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五蘊皆空,色非我,

不異我,不相在。

這是從第一義角度解釋「空」,

色沒有我,色不是我

色不是我所有的,「我不在色中,色不在我中」

??????????????

雜阿含經文。

一時。佛住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亦不應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餘五比丘。色非有我。若色有我者。於色不應病.苦生。亦不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一時。佛住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汝等比丘當觀察於色。觀察色於見有我.異我.相在不。

諸比丘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無我。無我者則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若苦者。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當作是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察已。於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者。則無所著。無所著者。自覺涅盤。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諸比丘。何等為見諦聖弟子斷上眾邪。於未來世永不復起。

愚痴無聞凡夫見色是我.

異我.

我在色.

色在我。

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我在識.識在我。

。。。。


「 惠能馬上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真的是這樣,如果有一個菩提樹的話,那麼它就不能夠遵從「性空」這個法則了。本來我們的自性是空空蕩蕩不存一物的,又哪裡來個身是菩提樹呢?心尚且不可得,這個外在的樹就更不可得了。所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一切皆空,這個大家要好好地體會。

《楞嚴經》里講到:「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一般人總認為周圍事物是真實不虛地存在著,然而實際上,我們看到的事物,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草木蟲魚,乃至各種自然現象、形形色色的人們,都處在一種極快速的生滅變化之中,都是在性空而又緣起的狀態下,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當下就了無一物可得。

我們的身心也是如此,前一念的身心跟後一念的身心,應該是截然不同的。就像我,前後一念已不是一個相同的明奘了。但是後一個明奘跟前一個明奘是相似的明奘,他不是一種完全的克隆、照搬、複製,但有一定的連續性。雖然有一定的連續性,又不是完全雷同。

為什麼禪宗講要「活在當下」?「活在當下」就是講要我們念念都做得主。每一念之間都是我來做自己的主人,做心的主人,不是隨外在的一個染緣起念,而是隨真如而行,生命當下就是要這樣。所以,這個偈子真正是一個無上之偈!把我們的心性的本體,和盤托出,沒有任何遮掩,完全告訴我們了。」

From https://www.douban.com/note/149144282/ (目前看到的比較好的解釋)


不論怎麼理解,都可能是錯誤的,原因是六祖很可能根本就沒那麼造偈,而是後人演義進去的。

「惠能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姓(性)常清靜,何處有塵埃!這個是另外一個版本的譚經,本來無一物變成了佛性常清凈,你認為哪個是原本?這兩個意思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傳說在20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是在菩提樹下修成正果的,菩提本是佛祖心中的境界,在樹下修成正果後人們才將這顆樹稱為菩提樹,所以說這世界上本來是沒有菩提樹的,最初最能觀看到自己的鏡子可能是河邊的倒影而非閨女房間里的梳妝台,本來菩提樹,梳妝台這一切都不存在的,是人賦予它意義創造出來的,作為人,你又何須、何必去強求爭奪這些東西,假若你有心,路邊的雜草也可以是菩提草,撒泡尿也可以當鏡子照


禪宗的明心見性也應該有很多層次,不排除有直接證悟一地的可能,但一般初步的證悟,也應該是加行道,而不是成佛或登地。包括初步證悟大手印、中觀等等都是一樣,都應該屬於暖位。

真正的證悟,就像六祖惠能大師在證悟以後寫的那首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其中所表達的意思,與大圓滿、大中觀完全一樣。其中的第一句和第三句話非常重要,包含了所有層次的證悟境界。

《六祖壇經》是很高深的法,六祖惠能大師就是因《金剛經》而證悟的。其實這些經典中所講的,也就是這些,沒有其他更多的內容了。如果按照順序去修行,感受到這些以後,立即就能證悟。不需要邏輯、理論,就能非常清楚地體會、感覺到。只有在沒有親自體會到的時候,才用得上理論和邏輯。通過理論,去證實隱蔽事物的存在與真實性。但已經現前的東西,就像眼睛可以看得見的東西一樣,就沒有必要用理論去證明了。

