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那種沒見過世面的厭世感,而是和4、50歲的人一摸一樣的厭世感。


前提:我的厭世感是抑鬱症帶給我的,所以,以下的文字中,抑鬱症和厭世感會交織在一起。

我以為抑鬱症帶給我的是對生命無盡的思考,我生於世,又如何立於世?我清清白白地來,會不會清清白白地走?

但是,當我產生了厭世感,我發現,這世上的一切對我來說毫無意義,生命無意義,宇宙無意義,原子無意義。

這個時候,對待生命,對待自然,對待萬物,我以為我所持的態度是超脫的,我看透了一切,殊不知,我其實對外物的態度是冷漠,是自私,是那種情感被抽離後,對外物,對情緒的無法感知。

厭世感,重點在厭字,厭惡之意。當你產生厭世感之後能有什麼好處呢?你以為的超脫,你以為的看透,不過是對那一方小天地的膩煩。真正的超脫,真正的看開是對萬物心存感激,滿懷熱愛。


謝謝邀請。

我對世界是熱愛和厭倦感並存的,一句話概括的話,就是:我熱愛世界的瑰麗絢爛,可是又和我有什麼關係呢?

好處的話,因為慾望值比較低,降低了自己上當受騙、深陷傳銷、被借貸的風險,某種意義上算是保護了自己的財產安全……因為厭倦所以對社會關係也不熱衷,沒興趣扮演角色,反而顯得比較真誠,運氣好了還能交到幾個真心的朋友。看待問題的時候更加冷靜了,因為厭倦所以懶得浪費感情摻和進去嘛。因為厭世所以更加關注自身,方向對的話,有利於修身養性。

但是我還想補充一點,我認為這個厭世感和老人家的厭世感只是形似而已,年輕人還是多去看看世界吧,雖然它的瑰麗絢爛與你無關,但是看看的話沒準就會更加豁達。路還是要越走越寬的,厭世不代表一定要毀滅其中一方。


厭世是消極情緒思想。要去把厭世轉變為出離心,擁有了出離心,則不會沉浸在自己慾望中。不斷覺悟,從而真正解脫。

謝邀,知乎首答。

就我個人而言,厭世不等於想死,它更多是一種失望,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外界。

恰巧,想要不得到更多失望,那應該在一開始就不要抱有期望。

於是好處很明顯了,沒那麼多失望,沒那麼多瑣碎的小事讓你心力交瘁,人際關係也不會給你帶來那麼多煩惱。

你就是「你」,更少受到外界的影響,很大程度上獨立於社會羣體,對世界的思考也能更加清晰透徹。

言不達意,隨便看看就好。


好處就是 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怕了 沒什麼是留得住我的


最直觀的是什麼都不怕了

以前還很怕鬼,晚上關上燈的時候總是害怕哪個黑暗處會蹦出一個喫人惡鬼。但現在已經不怕了,有時還會想,碰到鬼也不錯,把我殺了喫了,那我就能離開這裡了。

當不能自己決定死亡的時候,就喜歡寄託在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希望它們能給我帶來死亡。


可能過早看清人生的真相世界的真相,過早擺脫幼稚


說真的沒有什麼太大的好處。中年人憤青一樣的噴這個世界,是因為失去和錯過的太多。年輕人如果受了影響,對將來是不利的。


說是厭世感 我覺得頓悟更好一點 讓人容易接受

人的一生 讀書 結婚 生老病死 無不遵循軌道而來 長時間重複某個階段 是人都會疲累 想要脫離這個軌道 從而產生厭世

出離是更好的以旁觀者來看這個世界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不妨以第三者(所謂的上帝視角)來看這世界

自殺者是因為看透了這世界的不堪,從而產生出離心 其中厭世感先起


抑鬱者算是厭世感的先者


輕度抑鬱多年

現在不輕度抑鬱了

中度了哈哈

十歲想跳樓

十二歲一個人半夜坐在地下室

十七歲拿著刀問自己這樣的廢物為什麼活著

今天 十八歲

在無數次生死糾結之後

突然不想去死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

開始對世界無感

怕光

怕聲

怕人

於是啊

在這個世界裡搭起了另一個世界

只有我

沒有別人的惡語

沒有殘忍的欺騙

沒有犀利的眼

因為厭世 所以活在了另一個世界

而那個世界在我意念中

我不用去迎合原本的世界了啊

你儘管諷刺儘管謾罵

如果那能讓你好受

我無所謂

沒有所求沒有過度的渴望

慢慢的 心變得寧靜

十八歲 有八十歲的祥和八十歲的寧靜

會在午後或清晨讀詩

會在夜裡彈琴

只有我

只相信我

會選擇偏遠的大學

會在寧靜的小鎮安家

會離開這裡

抱歉 我實在接收不到你的好意 雖然我明白你的善良

抱歉 我只喜歡一個人 你一個眼神都在打擾我

眼裡只有我自己了

又或者沒有我自己

但足以安靜 就好

也祝你好


有什麼好處?

