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列舉一下我認為的比較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漢末黃巾、唐末黃巢、李自成起義、太平天國。當然還有不少的農民起義,歡迎知友補充


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從此羣雄逐鹿的遊戲,在華夏大地不斷上演,秦嶺一白稱之為封建輪迴。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歷史上大小起義50次:

秦朝2次、漢朝3次、晉朝9次、隋朝2次、唐朝10次、宋朝9次、元朝1次、明朝4次、清朝7次。至於上不了檯面的小打小鬧,更不計其數。

再回到問題,關於起義的正義性真的很難去定性。《國語·魯語》已有牧民之說;《山坡羊·潼關懷古》更通透: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秦嶺一白好像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不敢再說下去了,上一組圖吧。

熱血青年韓信,被劉大腦袋洗腦成功後,每天起牀後都要喊幾句口號,比喝那XX藥酒得勁多了。

這麼霸氣的口號,必須得給個單張的特寫。

但是,當年有些愣頭青,事後知道害怕了。我甚至懷疑,若讓他們穿越回去,還會不會選擇再這樣玩一把。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絕大多數都會淪為陪練。過上百十年,雙方實力發生些許變化後,又會推倒重來一把。

元亨利貞

一個癡迷於秦嶺中華蜂的「瘋子」,總喜歡胡說點天道、歷史、人性......


在回答題主問題之前我想請題主認真思考一個細思恐極的問題——

在歷史的長河中,真正意義上成功了的農民起義有幾場?

按照我們對古代的認識,不扯別的,成功的概念就是做了皇帝封侯拜相對吧。

陳勝吳廣,算是農民起義的首領,可他們並沒有成功

在陳勝吳廣後是六國舊部起義,這些人都是徹頭徹尾的貴族階層,包括西楚的那些名人

劉邦呢?真心不好意思,劉邦是亭長,在秦代,亭長就是基層官吏,千萬別忽視古代官民的地位差異

再往後,東漢末年黃巾之亂,黃巾軍成功了嗎?當然也沒有。

最後坐了天下的是曹家

隋文帝楊堅,弘農楊氏出身(對中國古代氏族不瞭解的自行查詢資料),北周重臣

李淵,八柱國後代,貴族階層

說到這,熟悉隋唐演義的都應該知道瓦崗軍起義,瓦崗軍雖然在滅隋這件事上厥功甚偉

但是還是涼透了,內部分裂,兵敗潰散……

唐末黃巢,王仙芝起義……結局也不是很好,中國又陷入了內戰

然後……五代十國後坐江山的趙匡胤……

終於,一個人徹底成功了,不用猜,朱元璋。

但是朱元璋後還有個李自成,李自成作為農民起義軍首領,敗得無比慘烈……

好了,歷朝歷代,真正的農民起義或由商人,官員領導農民進行的起義(我只挑選了有代表性的)絕大多數都以慘烈的失敗告終,下面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先說為什麼這麼長的一個歷史時期裏只有朱元璋真正的起義成功,坐了江山。

我們不妨從兩個歷史時期去看,分別是——南北朝時期至唐初、唐末至北宋時期。

在第一個時期中,貴族,世家大族的影響力不可謂不巨大,軍事上來說有八柱國這樣能影響到唐朝的存在,政治上在全國各地存在的世家大族也影響著南北朝時期的國家走向和發展。

在這個時期,平民,奴隸和貴族之間的界限涇渭分明。其實不僅僅是這個時期,此前的時期也是這樣的。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並不影響農民幡然醒悟啊,陳勝吳廣什麼的可以說明問題啊

好了,再講一個細思恐極的事情。

東漢末年的黃巾軍、大澤鄉的陳勝吳廣,這兩個發生在魏晉南北朝以前的,極具代表性的農民起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利用宗教和迷信煽動起義者。

無論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還是「大楚興,陳勝王」中的哪一種,都是利用封建迷信煽動起義者的情緒的典型行為。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很簡單——愚昧。

原諒我用愚昧這個詞形容,但是事實上這就是現實——你餓了喫不飽飯,病了治不了病,餓殍遍地,民不聊生。在這種極端的情況下,就會發生起義,但是你去和這些底層人民講「我們要建打到舊朝代,建立新朝代」,「我們要高舉正義旗幟,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十個有九個會一臉木然的看著你,他理解不了,他不明白這些與他自己喫飽穿暖不餓死不凍死有什麼必然聯繫,子孫後代,建立王朝這種事離這些農民太遠。

