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有較好的低功耗的手段來保養蓄電池


省階梯電價的差價?肯定沒意義。

充電時候:

交流轉直流效率80%左右

電池充電效率80%左右(還會隨著電池老化衰減)

放電時候:

電池放電效率95%左右(會隨著電池老化衰減)

直流電變換交流電80%

綜合計算後,超過50%的電力都損耗掉了,而且這是電池狀態好的時候,電池用1年以後效率肯定會進一步大幅下降。

這還沒算你投入的開關電源,逆變器,電池,電力控制器,等成本。你要實現居民供電,電池至少要扛得住220V 10A的負載吧。這對電池數量,逆變器,都有很高要求,建設下來價格可不低。

而且從宏觀上講,你這種行為本身是在進行純粹能源消耗,非常不環保。

別說你這個階梯電價了,就是太陽能發電,有人測算過,大約18-20年才能回本,可能超出了大部分電器的使用壽命,所以沒有直接經濟價值。不過好在這算是新能源技術,是發展方向。

從其他發達國家看,主流未來方案應該是新能源併網,你家的太陽能風能用不完可以併網賣電,用電時候從電網購電。不過這涉及到整個電網規劃,很多技術問題和利益問題,目前即時發達國家也鮮有做到的。

西方的確有一些地區出現了非常偶爾的負電價情況,不過是極其偶然的,沒有規律性的,因為發電公司不是笨蛋,雖然極其偶爾會因為不能停機造成損失,但是電廠不盈利早就倒閉了。也就是說電價總體成本是穩定的。

從科學發展觀講,目前多種發電形式互相彌補應該是主流。其中水電是最好的調節,可以在峯值負載時滿功率運轉,低負載時立刻關閉也沒關係。最終負電價情況會非常少見。

從電價調節的發展方向看,我認為歐美等部分國家試行的電力期貨市場應會逐漸成為主流,電價逐漸將成為自由市場,最終消滅負低價,波動最終趨向合理。

你要是想省電費,應該做的是把耗電的電器運轉集中安排在低電價時段。提高能源利用率

洗衣機,麵包機,電飯鍋,電飯煲,可以利用定時預約在指定時間工作。

比如最耗電的空調,要省電最好的辦法是做好房間密封和牆壁門窗的保溫層。

購買能耗等級更好的電器。


這個是戶用儲能市場存在的價值之一,賺峯谷電價差套利。

幾個關鍵點限制了目前市場還沒鋪開:1,電池價格還是偏高,初始投入大,投資回報期長2,峯谷電價差不穩定,政策波動風險較大3,電池壽命一般,導致度電成本還是偏高。

最近,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下降,這個市場已經開始進入上升期

--------------------------------------------------------------------------

修改一下回答,這幾天抽空計算了一下,按照目前的電池壽命/價格/提供轉化效率,每度電的轉化成本大概在0.2~0.4元左右。在不考慮初始投資的資本回報率的話,峯谷電價差需要在0.4元/kwh以上,才會有收益。家庭用電的峯谷價差達不到這個程度,工業用電更容易實現一些


就職於日本公司。

2013年開發了業務用蓄電系統,主要供應於便利店,出貨量不超過10臺。

2014年開始做家庭用鋰離子蓄電系統的新規開發。※某大型商社的ODM開發。

2015年開發完成,帶自動系統連繫實驗的生產線也完成,出貨50臺。

2016年開發完成第二代機型,出貨300臺。

2017年開發完成第三代機型,2018年出貨量大爆發,累計出貨量突破1.1萬臺!

