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如今手机多摄化的现象,个人感觉好丑啊…今天想帮老妈挑一款手机,基本上都是四摄,1×4或者2×2布局,机身厚度8.5mm左右,手机外观不佳,看上去很笨重,或许多几个摄像头真能提高像素,可是我买的是手机又不是照相机,清晰度要求也没有很严格,而且提升手机像素只有增加摄像头这一个办法了吗?摄像头的数量又是否能够影响甚至是决定照片清晰度呢?


要看是什么摄像头,黑白,景深等一些是有凑数镜头的


手机摄像头多无非就是几种作用,第一是补充焦段,几个摄像头分别负责拍摄不同焦段的,然后是补充感测器太小的弊端增加感光面积,再就是黑白摄像头通过后期合成增加画面锐度和细节,最后是tof镜头来模拟相机镜头虚化,这样协同作业用更小的尺寸来达到接近相机的拍照效果,我认为堆摄像头还没有完事,应该还会出现5摄像头6摄像头大流行的一天。


手机的每个摄像头都有自己特殊的功能,例如超广角(拍照画幅更宽广)、长焦(拍的更远)、微距(排超近距离物体)等等,其中也不乏仅仅只有滤镜功能(即通过演算法也能轻易实现,实际上就是用来凑数)的镜头,例如某些黑白镜头等。

多个镜头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提升像素,更多的是用来应对不同的拍摄需求或者用于辅助提高照片的素质、弥补主摄缺陷以及功能缺失等,各自分工各有用途。

目前手机在性能上的发展在逐步延缓,那么自然要往其他方面动脑子,不仅仅是影像模组,现在手机的马达、扬声器、屏幕等等等等都成为了手机的重要竞争点,只不过在摄像头方面打得最狠罢了。也包括散热在内的各种升级都在提升手机重量和体积,这是目前发展的趋势,作为消费者和厂商其实都挺无奈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向往的东西,但是终究还是要向现实妥协。

但不得不说的是,现在手机的拍照能力确实丰富了很多人的生活,同时也方便了很多场景下的记录需求,就和集成nfc、红外线、tof等感测器进入手机一样,这些虽然会增加手机的体积和重量,可的确是有意义的。


受限于手机摄像头的体积,手机摄像开发决定在成像质量方面,以通过增加手机摄像头数量和提升摄像头像素的方式,再加上感测器的全新采样技术和优质演算法等技术,来实现手机摄像头画质提升。手机多摄像头技术的发展使手机拍照功能从单一转向多元:

1. 由机械化转向电子化,采用大尺寸CMOS感测器提升画质

2. 从单摄、双摄摄像头转向多摄像头布局

3. 从2D成像到3D感知交互跨越

4. 高倍率光学摄像头的应用和暗夜拍照模式的提升

5. 视频高清度的提升和防抖功能的增加

手机摄像头的组成结构有PCB板、DSP、感测器、固定器、镜头。影响手机拍照质量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方面构成。手机摄像头测试是检验摄像头质量好坏的方法之一,用弹片微针模组进行连接和导通,它能通过高达50A的额定电流,过流能力强大,连接稳定!在小pitch领域中,能应对的pitch值范围在0.15mm-0.4mm之间,给手机摄像头测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


主摄 广角 微距摄像头多功能也会多点

但太多也会有凑数嫌疑


整个手机行业可以说已经进入创意枯竭,技术瓶颈的年代,越来越同质化。

手机行业大多数是一年更新一代,相关的硬体也必须一年更新一代,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硬体参数的更新要比软体优化的感知来得要强烈。

大众化消费产品下的个性需求一般会被忽视的,除非达到一个群体。

竞争对手有的硬体参数,你做不出来,容易被嘲讽!

我也觉得现在的防爆盾,滚筒洗衣机,感叹号这些花里胡哨的排列方式巨丑,我的摄像头就是扫码用的,对于我来说单摄足够,双摄都感觉有点多。

对我还喜欢小屏。


三个摄像头够用了,四个或者以上的基本上是噱头


目前来看,手机不是摄像头越多越好,你看谷歌前几代的手机,都是单摄像头吊打多摄像头,只是说现在手机对尺寸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薄,所以只能手机摄像头的工艺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所以只能用多摄像头加演算法优化,


镜头其实三摄就很完美,最主要用的就广角和主摄,加上长焦就可以满足所有要求。微距用广角就能实现,主摄强也可以代替长焦。


并不是 有些手机的摄像头都是用来凑数增加卖点的 实际的效果还没一个双摄的拍出来的好


所有国产手机卖点全在摄像头,国产手机发展的主力也只有摄像头,一款手机出来,广告宣传都在摄像头拍照,厂商除了摄像头拍照,似乎没啥其他能博眼球的内容可说。而阉割的硬体,总是遮遮掩掩不说,比如快闪记忆体规格,屏幕材质,振动马达,防水,防抖…这些都关键都不说,只有摄像头像素和数量可以光明正大宣传。

然而用户买了之后一旦发现拍照效果不怎么好,就有粉丝出来说摄像头就是扫码用用,平时不太用。大几千手机只拿来扫码用用,为什么不用老人机?

这就很奇怪,用户如果不在乎摄像头,厂商为何主力宣传摄像头拍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