所以在這個時期封建迷信成為了起義發起者最好用的手段。

基於這一點,當一個起義軍隊伍坐大以後,他們的發展前景就非常的可悲。

而貴族就不存在這種問題,他們策劃起義(叛亂或者謀反)都有比農民多得多的資源,包括兵力,錢糧,智囊。這是真真正正的贏在了起跑線上。

而貴族們在此基礎之上會牢牢控制住自己的資源——錢,土地,人才,兵力。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工具——書。有了書,就等於貴族和世家可以自行內部培養人才,固化階層。即便社會動亂成什麼樣子,等到創傷過去,開始恢復的時候,雖然不是同樣的貴族,可還是同一批貴族在活動。

這一點在南北朝到唐朝這個時間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李唐王朝的前輩是八柱國李虎,獨孤氏的女兒們都是王后,其餘的柱國後代也有一部分捲入隋末風雲,官場上,那些從南北朝時期活下來的百年世家,長期把持朝堂,五姓七望的子弟產生的官員佔了半壁江山……

這是一個死循環,除非有一種情況能打破,就是我說的第二個歷史時期。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世家和貴族的衰微還得感謝唐朝前幾個皇帝的不懈努力。

這些皇帝沒有那麼高尚,他們只是不希望這些人影響大唐的國祚,但無形中解決了很多麻煩

但是給予世家大族,軍事政治貴族沉重打擊的,還是唐朝末年的藩鎮割據。

地方節度使連刺殺中央朝廷的大員這種事都做得出來,對盤亙在中國大地上的世家貴族要是手軟了才叫奇怪。

進入五代十國時期,所有唐代以前形成的體系徹底崩盤,這個真空期就給了很多人力爭上遊的機會。

而且北宋時期是中國科技的一次上升期,線裝書,活字印刷,紙張工藝的升級,讓書本流入更低的階層,並且沒有了貴族們的限制,民智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啟發。

關於兩宋時期的其他東西我不多說,在蒙古對中國的戰爭中,所有的體系再次被重新洗牌,舊勢力蕩然無存。

兩次徹底的重新洗牌讓朱元璋有了一個表演的舞臺。

各位看官看到這裡可能會覺得我廢話多,也有可能覺得我矯情,但是某種角度上看,朱元璋的成功代表的是平民真正意義上的一次勝利,因為他打破了此前的死循環,但朱元璋所代表的平民的真正的勝利,此前的歷史推手,卻運作了數百年。

然後我們回到農民起義是否正義的問題上。

我們都知道,但凡有活路誰也不會冒著掉腦袋的風險起義。

我為什麼上面費那麼多話去鋪墊,根本目的還是在這裡(裝個B?)

前面我們知道了,在朱元璋之前,唐末和元朝的洗牌之前,貴族階層是牢固的。

那麼想必大家都清楚土地兼併這個概念。

誰兼併了土地?答案就是貴族階層。

他們把農民變成附庸,甚至是奴隸。

這個東西是會動搖國本的。

唐初以府兵為主,府兵的基礎就是富農,富農的基礎就是大量的土地,土地兼併後會發生什麼,哼哼。

但是貴族階層畢竟是少數階層,多數階層肯定會憤怒,不滿——老子們辛辛苦苦耕種,結果還要被剝削,土地為什麼不能是窮人的,而最後都會變為富人的?

那麼有人會拍腦袋了,我們不許買賣婦女兒童,天下土地都變成「王田」不就得了。

醒醒,王莽的前車之鑒沒看到嗎?

