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最近发生了什么让高晓松如此挨骂?


我没有骂! 且最近的事情我不认为是高晓松输了, 输的是网友。低俗,言语肮脏,空洞无能,只有骂这一招。

网友的这些表现,正好被松桑之前评论国人的观点击中。 你告诉我松桑输了?Christ


集体的跟风和仇富呗,正常。


村里自以为有本事的小伙子想跑到富裕的邻村盖间小房子长久的住下去,不料隔壁村子比较排外,或者说像他这样的人忒多了,得不到关注的小伙子跑了回来,被人问起隔壁村啥子情况,总归不能说自己混不下去跑回来的吧,那就挑著说捡好的说。

刚开始大家一股新鲜劲,听他说啥是啥,也好羡慕隔壁村的制度文化,有些人也跟著跑到邻村看看去,混的好的混不好的也不想打他的脸,前者低调著,后者不想自扇耳光。倒是冒出几个不识相的,喝点洋墨水的一顿贬隔壁村,尽挑坏的说,搞得原先村里的人呀将信将疑。

小伙子发现不对劲了,没啥人听他信他了,这可不得了。村里的米面粮油,各种农产品都没得要了,饿死事大呀。思来想去,小伙子终究还是有点本事的,想到以前死掉的老村长的一些斗争策略,大大的有用,至于老村长嘛,小伙子心里是不大认同死人的,不然何至于想跑到隔壁村造房子呢?既然没人愿意听自己讲隔壁村的事,那自己就好好拧巴拧巴村里的情况,角度越怪越好态度越恶劣越好,总得站在大多数村民一侧代替他们说话,情况一下子好起来了,米面粮油更多了,村民家里更是有啥送啥,村民的喉舌怎么能饿著渴著呢?

村里的总会冒出点年轻刺头,不大喜欢现在的风气,有人偷偷摸摸跟著这位「村民喉舌」,发现他白天来村里发言,晚上却是要回隔壁村住著的,这怎么行,这不是耍两面派嘛。年轻人不高兴了,再碰著家里人送东西总需要大吵一架,送礼的人少了点,份量也少了点。"村民的喉舌"不大在意,前呼后拥,不差这几个。村里面刺头选出了女代表拦住了喉舌,刺头虽少却是一户一个,自诩大多数喉舌的小伙子心里不高兴,面上却得带著笑。

为什么喉舌你在村子里高谈阔论,晚上却得回隔壁住著呢?喉舌沉住气,房子盖在隔壁自然晚上回去住。

女代表不大满意。那你算我们村的人还是算隔壁村的,房子一个人一套不准多,这是我们村的规定。喉舌说话开始有点结巴,这是他小时候的毛病,原因大家却是不知的,喉舌不断确定自己就是本村人,列举从小到大在村里的贡献成就,女代表打断了,表示没听说过;喉舌又不断列举村里对自己的影响,表示自己很感激,很荣幸生在村子里,女代表没有说话,等著他想不出什么赞美的词,再次询问关于房子的问题。

喉舌有点干,有点热,还有点恼火,忍不住了,承认自己就是在隔壁村有房子,列举隔壁村里的种种好处和一咩咩坏处,仿佛又变回最初那个口若悬河的小伙子,末了又列举了村里的种种好处以及一点点坏处,他觉得既捧了村子,大大满足一波虚荣心很够意思了,自己稍微踩一下隔壁村也能博得两边的好感。

女代表紧追不舍,那喉舌就是隔壁村的人了吧。喉舌实在说不下去了,大方承认了,觉得大大方方也能挽救一番,什么我虽然是隔壁村的,但我还爱著村子,什么米面粮油、农副产品很好吃呀,那边吃不到啊之类的。女代表很是平静,偷听的村民很是生气,喉舌很是尴尬,想著先躲一躲风头,先溜走了。

刺头们心满意足了,懒得去追究溜走的喉舌。被欺骗的村民心心念念这个曾经的喉舌,时时刻刻关注著喉舌的一举一动。你猜猜看我是谁?


不想相信而已,说事实的人不一定被喜欢


矮大紧的槽点在于在公众媒体面前表现出来的利己主义,喷子的的理由就是我想喷。


最重要的原因是骂他不被封、号 言,根本原因是上层不喜欢他。其它的都是表面,人都有黑点,现的多了,免不了被喷,有些能喷有些不能喷而已。


哈哈。一点不奇怪。批量制造方脑壳占领舆论阵地,谁脑壳圆就骂死谁,消灭谁。


没见过世面的嫉妒人家玩著玩著就名利双收了呗~


得罪人了呗,跟老梁一样,某一节点之后出的东西越来越烂俗,除了以前的东西偶尔翻出来看看,其它早已不关心。


为什么?因为人民群众不好忽悠了!


你没看过他吹印度的嘴脸吗


不太清楚,不过看了别人发的视频,感觉他好像有点问题。我以前看过他的书,感觉还不错。所以我保留意见,不随大流。谢谢。


与其说骂高晓松,不如说在骂有意无意的带路党罢了。近些年来,随著中国的高速发展与国外的扩大交流,被这帮带路党吹上天的外国发达国家的被越来越多的国民所了解。尤其这次新冠把这些发达国家的底裤扒了个干净。带路党的谎言破灭自然要被清算。如是而已。


根据观察,群众开骂都是在最近一拨话多的里面,扒拉一个最嘚瑟的,他想拔得头筹,你奈他何!


平心静气的说,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人,几杯酒一下肚,对历史一知半解就开始胡吹,高晓松也没喝酒,就开始胡吹,活该被骂。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