劇, 在他的女兒死後, 他的精神也不是十分的正常, 身上瘦的沒有一點肉, 他死之後甚至找不到一件像樣的衣服當壽衣。作者力圖把這種慘烈的生活原原本本的展示在讀者面前。

小說中的另一處場景就是伊赫緬涅夫一家。伊赫緬涅夫出身落魄的貴族, 他的性格善良正直, 同時又善於經營, 瓦爾科夫斯基公爵因為主人公的善良通過一系列詭計多端的行為與欺騙搞垮了伊赫緬涅夫, 同時又讓兒子與娜塔莎的愛情破碎……其實小說只是當時眾多苦難的縮影, 其實作者的意圖是潛藏在背後的更多的不幸的人們。

這部小說,使得我如遊歷過一場場貧民窟般悲慘的下層人民生活場景,他們衣不蔽體,他們朝不保夕,如果不是陀氏的精細的筆觸,誰能知道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慘烈呢?

陀思妥耶夫斯基堅持要在「小」人物的身上挖掘出「大」的靈魂, 即儘管他們貧窮, 有著卑微的地位, 物質匱乏, 但他們卻有著豐富的精神世界。這也是陀氏思想的精華所在,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個虔誠的宗教信仰者, 他把人對基督教的皈依看作是人的自我價值的追求, 人的自我超越與實現。全面的反映了作者的創作思想以及當中所表象的批判現實主義思想, 無論是對社會現象的批判, 還是對受凌辱、受欺辱者的同情, 這些都得到了全面的體現。

那娜塔莎與阿遼沙的愛情我怎麼看都覺得怎麼可笑,一個女子,拋棄正兒八經的情人萬尼亞,愛上了另一個富二代,而萬尼亞還不依不舍地來回斡旋,心真大。那個富二代阿遼沙,完全是一個紈絝公子,見一個愛一個,那嘴可真能說,有了外遇這種情況都能說得那麼高尚,跟他老爹那什麼什麼公爵一個德行,心裡頭陰險狡詐,嘴頭上仁義道德,虛偽得很。在全篇中,越是惡人,嘴越能說,我算了服了他們的嘴炮功夫了。

那小涅莉倒是很牽動我的內心,悲慘的身世,倔強的外表,脆弱的心靈,誰見了不惹人憐愛呢?只可惜,好人沒有好報啊。

本書中兩大特色,也是陀氏小說的兩大特點,一是出色的人物心理描寫,用對話與心理活動將人物的感情活動描寫得很是細膩;二是跌宕起伏的情節,一波三折,像精短的話劇一般。比如開頭,一個狗與老人相繼去世,很震撼,而且人物關係,真相是逐漸展開的,很吸引人。其中,揭開真相時候的雷雨天,與《雷雨》類似,可能後者受前者啟發吧。

關於小說中傳達的思想,不以暴力反抗,而是基督教的忍從,忍辱含垢,逆來順受,到宗教教義中去尋求解脫,我覺得這就不對了。那小涅莉以忍受苦難為一種樂趣,「她竭力刺激自己的創傷,彷彿從自己的痛苦中,從那種只顧自己受苦的利己主義中獲得一種快感」,真是看的人揪心啊,是對人世間產生了怎樣的絕望,才會說出這麼荒唐的話來?經受了十年流放牢獄之苦的經歷使得陀氏,不再相信反抗,而是投入宗教的懷抱,這是一種成功的解脫,但也是一種失敗的逃避。

另外,書中的反面角色,瓦爾科夫斯基公爵形象不具體,很難讓人概括這個人是什麼樣子。

其實,《被欺凌與被侮辱的》寫的是一群善良的人遭受壓迫的苦難史。


最後推薦一下我自己吧,我的個人文學公眾號是:偷心的人,歡迎來找我玩啊!


如果看完這部小說後以中國人情社會的角度去理解而只是被感動,那就是大錯特錯。

《死屋手記》是陀氏觀察人類得出的初步大雜燴式的結論,後面的幾部長篇則是有一定側重的聚焦及深化

姿態平等、自由意志為基礎的宗教精神、利己主義,這些是陀氏後續作品最重要的關鍵詞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一開始作為連載小說的形式登場,過度煽情被一些批評家詬病,一些重要意義往往被忽視。

這部作品除了對「憐憫之愛」的主題做了一些初步探討,大部分精力聚焦在利己主義,對《窮人》在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引發的浪漫主義評價做出了一些修正。(《窮人》的男主角其實已經有很明顯的自說自話以及利己主義的控制欲,但當時不會有人在這個層面上考慮)

瓦爾科夫斯基公爵的利己主義是放在明面上討論的,這個是對功利主義(車爾尼雪夫斯基為代表)的一種反駁,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隱性的利己主義,容易被誤讀,破壞力可能更大

浪漫主義者遭遇生活背叛之時,會點燃並放大其自尊心,受虐的表象之下,實則是一種自我陶醉的、「痛苦的」利己主義,涅莉的一些行為如此,但年齡小僅限於此。更深一層就會導致道德綁架,這就形成了過界,對他人的自由意志造成了侵犯,比如娜塔莎對阿廖沙,而娜塔莎的父親更不用說。道德綁架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屢見不鮮,仔細思考下都可以歸結於利己主義,同樣是一種惡,而且是虛偽的惡

小說的結局是各方戰勝了利己主義而得到了升華

陀氏最可貴之處就是作為一個感性的人,卻能夠做到始終如一的腦子清醒、實事求是,保持在平衡點上而不走極端


讀這本書時我正在旅行,輾轉了幾家西北地區的圖書館才讀完的。

因為我記不住人名,所以下面的論述都使用代稱。

書中男方的特點是沒主見,遇事不決。包括他同時愛上兩位女性這件事情,都是沒主見的寫照。而書中人物喜歡男方的原因也恰好是他沒主見,大家一致評論是「一個善良的大孩子」。雖然這幾乎是男方的致命缺點,但架不住人人都吃這套。

而女方的父親行事比較古板,十分重視榮譽感。他和男方父親的糾紛基本上得靠自己比對方還耍無賴才能解決,可他偏不。可能是他的自尊心過強,覺得用了卑劣的手段自己就和對方淪為一類人了,寧可自己吃虧也不願自甘墮落。

而男方父親真是太狡猾了。我記得有一段男方父親跑來給女方父親送2000盧布,這一行為基於男方父親來說穩賺不虧。首先男方父親知道以女方父親的性格來說絕不會要,還能噁心對方一下,他送了錢於名聲和道義上也能佔優勢,一舉多得。而且從小女孩和外祖父的故事來看,男方父親已經是慣犯了,而且他不滿足於只獲得財產,還要把對方的精神搞垮。

而小女孩的身世比較可憐,我原本以為後面會有利用小女孩身世扳倒男方父親的劇情,結果並沒有。我對她印象最深的是在蘭州市圖書館時有一位女性讀者在小女孩去世那一頁用鉛筆寫著「小女孩的離世讓我很難過,我很喜歡她。」


所有看過的讓我哭得最慘的一本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