究其原因,還是某些階層的利益碰不得。

這個時候題主還不明白的話,我會很傷心的……

所以,朱元璋以前的農民起義都以失敗告終的原因就呼之欲出了——不可能成功,甚至會成為貴族世家這些階層改朝換代的犧牲品,作為炮灰去消耗舊王朝。

對於農民們自己,他們只是想要喫得飽穿得暖,不想被欺負,不想被壓迫,只不過人權,法制,平等這些概念都是現代才產生的,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這些而已。所以主觀的來看,農民起義絕大多數都是正確的。

說了這麼多,甚至還有些跑題,但是我希望題主記住這句話——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其實本來想說新中國也算是農民起義的成功案例並且發展到現在已經非常優秀了,但想一想還是不提了)


為什麼要用正義這個詞去評價呢?正義這個詞本身就有強烈的主觀成分的概念。既然是個主觀的概念,那麼怎麼說都說的通,怎麼說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且非常的屁股決定腦袋,因為每個時代以及每個階層對於正義的理解不一樣,也沒有一個絕對的硬性的定義來說明這個問題,皇帝眼中的正義肯定個官僚眼中的不同,也不會和各行各業百姓眼中的正義相等。

就拿黃巢舉個栗子,在皇帝和官僚眼中黃巢犯上作亂肯定不是正義的,在黃巢的隊伍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跟著大哥混有人肉喫,當然是正義的。而在被黃巢喫的各種人的眼中黃巢會是正義的嗎?再說後人評價,在後來的朱元璋眼中比較複雜,可以說既正義又不正義,因為經歷類似,但成敗有別。而在諸如李自成,洪秀全眼中又是正義的了。義務教育的歷史課本中是正義的,因為它給與了封建而腐朽的唐王朝沉重的一擊,加速了腐敗唐王朝的滅亡。而在某些民族主義歷史研究者的眼中又不正義了,因為它殺戮太重,導致北方少民崛起佔領了大量原屬於漢人的領土。以及它斷送了唐朝中興的可能是地方軍閥勢力日益強大,最終導致五代十國的戰亂,並間接的塑造了一個弱宋。

所以,正義不正義完全是屁股決定腦袋的東西,怎麼說都有道理。


其實所謂正義性都是暫時相對的,建立在前朝腐敗沒落的一面,一旦起義成功,或者有些起色,過去農民起家的起義者迅速轉變為新的地主階級,在封建社會中,農民最大的願望是有土地,一旦起義有些起色,受農民侷限性影響(農民文化程度較低),開始不思進取,享受此時勝利果實,但是也有高深遠見的領導者會思考如何鞏固政權,招賢納士,擴充自己文官勢力,所以中國歷史上從農民起義成功轉性只有兩位,劉邦和朱元璋。以太平天國運動為例,從宗教本質而言,赤裸裸地邪教組織(上帝二兒子自居,號稱天王,88個嬪妃,楊秀清以代上帝之言下凡,斬除清妖的口號,嚴重違反基督教教義)對於老百姓而言,他們的打土豪分田地主張確實很吸引人,表面上看充滿正義性,但是作為統治者而言,真正打土豪分田地,還不收稅,他們這個機構就沒有經濟來源,於是在天朝田畝制度真正實施中,實行口糧保留,其餘上交「聖庫」,田地不能私自買賣等措施,這些事實上進一步壓榨農民財富,斷絕商業發展,試圖建立一種本質為原始社會的模式,嚴重阻礙歷史進步。

中國史書上,每一次,人相食,背後都是無數喫喫觀音土,易子而食的人間地獄。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可以說是底層人最直接的口號。和一個快餓死的人談正義,你在開玩笑。


背景定在唐末/明末/清朝/1942,大饑荒爆發了,官老爺們屯糧不發,奸商趁機盤剝,賑災物資遲遲不下,即使有也不太充裕要用各種名目「交換」。

你雖然不是地主,但是你很幸運,還在之前囤積了一點點。你身邊的人同樣飢腸轆轆。你開始逃荒,但是身邊的人不斷減少。

到了一個村子,快要餓死的人在喫屍體,還有的根本不動,你問他什麼他不回答你,為了省著力氣多活一會。

九死一生以後,你到了另一個地方。這裡卻驅逐你,說「只有在災區你纔算難民」。

終於,看見了發糧食的。他要求你們用所有東西換一口吃的。在喫完以後,有些人給老爺三跪九叩叫爺爺,也得不到更多了,只能少活動減少能量消耗,喫觀音土,等著餓死晚一點來臨,盼望著「奇蹟」。當然你也可以把自己賣給奴隸主任由其發配。

活該!沒力氣了等著餓死,你有力氣時候幹什麼去了?!