對我們來說最關鍵的,不是佛教知識懂得多不多,不是經論聽得多不多,如果有了證悟的感受,那就了不起了。證悟,是一生最大的成功,其他任何的成功都不能與之相提並論。如果加行修好了,出離心、菩提心都有了,卻沒有證悟,雖然不能完全說是失敗,但可以說是半失敗。如果我們大家努力學習如《法界贊》、《寶性論》、《中論》、《入中論》等論典,這對我們的證悟會有幫助。所以聞思非常重要。必須長時間依止善知識,修出離心、菩提心,然後多聞思,才有機會證悟。所以,基礎十分重要,要一步一步地走上去。

我們知道輪迴的因是業與煩惱。在業和煩惱當中,煩惱是最重要的,因為善惡的業,都是煩惱導致的。包括有漏的善,都是無明煩惱產生的,罪業就更不用說了。煩惱中最為關鍵的,就是無明、我執和貪慾。就像種莊稼,哪怕有了種子,卻沒有適當的溫度、濕度等等,種子也不能發芽。同樣,雖然有了過去的善惡之業,假如沒有煩惱、貪慾,業也不能成熟。依靠貪慾來激活過去的因,種子才能發揮作用。阿羅漢就是很好的例子,雖然有過去的業,卻因為已經斷除了三界所有的煩惱,所以這些業就不能成熟了。可見,輪迴最終的因素,就是貪慾和無明。因為貪慾也來自於無明,不知道世界、人生的真相,才會產生貪慾,如果證悟了人無我、法無我,就不會產生貪慾,所以,輪迴最終極的源頭,就是無明。

想要遠離無常、痛苦,就要斷除無明。只有證悟空性的智慧,才能斷除無明。除了證悟空性以外,慈悲、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等所有的福德,都無法斷除輪迴的根源。因為這些福德資糧都和無明沒有矛盾,是可以和無明同時並存的。那就像當年的梁武帝,被達摩祖師的「沒有功德」一句話,就全盤否定了。結果搞得皇帝生氣,祖師遠離,雙雙不歡而散。要斷除輪迴根源,必須找到與無明針鋒相對且能量遠遠超強於無明的對治。哪怕與無明能力相當,都不能推翻無明。

當無明從我們的內心世界中退出以後,因無明而產生的其他心理現象——貪嗔痴慢等根本煩惱和隨煩惱也會隨之而退出。當根源被拔除以後,沒有東西讓我們去殺盜淫妄,也沒有因緣讓我們去造作有漏的善業。當業與煩惱都從我們的內心世界中慢慢退出以後,輪迴的因也退出了歷史舞台,輪迴之果也自然成了空中之花,我們就開始獲得了解脫。

對我們這些剛剛學佛的人來說,在目前階段,證悟空性是次要的,出離心、菩提心等等才是主要的。因為我們還需要依靠出離心、菩提心的力量來證悟空性。當福德資糧非常圓滿的時候,才有證悟空性智慧的能力。


在下以為,不應該離開神秀「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來看。先有神秀這首偈子,才有惠能的破前面神秀這首。如果只看「本來無一物」就很容易陷入頑空斷滅。所以五祖雖然知道神秀未見性,但對大眾說「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邪見大聖不怕死,你別信他。

題主是看到六祖壇經里的是吧?

看完後看到壇經這一行有疑問是吧?

這一句偈子,前面是什麼?

六祖是什麼人?

神秀是什麼人物?

五祖又是什麼人物?

為什麼六祖在窗前聽別人念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就大悟了?

為什麼六祖原本一砍柴的,

就大徹大悟,

就成為了一代宗師?

六祖去拜見五祖,

五祖問他你是南方蠻夷,來幹什麼?

為什麼六祖卻回答道,

佛性不分南北?

人家不是普通人。

總而言之,

人家講的,

是最上乘的道理,

也就是根本實相。

而根本實相,

就像大學的研究課程,

人家難道是一下跳到大學的嗎?

不是。

人家六祖前世的善根,

砍柴的純凈心,

才有這麼大的本事。

那麼純凈心怎麼來的呢?

三皈五戒!

六祖壇經講的好,

佛,覺。

法,正。

僧,凈。

要覺悟,發自內心。

要走正道,禮敬一切善法善知識。

要乾乾淨淨,內心不被五欲拉著走。

只要具足覺正凈了,

你的問題自然解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