從一個小的開發項目,迅速成長為公司的一個事業部。

起初我也不看好這個項目,花兩三百萬日元給房子裝一臺充電器,10年才能收回成本。雖然公益機構補助四五十萬日元(需要使用日本的物聯網協議,ECHONET Lite),反正自己是絕對不會買。

到現在真是顛覆了看法,也見識了日本大型商社的策劃/營銷/執行/數據收集處理融合等能力,他們的高薪不是白拿的。此後深刻反省作為開發者必須有「把不可能變為可能」的自身要求。

以下是我們產品的功能介紹,用了IoT和AI後,應用場景多了很多。去年曾多次被TV等媒體報道,網上可以搜到。

--------------------------------------------------------------

  • 日本電價隨時間而波動,它就在電價低的夜間充電,電價高的白天放電,賺取接替電價差;
  • 太陽能電池發的電可以存進去,晚上沒太陽也不用買電,多餘的還能賣給電力公司;
  • 停電後可以維持家庭一般用電 數小時至數天,至少照明和冰箱的供電沒問題;
  • 可以通過手機來控制(物聯網),監視和管理家庭的能源使用狀況,任意定製充放電計劃;
  • 所有蓄電池都接入電網和互聯網,通過我們公司的雲來維護和控制,成長的人工智慧演算法會根據天氣預報,歷史用電,地理信息等數據優化效率,最大化地幫你優化賣電;故障診斷和大數據收集/處理也在計劃中;
  • 使用通用的VPP協議,可以方便地分散和組化每家每戶的蓄電池,虛擬出一個個靈活的發電站。很容易就可以成立一家家電力公司,可以自由地調配和買賣電力,也可以最大化地提高發電機組和電網的效率,節省燃料,保護環境;
  • 最重要的,每臺享受政府或公益機構的幾十萬日元的補貼。

中國的階梯電價是怎樣的情況不太清楚,以前調查過是地域差價比時間差價明顯。這樣的話切入點就大不相同了。

不過隨著EMS的細分深化,信息化的發展,突破口會很快出現的。

對於投資者來說,看透這個Timing是很重要的。

---------------------------以下回答一部分問題---------------------

1,逆變器和電池的效率。

肯定存在轉換損失,但不能看到這個損失就下"沒有市場意義"的結論,怎樣找到市場的意義纔是應該做的。這個態度和思考習慣的轉變相信用不了多少年就可以普及全中國。

2,電池的壽命。

根據電池廠商的數據,結合我們的充放電規劃次數,估算10年後電池還有70%的充放電性能,所以電池是由電池廠商提供給終極客戶10年保證的(即使達不到10年壽命也是由電池廠商和保險公司負責賠付更換電池,我們沒有損失)。

每臺蓄電池都時刻檢測和蒐集大量的電池和逆變器,電網的數據,其中一部分提供給電池廠商做電池壽命的大數據分析。?電池的發展速度也在加快,所以不要看到曾經的電池壽命5年就停止思考。

3,盈利模式。

不能單獨把它看成是一臺蓄電池。作為大型商社佈局戰略的一環,是和房地產,能源輸送和配給,信息社會服務等緊密關聯的。依託大型商社,可以整合多種服務和資源,可以產出 1 + 1 〉2 的創新價值。

4,為什麼在日本有市場?

日本的自然災害比較多,停電的場景極少但不可避免;日本不適合蓋高樓,一戶建和離島比較多,適合發展家庭光伏和蓄電;日本鼓勵發展新能源,全家居電化也是一個趨勢;日本的EMS發展得很成熟,HEMS和家庭賣電都已經實現;日本的市場高度自由化,適應市場即可,不用過度依賴政策和政府關係,小公司也可以做大事(這條可以無視^^)。


我看好多都是想著電池存儲以後再逆變回來。好多電器實際上用不了這麼高的電壓的,完全可以就用電池輸出的直流電。這樣,就節約了一次轉換,控制了損失率。


說有意義的怕是個小學生吧,沒學過初中的物理知識?階梯電價最多也就30%的差額。逆變器轉來轉去就算效率最好來回也損耗了20%。還別說高轉換率的設備成本多高,電池多少成本,多少次壽命?衰減率佔比多少?別說賺了,連保本都完全不可能。這是腦子瓦塌掉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