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確實不能扔的話,那緊急換彈匣(會把彈匣自然釋放)和緊急換手槍(把打光子彈的步槍扔地上)豈不是沒法做了?還是說普通步兵不允許,但是一些特種部隊可以?

補充一下,扔掉步槍的這種操作我也知道肯定是要撿回來的,是在cod幽靈被殺之前那段撤退里看到幽靈的動作,有一個打光步槍子彈,扔在地上馬上掏出手槍的動作,所以來問一下。


單兵裝備裡面有一種東西叫「回收袋」,專門設計來回收雜物的,其實主要就是回收打空的彈匣…

剛好手邊有一個cos用的舊貨(捂臉)

一般掛在後腰,換彈時候,直接往裡面扔,並沒有比砸地上慢多少→_→

通常來說,步兵班組間的換彈間隔是會錯開配合的,需要換彈時都是在隊友掩護下,貓進掩體換,很少出現緊急到必須直接往地上摔彈匣的情況;如果真的這麼緊急的情況,換手槍也比換彈匣快…

當然,極端情況下,該扔扔該摔摔,畢竟保命才是第一位…

不扔彈匣,主要是因為你保不準,後勤是會給你送子彈還是送彈匣,受限於輸送壓力和封裝成本,在大規模後勤保障中,其實散裝子彈出現的時候,是比彈匣多得多的,所以保留隨身彈匣,還是很有必要的…

萬一子彈來了沒彈匣,這就尷尬了…當然,如果是那種「一人做事十人伺候」的壕氣精銳部隊就另說了…

更輕更快更硬的聚合物彈匣,價格也更感人

其次,彈匣是會磨損的,雖然現在合格的彈匣都還挺耐摔的,但是在連續使用後,抱彈口和壓彈簧經常會出現故障點,比如Pmag這一類的聚合物彈匣,出廠質量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因為是聚合物材料,使用次數多了以後,抱彈口會變薄,越來越容易破裂,如果還經常摔它…保不準什麼時候就故障了…

還有一些彈匣是天生有缺陷的,最出名的…M16/M4槍族,那個為了減重設計的USGI鋁彈匣…平時故障率就很感人了…

所以,有時間還是好好回收吧…不要為了耍帥,整那些花里花哨的動作( ???? ? ???? )

回收袋幾乎是阿兵哥人手一個的物件

—————————————————

時隔半年的更新(?˙ー˙?)

有人評論說:「回收袋這東西只是訓練用的,或者特戰部隊不用、常規軍才用」之類的……

這裡統一回復下,這東西確實是在特戰和特警里才比較普及,但是並不分訓練和戰區,基本都有用~~

更一波圖

阿富汗戰區的美帝特戰

同阿富汗戰區照,注意最右邊那位,腰上摺疊狀態的回收袋

emmm~~這個小隊,是12-15年部署在阿富汗戰區的marsoc 8231小隊,有一半已經~~

真?狗袋照(捂臉)

中俄反恐演練中的武警特戰,同樣也有使用

漢斯的ksk特戰,右邊腰間的回收袋已經打開

布基法納索人質事件

名場面∠( ? 」∠)_,從左到右的特戰隊員,分別來自法特、馬騷和Cag

加拿大金斯頓特警,同樣配有回收袋


彈匣其實可以扔,也可以不扔,看個人操作,緊急情況扔了就扔了,戰鬥結束後找軍械官領,戰場上彈匣丟了又不是啥大事...但是能不扔就盡量別扔,畢竟也挺麻煩的...

有些特種部隊講究不扔彈匣,是因為他們可能要持續進行短暫的接觸作戰,加上輕便的考慮,也不需要攜帶大量彈匣,所以攜帶了大量散裝彈藥,便於在戰鬥間隙向彈匣內補充,彈匣越扔越少當然會很不利,所以會避免這種問題的發生,比如tier1很多單位執行任務甚至只帶4個彈匣,你上來全扔了直接回家吧……

此外如美軍使用的usgi鋁衝壓彈匣容易變形,也不提倡摔彈匣,容易造成供彈故障,所以一些特種部隊換用了比較堅固的鋼製彈匣...

因為同樣的理由美國國內的民間玩家也不會摔彈匣,畢竟都是自己花錢買的,摔變形了心疼的是自己,戰術玩家會放進彈匣收集袋裡。

另外就是wargame玩家,他們的彈匣都是真金白銀買來的,摔壞了畢竟心疼的,也不像真的彈匣都是鐵皮無所謂,裡面還有波輪結構比較怕摔。

順帶一提,問題中說的「彈夾」,那玩意是往彈匣里塞子彈用的,不要混淆...既然不是戰鬥中使用的,所以也不涉及到扔不扔的問題。而早期栓動步槍直接用來把子彈塞槍里的彈夾,大部分直接扔就可以了。

而扔武器這個,戰鬥中丟失武器是會有的,但絕對不是好事,武器還是能別丟盡量別丟,當然你撿了敵人武器軍官也可能不會管,這樣會把槍勻給沒槍的人,比如炊事班啥的,凡事都有個具體情況...

手槍的話,你買的自己任性就扔,不怕走火就行,發的那種印著政府財產大字的你扔之前最好有點b數...

戰爭情況下因為情況比較多變,而且戰鬥部隊山高皇帝遠,不太在乎這些,因此尤其看古今中外戰爭照片,現代以來越是精銳部隊反而裝備沒那麼統一,甚至制服都沒那麼整齊劃一...

