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機關炮的坦克設計其實仍然還有。與其說現在少不如說一直都很少。

但是如果過於絕對地說「坦克機關炮無用/冗餘論」就比較狹隘了。尤其是隨著現代坦克主炮口徑越來越大,和車載機槍之間的火力斷層越來越明顯,兩者已經更缺乏過渡和互補。

現代坦克可攜帶的大口徑主炮彈藥僅有40多發,為了簡化彈種還有性能取捨(尾穩脫穿對輕裝甲目標容易過穿透,多用途破甲彈的高爆和破片性能不理想)。在掩護射擊中的火力持續能力非常弱,不能長時間壓制大量面目標和敵人潛在陣地。缺乏空爆彈藥也使得對稜線目標的攻擊能力比較差。而且由於口徑威力過剩,對於支援射擊時的友軍誤傷以及附帶傷害威脅也非常明顯。就單純說射擊時的炮口暴風所形成的危險區,給在狹窄地形與步兵的近距離協同就產生了很大限制。

M256發射時在周圍50米的範圍內都要注意超壓和噪音傷害,500米內需要聽力保護。在炮口前方更是有直接被彈託和暴風殺傷的巨大危險

而在坦克上作為次要武器的機槍很難代替火炮的打擊和壓制任務。雖然備彈充足,但是常見的7.62mm坦克機槍僅能勉強達到1000米的有效射程,對掩體和裝甲的侵撤能力很低。部分坦克裝備的12.7mm機槍射程可達到1800米,但是穿深一般而且沒有破片殺傷半徑,毀傷和壓制能力仍然比較有限。

為了針對沙漠地形較遠的交戰距離,以及在巷戰中減少間接傷害,以色列坦克多外裝12.7mm同軸機槍作為加強和補充

機關炮在坦克上的有限使用,主要還是受空間取捨和技術的侷限。

坦克裝置機關炮的方案可以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作為主炮的同軸武器,比如AMX-30B裝備的M693 20mm機關炮

(AMX-30B的機關炮仰角實際上比很多人想像的大很多,最大可達+40°)

XM1艾布拉姆斯在早期設計中也有採用25mm的bushmaster作為同軸武器的方案

Strv-2000項目選擇了140mm巨炮作為主要武器,因此採用了一門40mm同軸機關炮作為作為補充。值得注意的是機關炮下面還有一挺7.62mm同軸機槍

同軸機關炮的優點是可以利用主炮的炮鏡、火控和穩定系統,對精度非常有利,並且武器和彈藥相對有炮塔作為保護;缺點則是炮身和彈藥佔用炮塔前方較多的內部空間,並且影響炮塔主裝甲的佈置。

AMX-30B的炮塔刨視圖,20mm的M693和500發待發彈佔用了炮塔前側和吊籃的很大空間

另一種情況則是以武器站或炮艙的形式,佈置於炮塔外側,比如題目標籤中MBT70裝備的RH202 20mm機關炮

MBT70上的RH202獨立於車長觀察塔,完全由車長遙控操作,並且可以在平時收縮入炮塔之中。在當時可謂比較先進的設計

烏克蘭的T-64E在炮塔尾部上方佈置了一門Gsh-23-2機關炮

捷克T-72M1-A的第一輛原型車,在炮塔尾艙兩側安裝兩門20mm的Oerikon KAA-001機關炮

改進型T-72M2「Moderna」上改為了單門30mm的2A42。此炮使用炮長鏡瞄準,不能獨立於炮塔水平轉動

外置機關炮的可以相對節省和優化利用炮塔內空間,無需顧慮拋殼和排煙問題,而且武器站形式的機關炮可以獨立於主炮瞄準。但是外露的炮身和彈藥缺乏保護,容易被破片和小口徑武器擊傷,也客觀加大了炮塔投影。在炮塔兩側佈置時,後坐產生的力矩也對炮塔的水平穩定產生影響。

