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身邊有個朋友,總的來說,我覺得她啥都比我會一點,我就很喜歡產生好想超過她的想法。看到她比我在哪方面的成績比我高了,心裡會非常不平衡,我知道這種想法最後只會危及自身。但是就是忍不住,覺得自己不應該比她差。很後悔自己以前浪費的時間,但是想做事卻又因為想到比我強而做不進去,請怎麼擺脫或轉換這種想法啊!!


這個跟人的三觀有關係,反正我就不注重這些,覺得食能過復衣能遮體,但是我對其他方便要求比較高,比如我喜歡跑步,鞋子要買專業的,因為是女生,護膚品要買好的,其他都可以無所謂。


想法很正常。

正面就是提升自己,反面就是拉低別人。道理很簡單,做起來很難。


我也有過這種狀況,我覺得應該大多數人都會這樣的。包括我之前在心裡忍不住去攀比的那位同學,有一次我們一起去辦公室拿同學們的作業回來,她竟然打開別人的作業本來看,我才發現我在和她攀比的時候,她其實也在和別人攀比。

我參加過一些前輩們的經驗分享交流會。有一位很優秀的前輩說她有一次參加一個選拔活動,台上有個人各方面比她表現好,她當時也產生了你說的這種情緒。下台之後,那個人如釋重負地說「天啊雖然平時練過好多遍,但剛才在台上還是超緊張的,特別怕出錯」,這個前輩一下子就釋然了。其實大家都在努力做得更好,努力在別人眼裡展現出最棒的一面。你所攀比的人,並不是輕輕鬆鬆就做到你眼裡的優秀,也和你一樣,花費了不少精力才達到現在的水平,而且看到別人比自己強時,也會為自己不夠優秀而著急。大家都是同樣的人,只不過由於天賦、付出和時運的關係,大家都在階段性領跑而已。你並不需要打消攀比的心,只是要意識到別人成就背後的付出,明確自己該做什麼。

我也曾經被別人這樣對待過,因為對方表現太明顯了被我感受到了。當時的感覺就是,她不該嫉妒我,因為我一直以來都比她努力多了,也許在她看起來我純粹是運氣好、得到一切都很輕鬆,但事實並不是她以為的那個樣子。如果能完完全全做到我做過的那些,很多人都可以走到我今天這一步,但別人並不肯這麼努力,這些人沒有嫉妒的資格。

所以,踏踏實實把該做的做好吧,你會有出成果的那一天。攀比是可以攀比的,這是上進心的體現。只是要把握好重心,你最後有多厲害,取決於你這些年來做了多少,只看結果而忽略過程會才會讓人心理失衡。

另外,看到別人比自己強的地方,不要氣餒。這個人只是恰好出現在你身邊而已。如果她出生在隔壁市,你也許一輩子沒機會認識她,但這世界上還是有一個某方面比你厲害的人存在。你看到她了,反而有機會去學習她做的好的地方,這是一種資源。幾年以後你們兩個就不會在一個地方了,那個時候希望你收穫的是在競爭心下獲得的進步,而不是幾年持續的氣餒。人要學會認輸,你不可能一輩子永遠領先周圍所有人的,需要偶爾有更強的人出現在你面前,你才有機會知道人可以做到更好。


每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特點和不一樣,如果去攀比,別人比你差你就會比較高興開心,如果一旦別人比你好,你就會否定自己,心裏面不舒服,和別人比其實是很難比較的,比如你體型顯瘦和一個體型健壯的人比力量,是沒有可比性的,類似的例子可以指出來,每個人都是不一樣,沒有可比性,奧巴馬50多歲退休,特朗普六七十歲才當總統,每個人的人生是不一樣的,沒有太多的可比性,要比就和自己比吧


正面,越比越高。

反面,再高也不是你自己。


正的方面:適當的攀比或正確的攀比可以激勵提升自己,比如:互相攀比學習成績,互相攀比工作業績等等吧;反的方面:過度的攀比或者錯誤的攀比會讓你無法自抑,會導致羨慕嫉妒恨或者虛榮裝B,比如:互相攀比誰更有錢、互相攀比誰更奢靡等等吧。


一種很大的愚蠢是"不在他自身的本質中去尋找幸福,而是在 別人看待他是什麼 中尋找幸福。"

攀比會讓人忽視自己的真實需求,大多數情況下別人需要的並不是適合自己的。

所以需要學會和自己的心靈溝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