而和平時期,那就大條了……


有些步槍有背帶挎在身上,不怕走火鬆手也無所謂。除非「辛巴威華子哥」那種緊急狀態,一般情況彈匣內子彈打差不多了就會找掩體苟一下換彈匣,以前有皮製(幾十年前,已過保密期)散彈盒/包,戰鬥中有各種規避動作,可以藉機壓子彈。

四五個彈匣或者十個八個彈匣看著很多,實際上很多戰術為了應對突發情況很少有打空再換的情況,如果沒了機械化還不帶散彈的搞不好要摳彈匣,那種刺激誰試誰知道。

現在機械化步兵的載具上有的是彈藥,擁有專業的壓彈設備,一個個移動彈藥庫武器比人多,低烈度戰爭只要人跑回來換個更粗的管子打回去就是了。

一把槍幾千塊,一個士兵的撫恤金幾百萬,和平時期管的嚴主要怕用於非法活動,國家的戰車再多也不可能及時趕到每個村斗現場。


彈匣屬於原理上看著簡單但是做好很難的部件。彈匣需要將30發錐形薄金屬殼體按一定順序排列儲存,同時一個高度壓緊的彈簧頂在裡面,抱彈口必須足夠結實。雙排交錯排列的子彈以壓力很大的圓錐面切線相接觸,互相擠壓同時還對彈匣側壁產生壓力造成輕微形變。當彈藥快速的被推出時,所有這些因素都是造成供彈不穩定的隱患。

要怎麼解決呢,可以增加引導機構約束子彈的推出路徑簡化受力,但是成本會增加。可以把彈匣做的更結實剛度更大,然後重量就上去了,不便攜行。潤滑劑就別想了,彈殼的外表面粗糙度也沒條件提,彈匣內表面可以下點功夫但也是要面臨成本問題。

美國人想過把彈匣做成消耗品,給AR-15配用鋁合金薄壁彈匣,重量很輕。10發20發容量彈匣做成便於堆放和抽取的直線型。然後就因為供彈不暢而被美軍吐槽,用之前要像鬼子的97手雷一樣敲一敲,30發彈匣的直彎直結構更是火上澆油。而且彈匣的實際成本也沒壓縮到可以用完就丟的地步。見此窘境,北約內部其他盟國在研製小口徑步槍時紛紛避開了這個大坑,鋼也好工程塑料也好,老老實實加成本加材料並採用光順弧線造型。

單兵武器的隨棄式供彈具美軍也不是沒用過,M1加蘭德的8發漏夾就很接近了。不同於同期其他步槍普遍採用的單排橋夾,加蘭德的漏夾隨子彈一起壓入彈倉,並在最後一發子彈射出後自動彈出。理論上,帶彈入倉的漏夾比壓完彈還要專門拔掉的橋夾要方便,但同時帶來了咬手風險和無法中途填彈的缺陷,最後還是和橋夾、彈倉一起被可拆卸的彈匣取代了。


要命還是要彈匣我選擇要命 √

首先是把彈匣到處亂扔沒機會再撿回來了的那種「隨便扔掉」。

先稍微補充一個概念。彈匣的主要問題是需要消耗大量材料,數倍於橋夾或者漏夾。在非動員體系下局部戰爭為主導的現代,戰鬥部隊圍繞著少量高質的概念建設,給士兵配發/補發大量彈匣不是什麼太大問題。但是全面戰爭下情況就有所不同了,有限的金屬產量需要用在更為關鍵的地方,加之廣泛徵召的新兵缺乏戰鬥素質,彈匣就變成了一個金貴玩意兒。

正因為如此,當年全面戰爭的時候大多數GI用的彈匣供彈的半自動步槍都只配發一個彈匣,然後主要使用橋夾供彈(G43,SVT...)。要是射手把這唯一一個彈匣給扔了,那這半自動步槍就變得連大栓都不如了 (?д?≡?д?)

不過現代戰爭普遍烈度不大,現代鋼鐵產量世界上大多數主要國家也都不缺,彈匣扔了也罷,補發就是了。所以說,打空的彈匣能回收就回收,真的有情況你丟掉了也就丟掉了,找後勤再拿幾個就是。

然後是把彈匣直接丟在地上的那種「隨便扔掉」。

美國人的費拉彈匣說實話有點捨不得丟,我也從來沒敢丟過,因為就是個鐵(鋁)皮盒子,抱彈口薄薄一層,掉下來砸中這個位置基本就肯定會出現供彈故障。當然反過來說,也因為薄,拿個老虎鉗就能掰回來,不過你得問問草叢裡的VC願不願意等你一會兒了 (*ˇωˇ*人)

PS 塑料彈匣相對來說更耐摔,但是要是摔壞了壞的會更徹底

但是斯拉夫猛男的彈匣就不一樣了,抱彈口疊了兩層鋼板,厚實的可以當鎚子用。隨便丟,丟壞了算我輸 (*′?`)~?

由於當年使命召喚玩的比較多,導致沉迷用新彈匣去懟釋放鈕的那種換彈方式,所以砸彈匣砸的比較多(包括靶場的水泥地),但是到現在也沒砸壞過一個彈匣。只能說不愧是斯拉夫猛男設計,綠皮但好用 d(d'?')

有圖有真相,費拉不堪米利堅,綠皮科技斯拉夫

PS 綠皮換彈法如視頻所示 (*ˇωˇ*人)

彈匣不要錢式換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