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提倡勤儉節約的幾年來,公民的履行程度似乎並沒有達標。虛偽奢靡之風有增無減,這在大學生群體中更為明顯,學生從小被灌輸的一些良好價值觀似乎很容易動搖和變質。


什麼時候有淳樸節儉之氣?幾千年來都是缺乏之民族,就算所謂的節儉也是被逼無奈。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問題,生產力提升了生產關係不改變就是阻礙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生產力在不斷提升,社會消費跟不上同樣是在限制生產力的發展,負債借貸消費就是對社會的發展預期比較看好提前消費。不明白社會合作生產之間的關係,用封建社會生產力代表的道德來評價資本主義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在犯唯心主義的錯誤。


我覺得這個和中國經濟興起,網路消費文化泛濫有關係。日本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泡沫經濟也經歷過類似的事情,那時候消費主義猖獗,人很少省錢,社會上有一種氛圍就是賺了錢就要趁著年輕時候揮霍,等到老了很多曾經能享受的也享受不了了。我感覺中國這個時代也在經歷類似的事情,從各種消費節日的興起(比如雙十一,女生節,女神節),到各種網貸和無息貸的泛濫,而且這種消費平台往往都想方設法研究消費心理,消磨人們的意志力促使人們去消費,說實話在國內這種環境下,想去克制自己消費的慾望都難。而國內如今物價飛漲,年輕人生存壓力變大,網貸加上消費這種誘惑成為了年輕人發泄壓力的一個突破口,這也是消費主義泛濫的一個原因。不過能量是守恆的,錢也是守恆的,賺的錢不夠而每次大額消費都拿貸款來補,終究會陷入到消費陷阱。而不存錢,沒有緊急備用金在未來可能連看病都會成問題。過去八十年代消費主義猖獗的年輕人如今命運都很坎坷,而我們這一代消費主義者的命運又是什麼樣呢。


虛榮攀比這個你要從什麼角度看,好的方面就是拉動GDP。再說人類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就是不同的政治虛榮攀比,才會有步步登高,不然哪來的工業革命,你現在坐的汽車飛機,電腦都沒有,還是原始人,那都不虛榮攀比,因為根本沒有可比性。


現在都在鼓勵消費,最優選是理性消費。

虛榮攀比是個人的選擇。


簡言之

大家剛富起來,不知道咋地好了。

文化沒跟上財富的節奏。


窮養絕非好事~借消費貸收支惡循環另說


淳樸節儉是被逼無奈,飯都吃不飽,不省就得死。當下也有很多節儉的人,只是比例縮小了。

虛榮攀比之風是自古以來就存在,並且隨著勤儉之人比例縮小而逐漸變得明顯了。中學時候一老師跟我們講上世紀三年勒緊褲腰帶的時候,人們弄塊豬皮抹嘴上出門,對外說晚飯剛吃過豬肉。那時候我就知道了,人都是活在面子上的。


節儉是美德沒錯,但是這個社會是只敬衣冠不敬人,必要的支出還是要有的,這是好鋼用在刀刃上,並非浪費。關於學生攀比,是一直都有的,在大學生最為突出是因為孩子離開父母,就像放了繩子的哈士奇,那能不瘋玩么?現在啥好玩都要錢,沒錢好玩個屁!沒錢?借唄!找誰借?不就是那些宣傳的手機app么?

還是外面花里胡哨的東西太多,又沒人管,走歪路的都有,更別說借錢了,一句話社會的毒打和鍛煉太少了,爹媽保護的太好了。


任何時代都如此,不理智是人群的基本特徵。


你可以怪袁隆平,把他們餵飽了


人受環境影響,大環境浮躁,當然,也有人出淤泥而不染。


別人虛榮攀比是別人的事,你純樸節儉是你的事,就算改變不了別人做好你自己就好了


垃圾佬哭了嗷


幾千年的封建毒害,正常


這東西管他呢愛怎麼樣怎麼樣?

有錢就把握當前的快樂就行.

反正自己怎麼快樂就行不犯法都隨便


帶動經濟發展,豈不妙哉


窮的年代也會炫耀。


節儉是因為吃的不夠,要你們省著點,小心大手大腳的浪費完就等餓死吧。

奢靡是因為吃的太多了,要趕緊吃完,吃不完也會變質。

可是太多了,使勁吃也吃不完咋辦,只能先撿好的吃,然後每樣都嘗一口。

每樣吃一口,然後選最好吃的吃,跟都沒吃呢,就都變質扔了,選哪個?


你願意節儉你節儉唄,別人不願意節儉就不節儉唄,你還想立法把不節儉的人抓起來怎麼地,連他媽私德都算不上,至多是生活方式的區別,倡導倡導得了,又他媽不是養豬,吃什麼拉什麼都要管,瘋了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