在二戰後,各國機械化程度進一步普遍發展,前線的輕型裝甲車輛數量提高,加上雙路供彈等技術提高了機關炮的攻擊效率和目標多樣性,使得機關炮在地面戰鬥車輛上的運用更為廣泛。並且隨著攻擊和防護能力尚不成熟的早期軍用直升機出現,也使得機關炮成為一種很有吸引力的對抗手段。自然也就有了在坦克上的嘗試。但是在以高烈度戰爭威脅背景下的冷戰時期,預想中的武器裝備消耗率較高,武器平臺的定位突出和設計從簡有著更高的優先順序,盡量捨棄不必要的武器和系統集成整合。美國陸軍在MBT70和XM1項目中曾對機關炮有比較大的熱情,但是隨著中東戰爭中收集的戰鬥經驗,坦克車組對所有輪廓近似的敵方車輛,無論能辨別類型與否,都傾向於無差別使用主炮射擊,隨即陸軍便放棄了第三代坦克的機關炮方案。

但是對於後冷戰時代來說,局部衝突與非對稱戰爭成為常態,小規模低烈度戰爭對於火力限制和部隊的合成性有更高要求。而且由於先進反坦克武器的擴散,常規防護的步兵戰車對步兵的直接支援也暴露出不足。無人炮塔技術可以對機關炮的佈置提供明顯的便利,埋頭/無殼彈技術又可對機關炮的簡化和性能提升,數字化體系可以提供更準確的目標信息分享,所以機關炮在第四代坦克上的出現反而更有可能。

外界早期對阿瑪塔炮塔內部佈局的猜測,設想了無人炮塔布置機關炮的方案

首先你要了解主戰坦克都定位:

主戰坦克具有能對敵軍進行積極、正面攻擊能力的坦克,越野性能、火力、防禦實現最佳平衡。[1]它的火力和裝甲防護力,達到或超過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時又具有中型坦克越野性好的特點,是現代裝甲兵的基本裝備和地面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

簡單的說,就是在機動能力與可靠性滿足需求的前提下堆火力和裝甲的一種地面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任務是撕碎防線

然後再看一下小口徑機炮相對於主炮有什麼特點:射速快、俯仰優良,沒了——論威力、穿透力、火力、射程都比不上主炮——那麼它能幹的事而主炮幹不了的事就很有限了:對空射擊短時間內對軟目標面殺傷。而很不巧,這些優點和任務高機也可以勝任,而機炮又比機槍大、重不少。

到現在,隨著制導技術的一再發展,直升機對坦克的威脅距離已經越來越大,甚至發展到了10公里這個級別——機炮只能防2公里啊,壓根就夠不著,那就只剩對軟目標面殺傷的任務了,而這個任務高機與同軸機槍完成得也不差,並且更輕,佔用空間更小,那為什麼不把多出來的空間放到裝甲與主炮火力上呢?更強的裝甲提供更高的生存能力,更強的火力提供更高的突擊能力,機槍換機炮能提供什麼?幾乎0提升啊。


毛子在格羅茲尼的教訓可以說是相當深刻了,主戰坦克在巷戰中相當無力,毛子弄出了BMPT,中國也在遙控武器站上下了點心思


老話題了

那門主炮都已經擠滿炮塔空間了,40來枚炮彈到處塞,連腿襠都想塞幾發,實在是沒空間了。弄個12.7mm的重機就行了

中小口徑的機炮放哪?

炮塔內?機炮必然要求大仰角,空間喫的太狠……

炮塔外面?在遙控武器站成熟之前,還要駕駛員出塔操作?


因為高不成,低不就。

小口徑機炮不僅是一門炮,還有配套的火控系統、彈藥、供彈系統,這一套加起來就既昂貴,又佔地方了,坦克裏可是寸土寸金,頂置觀瞄一體無人武器戰是本世紀才普及的東西,而且除了我國奇葩的89式超輕型大口徑機槍,一般12.7、14.5毫米的重機槍,其威力和有效射程已經基本夠用了。用25毫米或更大口徑的機關炮,將大幅減少彈藥攜帶,導致車長不敢開炮,更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