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審題:是多數人的上限,而不是個別人的上限。就像一場馬拉松,我問的不是冠軍的成績有沒有上限,我問的是那些沒有偷懶放棄的人平均成績是多少?也就是【普通人對未來的合理預期】

——

家庭沒有助力,沒有任何背景,天賦和運氣都一般,但是一直努力上進兢兢業業的普通人,在不同行業or公司的職業上限在哪兒呢?

比如據我所知,在阿里的上限是P7,在公務員體系里的上限是處級。注意,這裡討論的是「一群草根群體的宿命」 ,是一群人最可能觸及的天花板,個別極端事件本身就涵蓋罕見機遇,不討論。


個人觀點:

普通人的上限,大概可以從時代背景、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和個人努力4個方面來考慮。

1、時代背景。以改革開放為例,40年來普通人的職業上限在不斷提高,同樣一個人,30年前可能只能在工廠里當一個普普通通的工人,現在可以自己創業當老闆,這是時代(國家)發展帶給普通人的整體格局的提升。

2、受教育程度。一般來說,普通人受教育程度越高,職業上限越高。真正利用好高等教育的普通人職業上限非常高,在體制內也可以有一定突破,但是會活的很累。

3、家庭背景。大部分普通家庭出身的人,其職業上限就是平均值。

4、個人努力程度。跟職業上限不成正比,不是越努力上限越高,但是大概會呈鐘形曲線,跟受教育程度關係相對較大。

所以,如果不考慮家庭背景,且天賦和運氣都一般,但是一直努力上進的普通人,其上限基本由時代背景所決定,他們的天花板,就是這個時代能給的平均值。


職業沒有上限,思維有,如果思維不能升維,格局不抬高,那可能普通人普通的工作就是上限。


不要急著給自己貼標籤,普通人是會遇到更多的困難,也更難取得進步,但是要時刻相信自己,萬一你就是那個萬中無一的命中注定要發達的人呢?


這要看你怎麼定義普通人,以及如何定義職業


馬雲,是普通人出身,劉強東也是普通人。

沒有碩士、博士頭銜,也沒有海龜的經歷,更沒有可以提供當富二代的老爹,但是他們都做到了社會頂層。

職業的上限是一個結果,是思維和行動產生的結果。

思維,在沒有產生結果前叫夢想,再加上切實可行的,能一步步邁進的行動,遇見問題不退縮積極尋找解決辦法的堅強的毅力。這樣的人往往不可限量。

所以,決定職業上限的是夢想,加上能為夢想堅定不移的去行動,不畏懼困難和挫折的行動力。


首先不要急於給自己貼標籤,因為很多時候你給你自己貼上標籤,那就意味著你會受到你給你自己貼的標籤里限制。

這是一種心理暗示。

因為你會覺得自己的上限只有這麼高去了,反正再努力也沒用。

從而喪失希望,導致不想奮鬥努力去了。

我覺得有時候希望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我建議可以先努力,等自己遇到自己上限的瓶頸之後,可以再想辦法尋求突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