年紀輕輕卻很喪,對生活失望沒有熱情,做什麼都沒有動力,想到以後還要活幾十年就覺得難過。

我沒有想來到這世間,父母卻將我帶來。在我記憶裏痛苦比開心多。曾經去超市兼職,那個上司過來視察,問我是否真的十幾歲,感覺一點也不活潑。

我的腦子還整天放空,飄忽不定,我感覺還挺好,不用時刻想著一些讓我煩惱的事情。

用八個字形容內心:心如枯木,一片荒蕪。有的人看起來健健康康的,其實心,已經死了。別人做什麼我都不想管,只要不涉及到我的底線,一切都不關我的事。

我覺得厭世的好處就是善良吧,還是會熱愛生活的,麻痹一下自己也挺好


*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產生厭世感並沒有好處,但是曾經厭世過最後走出來,才會有好處

首先是更加熱愛生命了,因為厭世者都是曾經對世界有過期許最後都落空了才會厭世,走出來後,你會想雖然生命有很多不如意,但是生命中的有些美好可以幫助你撐過這些不如意。而且因為曾經思考過,對於生命的熱愛會更加真摯與清醒

其次是更深地理解人性,知道世界的真相,很多厭世者都曾經有過對人性陰暗面的整體性絕望,走出來以後你會懂得順應這些人性的規律來更好地達成自己的目的

最後會對他人更加懷有悲憫之心,因為理解眾生皆苦,你也就不容易對他人懷有怨恨之心。也許你會想這有什麼好的,其實憎恨別人的人自己心裡也是很痛苦的,從憎恨他人的那一刻起他們的心就已經在地獄裡了(當然也是憎恨給人力量把自己所憎恨之人拉入地獄,我想《地獄少女》也是在表達這個意思)。而悲憫之心讓你不容易憎恨別人,自己能夠更容易放過自己

當然這些東西是不能通過言傳告訴別人的,很多道理講給別人聽,別人只會認為你在居高臨下地說教,只有自己經歷過才會理解


我覺得應該是不怕死吧


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失落與失望便會少一些


大概就是能以更客觀的角度看待人和事了。除此之外,大概就是另一種角度的樂觀?


不知道。我感受到的是喪,感覺自己價值感低,不喜歡生活,不喜歡活著,自找沒趣,自找煩惱。

你還覺得厭世很好嗎?這樣已經嚴重影響了生活好嗎?


內心比別人更成熟更冷靜更明事理


不會再做讓自己後悔的傻逼事兒


學到現在這個時候,我突然迷茫了

突然有一種動力和目標的感覺,就像順著繩子攀巖的時候,繩子突然斷裂,整個人往下墜落?的感覺,墜落的時候仍在好奇繩子為什麼會斷?

你說,人這一輩子到底在幹嘛?

出生—成家立業—死亡

好像每個人都是這樣,又好像每個人都不一樣。

這根繩子斷了,好否?

我不知道人存在的意義,我不知道我為什麼活著?

今天朋友說她室友因為考試患上抑鬱症,她說我倆和她室友不一樣,我們是健康的。

我想未必吧

那些看著健康的人真的健康嗎?

人真的很矛盾,矛盾得不行。

一面想生,一面向死。

開心的逛淘寶,手舞足蹈的聊天,享受每一口糖醋裡脊帶來的味蕾淪陷... 這一定是個開朗快樂的女孩子吧?可是誰知道笑容背後是冷漠,是無情,是事不關己,是暗自謀劃。

我的腦子不是我的腦子,是我們的腦子

我努力,我積極,我熱愛著這個世界

我冷血,我頹喪,我受夠了這個世界

我知道,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美好等著被發現,可是我累了,我不想動了,地球少了誰照樣轉動,不是我放棄了這個世界,而是這個世界不再需要我了。

無數次從邊緣被拉回來,又無數次爬向邊緣

大概有人又會發表云云

:要死就死好了...說那麼多..

:猶豫不決的一定不是真想死!

:真是矯情...故意想引起別人注意吧?

是啊,我不想,可是你們怎麼會知道呢。

令人可笑的是,我大概只是缺愛吧。

?


別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