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總結、感想還是分析,我好像不看別人的內容就寫不出來。當一件事結束要總結分享時,大家都有很多話要說,而我就好像沒經歷過這件事一樣,除了說流程,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麼


所謂的感想其實和寫作文一樣,區別只是作文題目已經把總結給你寫出來了,而感想需要自己去總結。

剩下的就是自己瞎編了,真就是瞎編……

想改變很容易,這不在知乎混么,多回答問題╮( ̄▽ ̄"")╭

下面每個噴你的,多少都是扣住某句話或者某個點,說明這個點有問題。下次改掉,或者改變描述手法,這樣就沒人噴了。

等你的回答能長篇大論,又沒人噴的時候就差不多畢業了╮( ̄▽ ̄"")╭

畢竟知乎人多,這麼大一群人給你當閱卷老師都找不出問題,你老師再屌也是一個人,不至於這麼屌吧(╯3╰)

如果是高端老師,那就去回答高端問題……

人都是練出來的,慢慢練唄


1、平時多看同類,多積累,看別人講總結時記別人講話,看邏輯結構、內容,現場看不到去視頻網上找很多。

2、自己拿一段稿子反覆改,像寫作文一樣,越改會越好。


謝邀

感想這種東西啊,就盡量往大了寫。但是不能假大空,不能像喊口號,但如果僅僅只是課堂發言的話,喊喊口號也無所謂,我就經常這麼干,當然口號要喊的高級一點。如果是寫作文的話,要結合事件,並且要有一定的深度。

比如我們老師講的一個故事:現在家裡面有幾條熱帶魚,生了一些小魚。結果熱帶魚把小魚都吃了。這就是事件。一般的人寫到這兒也就結束了。

但如果你在結尾處,加一句:去聯繫人類社會中父母,有很多父母並沒有盡到父母的責任,就像這個魚一樣。那麼你這篇文章就有深度了,你的感想也就出來了。

而要提高自己對這些的東西敏感度,發出感想,就要多讀名著,而不是網路小說,去揣摩裡面人物的心理狀態以及性格,看完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想法就大膽的說,不要管它多麼傻,說的多了,你就會發現自己不僅僅是感想這一方面,而是整一個語文能力都有了極大的提升和飛躍。

另外在語文課上面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也非常有幫助。

這就是我的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開宗明義,寫作是一個技能,是可以後天習得的。

我把你的問題稍微擴大了一點。把你所說的寫感想,擴展成了寫作。不過道理應該是一樣的。

其實我與你的情況很類似,就是看到一段話、一本書、一件事情過後,想要提煉一些觀點看法什麼的,很困難。我把這些歸為一項技能。這些技能又是在工作中很常用到的。怎麼辦呢,學啊練啊,慢慢的就能提高了。

再說這些事情是有套路的,去找一些相關的書來看,先生硬的模仿套路,做完了之後再復盤,看看自己這次做得怎麼樣,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多來幾次,自己就有一些感覺了。

當然,想要有東西輸出,就要先有輸入。多觀察,多閱讀,當然還要多寫,多說。

這些能力的培養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對自己有耐心。不要搞個三五天看不到結果,就放棄了。

你可以找個地方開個日更,寫個日記什麼的,應該都有幫助。


可能書讀的多了會好一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