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面即全面,負面即片面。

例句:小時候我對人性的看法是比較全面的,後來就越來越片面了。

相關的還有「大部分/大多數還是好的」。

例句:「這鍋湯我不喝了,剛才掉進了一塊兒屎,太噁心了。」「你這樣就太片面了,這湯大部分還是好的。」

2. 「建議」

這種建議我提出來你就必須接受,你不接受我就跟你翻臉,然後我惡人先告狀:

「我就是提個建議,你至於跟我鬧成這樣嗎?」

「你這人怎麼這麼頑固,聽不進別人一點兒建議。」

「我提個建議怎麼了,合著我什麼話都不能說了?」

3. 動態修改定義

比如我打了你一巴掌。你問我:「你為什麼打我?」我說:「我這不是在打你。」或者再加一句「我這是對你好。

我之所以說不是在打你,不是因為這套動作不符合「打」的定義,而是因為這麼說不好聽

再比如我又要打你一巴掌,但你這次反應過來,把我的手攔住了。我說:「你竟然打我!」

同樣,我之所以說你打我,不是因為你的動作符合「打」的定義,而是因為我這樣可以給自己加苦情戲,為接下來的對話索要更多籌碼

4. 「心理陰暗」

我在用某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剝削著你的利益。我這麼做是沒問題的,但你要明說出來,你就是「心理陰暗」。

比如我明明是為你好,你卻老說我是在打你,還講一些亂七八糟的,說我否認打你是因為什麼「這麼說不好聽」。你這人就是心理太陰暗了。


你不能證明上帝不存在,所以上帝存在……

其實不太容易讓我信服,但是你說全世界信的人多不多?


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他們也知道他們在說謊,他們知道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我們也知道他們知道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但是他們依然在說謊。


你行你上。

但它存在一個很大的邏輯漏洞

「你行你上」的邏輯有一個隱含前提,那就是:

你必須做的比他好,纔有資格評論他。

對於這種奇妙的邏輯,最好的反駁就是:

我買了個冰箱,然後在網上評論它,我還要自己學會製冷嗎?

魯迅先生也對這種奇妙的邏輯發表過意見:「譬如廚子做菜,有人評價他壞,他固不應該廚刀鐵釜交給批評者,說到:你來做碗好的來看。

把「你行你上」運用到偶像身上,那就是:「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嗎?」然而,評價一個人的時候,並不需要比他更努力。

「你行你上」的問題反應了一個社會問題。孔子說:「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大意是要將一個人的品德和言論分開來看。

但對於那些說「你行你上」的人,他們關心的不是言論有沒有道理,他們關心的是說話的人有沒有能力,假如說話的人是弱者,即使他說得對,一句「你行你上」也可以讓弱者啞口無言。

現實中,相信專家確實可以提升決策的準確性,但這並不是剝奪弱者話語權的理由。


說你了嗎?關你什麼事?(難道不是我的事我就不應該或不能管嗎)

說別人之前先管好自己。

你算老幾?

其實可以想想,平時我們說話時常用的句子邏輯不通的多了去了,但是基本沒人反駁,這就是已經習慣了這種強盜邏輯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