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糧食,貨幣)


當然有。印度是個主權國家,為什麼會沒有經濟主權?

題主大概想說,印度在某些方面對外依存度很高,比如不得不依靠某個國家進口資源。但拜託這不叫沒有經濟主權。

經濟主權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該國是否對境內的所有經濟資源完全佔有。這當然毫無疑問。另一方面,一個國家是否對境內所有的經濟事務具有決策權。這當然也是有的。哪怕我需要100%的進口,但進口的決策至少是我自己做的,我主導的。

比如像舊中國,我們國家的海關總署的署長居然是由外國人擔任。這叫做沒有經濟主權。因為連關稅這麼重要的決定,我們都不能獨立主導。

作者恐怕想問的是,印度的經濟能不能自給自足,實現內循環。但非常不好意思,這不是判斷是否有經濟主權的標誌。如果以不與外界聯繫,完全內部循環為判斷經濟主權的標準的話,那麼世界上又有哪個國家有完整的經濟主權呢?


沒有,嚴格意義上來講,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擁有完整的經濟主權。


這年頭,「主權」這個詞已經被濫用了。

印度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所以它有其主權。

非要把「經濟」單列出來,那麼必須說清楚「經濟主權」是什麼。

如果指的是經濟不依賴外國,那麼「經濟主權」更像是個垃圾玩意兒。

沒有發達國家可以做東到經濟完全自己玩自己的,只有貧窮封閉的國家纔有可能做到。

經濟本來就是越開放越發達,而越開放就越無法靠一個國家來全盤操控。


有。只是都被大家族金融寡頭們把持住了,他們一般都不常在國內居住。


有,但傳統意義上經濟主權的不完整。這個是全球化大分工大生產決定的。

我個人認為,相對而言,一個國家經濟主權是否完整看IMF或其它大銀行對它有沒有實際的政策干涉。。。接受干涉越多,經濟主權越糟,,?^?,,


這問題說的

我國除了造船和航天之外

有幾個領域能說全是我們的?

印度,你覺得呢?

現在的國際分工就是如此

佔據產業終端,或者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業環節,誰多誰先進發達

所以,從經濟和產業角度,討論完整性意義不大


我覺得沒有!

印度在全球供應鏈好像沒有位置,不是重要的原材料出口國,製造業太小沒有競爭力太脆弱,消費市場看起來大但是消費水平不高。

印度農業但是可以自給自足,但是受到自然氣候影響,出口也不穩定,那世界對其農業依賴不大。

印度服務業可以,但是大多數是外包服務,對國際依賴大。

世界經濟景氣,印度經濟就好。

總結,印度經濟對世界經濟的依賴大於世界依賴印度的,所以印度並沒有經濟主權。


現在社會,可能除了朝鮮,誰都沒有完整的經濟主權。

加入到國際分工體系中,就意味著要讓渡部分主權。比如說咱們中國,現在咱們有下面這些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不要奇怪,我們跟澳大利亞是有雙邊貿易協定的。)所以根據這些協定的具體規定,我們應該就不能隨便對特定的產品徵稅,可能是進口也可能是出口。

印度在推動自由貿易上不如我們這麼積極,但是他們在國際上比我們討人喜歡,所以他們的自由貿易協議比我們還要多一點,如果這些自由貿易協議給我們,那就是非常有價值的。當然,換了我們,人家是不會簽的。

下面是印度和日本簽訂的雙邊貿易協定,按照規定,雙方應該減少或者免除貨物進出口關稅,海關徵稅不能自主了;而且按照最惠國待遇,如果某一方給了第三國特別的待遇,另一方自動享有,外交權也不完整了。

第44條更是要求雙方確保相關信息對對方透明,要知道海關數據可是一國的國家機密;甚至連國內法律也要根據條約做出相應的更改,立法權都做出了讓渡,真的是「喪權辱國」了。

這些條款都是雙邊貿易協定的通常條款,我們中國想跟日本簽,這不是一直沒有談下來麼!

中印邊界問題與印度對華政策 政治/軍事 鄧紅英 世界知京東¥ 79.76去購買?


從各種資料、報道來看,感覺印度自主權還是挺大的,包括了經濟主權。


一個半殖民地國家哪有經濟主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