這個時候你覺得活得連狗都不如,還要活著嗎?不能有尊嚴的活著,就應該有尊嚴的鬥爭,甚至有尊嚴的死去——若為自遊故,萬事皆可拋——等著時間和洗劫者消耗你積蓄的糧食,不如拿這些著急洗劫者,清算地主和官老爺,攻克縣城。趁著有力氣沒餓死,讓餓死那天不會來臨,這纔是求生上策。

殘忍?你要餓死時候他們不給你喫的還勒索你,這就不殘忍了?那些同樣不幸又不爭的,確實是活該了,被起義軍幹掉還是被飢餓幹掉。

什麼?會戰死?戰死餓死哪個光榮?一個有尊嚴像個人,一個沒尊嚴不如狗。再說萬一沒死,你就可能當幾天皇帝,死了,也能名垂青史,成為「勞動人民反抗」的一員在追求自遊的路上犧牲。贏了能創造秩序,輸了也能攪亂秩序,這把賭得太值了!反正趕上那個時候,那條命是註定要沒的。黃巢(大齊皇帝)、張士誠(周、吳皇帝)、王斌(極樂國皇帝)、張獻忠(大西皇帝)都是這樣的,把「皇帝」這個詞用濫,拉下神壇。朱重八那樣成功了也好,沒有成功也可以掀起一場風暴載入史冊。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與其平平淡淡餓死成為一個數字,掀起風暴死了也值得。


大部分農民起義的動機,應該是正義的。因為農民或者說社會底層他們的要求很簡單,能活下去就好,如果不是王朝的制度出了問題,導致他們無法用合法的渠道解決他們的問題,他們不會鋌而走險,越是弱小、以卵擊石的農民起義越是如此,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起義失敗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失敗後面臨的就是被殺甚至被誅族,但凡能活下去誰會拿自己的命和全族的命去賭?就算他敢賭,不想被他連累的族親們為了自保也會去告發他們。

所以農民起義的發生一般伴隨著大範圍的災荒,或者是社會矛盾積攢到一定程度。

當然以上說的是農民起義的動機。

但當他們起義之後,就無法保證了,因為隨著自己有了隊伍,有了組織,很快新的矛盾又出現了,比如怎麼保證補給?而出身農民階層的他們又不懂統治智慧,不懂管理,可能有幾個落第秀才投入起義軍,但普遍比缺少治世之才,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所以遇到這種問題,就可能會做出打家劫舍的事情來,直到起義軍發展到一定規模,能夠真正的與朝廷抗衡,真正的經略管理人才投入隊伍之後,才能緩解。

農民起義大多是以失敗告終,原因就在這裡,起先他們站在農民這邊,獲得了農民的響應,但發展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上述問題,導致他們自身的潰敗或者站在農民的對立面。

對於這樣的農民起義軍的暴行當然應該控訴。但網上很多人拿這些暴行來為激發起義軍的王朝開脫,這是不對的,起義軍正義也好,邪惡也好,他們起義的根本原因還是王朝的統治和制度出了問題。

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網上還有一種質疑農民起義的說法,就是宗教。

很多農民起義都有宗教色彩。比較有名的就是白蓮教,但我們無法否認的是,在古代,幾乎每一次農民起義都不可避免的綁定宗教,陳勝吳廣還魚肚取書,讓狐狸半夜叫「大楚興,陳勝王」,太平天國更是以上帝為天父,以基督為天兄。

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將農民起義定義為宗教行為。因為這些起義真正的矛盾是農民階級,與統治階級的矛盾,是農民在反對王朝的統治。是農民起義在利用宗教,而非是宗教在利用農民起義。之所以裹上宗教的外衣,是籠絡人心的必要手段。所以不要看到有些農民起義裡頭有宗教因素,就把他們說成是宗教作亂。


我不願意用正義不正義來討論一個歷史問題或歷史人物,我在討論的時候所有的人物都是中性的,即使嶽飛和秦檜。當然我在個人情感上有好惡,在本質判斷上有傾向,這誰都難免。具體對於農民起義,如果你用舊制度的立場看,一般都是非正義的,你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以冷峻的歷史的立場去分析農民起義這種中性的歷史問題是最合適的。農民喫不飽飯或者天下騷動,甚至血仇衝突或民族矛盾都可能揭竿而起,他是不會理解什麼起義,或是弔民伐罪,或是農民暴動,或是造反,或是叛亂,或是投機分子,或是裡通外國,或是漢奸行為,或是分裂祖國,他沒有義務去理解,就這麼回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