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的遺憾該怎麼去釋懷


遺憾是什麼?是對自己不滿意,是悔恨,是本以為可以達成的目標沒有達成,是機會來臨時卻沒有抓住它。遺憾一旦造成,一般情況下無法彌補。

釋懷是什麼?是放下牽掛與不捨,一切已成過往,不再懊惱與後悔,坦然面對現實。不能釋懷就是繼續糾結於自己的過錯或疏忽,沉湎其中,不能自拔。

面對遺憾,該如何選擇呢?當然是釋懷。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世上沒有完美的人生,有遺憾纔是常態。心中的遺憾,它會成為前行路上的包袱,加重你的負擔與壓力,只有卸下這個包袱,你纔可以輕裝上陣,趕赴未來的人生。

道理很簡單,但對於完美主義者來說,他們很難接受。完美主義人格,往往是造成心理障礙的一個根源。

因此,面對人生中無法彌補的遺憾,有人釋懷,有人不能釋懷,但沒有人能教你怎樣去釋懷,包括心理醫生。


人為什麼會有遺憾?那些你覺得你應該做好的事情卻留下遺憾,其實是一種必然!那些你認為屬於自己的東西,其實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

因為人不是一開始就是強大的,不管是知識上,認知上,還是心理上,不是每件事都可以做的正確,留下遺憾是必然的。假如當時我知道魚不可以離開水,我就不會害死魚兒,假如當時我知道燒紅的鐵棒不可以碰,我就不會留下疤痕,假如當時我知道這個健身動作不對,我就不會造成腰椎盤突出。還有一些事情你明明知道是錯的,但你還是去做(這種遺憾是大多數人不能釋懷的),還是因為當時的你不夠強大,當時的你說服不了自己。你明明知道不好好學習就沒有更好的前途,但你還是在混日子,你明明知道吸煙喝酒已嚴重損害了自己的身體,但你還是去做,你明明知道這是個壞習慣,但你卻始終不願改……好好想一想這個問題,為什麼你知道對錯,你還是去做。這些都是因為當時的你不夠強大,你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不是嗎?你覺得失去了的東西,其實從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當時的你沒有能力留住,不是嗎?不用糾結如果時光倒流,我會做的更好,這只是現在較當時強大的自己可以做好而已(從強者的角度去看弱者所做的事,當然會覺得可笑,覺得遺憾)。如果時光倒流,其實我們依然什麼也抓不住。這不是你一個人的經歷,這是每個人的經歷。因為每個人需要這些經歷去成長。

對於每個人來說,留下遺憾是一種必然。但恰恰是這些遺憾在我們成長,變得更加強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人為什麼會一點點強大,是因為經歷過,遺憾過,所以才更懂得這世間的規律。過去的你雖然不強大,做出了許多讓現在的自己遺憾的事,但卻成就了現在的自己。所以別以為失去的最寶貴,才讓今天作廢!


已故的詩人張棗,曾經有一句詩,特別動聽——「只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梅花便落滿了南山。」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悔恨卻沒有這麼詩情畫意。每一個體會過,或正深陷於後悔中的人應該都清楚這種滋味,它讓人捶胸頓足、痛心疾首,更如鈍刀子割肉一般讓人生不如死,不得脫身。這一章節,我們來聊聊如何看待和接納我們人生中的悔恨,以及同悔恨一樣,人生中始終無法避免的一件事——失去。


要解決的問題有——


人生為什麼不可能無悔?


怎樣才能從悔恨中解脫?


人類的悲傷是怎麼一回事?


我們又如何接納生命中的失去?

你只能擁有不可能無悔的人生

有一句經典的電影臺詞是這麼說的:「人生若無悔,那該多無趣啊。」其實在現實情況中,人生不會讓你失望的,也不會讓你無趣的,因為我們人類不可能無悔。


為什麼呢?


這裡有一個心理學上的術語,叫作「後視偏差」。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事後諸葛亮」。


在日常生活中,事情發生之前我們往往不會想到這件事情會發生,然而事後我們看出了導致事件發生的力量,又認為它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說,我們往往在事情失敗後才解釋為什麼失敗,在箭射出以後才畫出靶心。所以我們自己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當時就覺得不對勁。」或者,「我一早就看出來了」。


然而,你並沒有當時就覺得不對勁,也沒有一早就看出來,要不然事情就不會發生,你只是自以為其實一早就發覺了真相。這個就是「後視偏差」。


比如,如果讓一些人預測一場足球比賽誰將獲勝,大家猜測 A 隊獲勝的概率很高,結果 B 隊獲勝了,事後讓大家回憶自己當初估計哪個隊獲勝,很多人認為自己當初就判斷 B 隊能獲勝。事件發生前後,人們的判斷不一致。


這種「早就知道」的後視偏差的屬性是我們人類的出廠設置,也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傾向性,這也就為我們日後不可避免的悔恨,奠定了宿命的基調。


那麼後視偏差又是怎樣造成人類的悔恨的呢?


有關後視偏差的實驗證明,一旦我們知道了結果,我們的思維便再也不能恢復到以前的狀態了。就像有些人在講課或者傳授知識時,常常錯誤地假定,他們清楚的事情,別人也會清楚。「都已經講得這麼明白了,還是不懂嗎?」因為這些傳授知識的人,全然忘記了,也回不去自己不知道這個知識時的狀態,他自然體會不到那些不瞭解這個知識的人接受起來的難度。


這在心理學上,又叫作「知識的詛咒」,當你知道某件事後,便很難在思維中模擬你不知道時的狀態。因此我們很容易責備自己的過去、愛過的人、參與過的事、下過的決心等,認為自己本應該能做得更好!我們忘記了來時的路,忘記初衷,甚至覺得之前都是錯的。這便是我們人類後悔的源泉。

其實無論怎麼選,都可能是錯的!

我們怎樣才能從後悔中解脫,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後悔。


我們要知道一件事,那便是無論怎麼選,都可能是錯的!


為什麼這麼說?


打個比方——


你要去另外一座城市參加一個重要會議。你有兩個選擇:開車或者乘火車。想像一下,你最好的朋友就住在兩座城市之間,你已經有一年沒有見過他了。因此,你覺得如果自己開車的話,去找朋友聚會也容易些,還可以在他那兒住上一晚。而且這樣想,你便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油費和過路費的開銷,於是你決定開車去。


然而,兩天後,你的朋友打電話跟你說要取消見面,因為你去的那幾天,他剛好要出差到別的地方。因此,你重新開始思考你的乘車計劃,此時你認為搭乘火車會更快速、更安全、更經濟。就這樣,你又決定乘坐火車去開會。


不幸的是,火車開到一半的時候就停了。因為前方有山體滑坡,火車被滯留在原地 3 個多小時。已經可以確定的是,你錯過了那個重要的會議。就在這個時候,你心中有個聲音說:我太蠢了!我就不應該乘火車,我應該像我當初想的那樣選擇自己開車!


在你繼續自責前,請想想以下問題——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重口味心理學:我們內心的小怪獸

姚堯

博集出版社

¥17.98 會員免費


有那麼一句話吧, 接受即釋懷。

對於任何無法改變的,都只能接受,

去想這個遺憾的細節,都看過想過,真切痛過,

真的從心裡接受了這件事,大概就釋懷了。


瞭解下什麼叫做「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