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題問的是,是否有抹黑的成分,不是本身黑不黑,請部分人審題後作答。


評論區某位答主已經「道歉」,但是他說了我耍了一個「小手段」,不知道各位如何看待呢?

https://www.zhihu.com/answer/1009285938

在其他回答與他們的評論裏,我看到了許多令人震驚的言論,這些發言的人自身可能對切爾諾貝利本身——乃至對於輻射——都一無所知,就在這裡用著各種來源的小道消息與臆想,將其冠冕堂皇的作為歷史事實,出於各種目的,貶低一個可以說拯救了人類的偉大行動

事故前後,蘇聯共投入60萬人參與救援,其中多數為自願報名。這些平民英雄與災難毫無關係,甚至住在1000多公里外,卻依然冒著生命風險,義無反顧地奔向受災現場。

為了控制火勢,明知沒有防護設備,卻依舊衝上前線的消防員們在72小時內全部死亡。安託什金少將領銜的蘇聯飛行員們,冒著致死的核輻射,共飛行3000架次,投放6000噸硼砂滅火,任務結束後,個個皮膚潰爛,生不如死。塔拉克莫夫將軍帶領數千名士兵,用簡單的鉛皮作防護,一鏟一鏟地鏟走了剩餘的核廢料,所有人的壽命平均減少了10年。三名工程師志願潛入充滿輻射污水的反應堆,手動排空污水,避免東歐地下水遭核污染。那些「我們不上,難道讓人民上」的豪言壯語,那些「我和政委先上,共產黨員在後,其他同志在後面跟著」的肺腑之言,在《切爾諾貝利》中變成了一套又一套生硬的官話和無腦的口號。那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置生死與度外的軍人、工程師和普通百姓,被《切爾諾貝利》詆毀成被體制壓迫、被政府欺騙的可憐蟲、光著膀子的莽夫和飛機都開不好的蠢蛋。主創們振振有詞:「我們不關心英雄是誰,只想知道責任在誰。」還用問嗎,這意思不就是「蘇聯官僚主義害死人」嗎,不就是「社會主義邪惡、殘酷、專制」嗎?HBO不會告訴你:1986年8月的國際原子能會議上,面對蘇聯公佈詳細受災情況的請求,英、美、法等與蘇聯對立的西方陣營反而聯手幫助蘇聯掩蓋切爾諾貝利的消息!原因竟是為了避免本國的核電工程受到輿論的衝擊,保護本國的能源產業發展。更厲害的是,西方專家還幫蘇聯修改了演算法模型,降低潛在死亡人數,西方得以繼續矇騙本國百姓:核電十分安全,絕對都是小事!二十年後,西歐各國癌症死亡率明顯上升,與切爾諾貝利事故不無關係。西方卻把一切責任歸結到蘇聯身上,忘記了西方自身的核事故,忘記了那場會議上的遮遮掩掩、共謀幫兇。彷彿「專制」的社會主義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不就是欺負死掉的英勇百姓和滅亡的蘇聯不會說話嗎?

有些東西HBO不會寫:比如美國派出專家協助蘇聯隱瞞了事情的嚴重程度。比如調高了人體能接受的核輻射的計量。比如法國英國發布假的天氣預報雲圖,證明「自己國家沒有來自蘇聯的核物質被污染」欺騙自己的民眾。比如疏散開始於爆炸後30小時,從通知疏散到完成疏散只用了3個半小時。比如戈爾巴喬夫高層搞清楚比較真實的的情況是在爆炸後的第二天。比如派人去清理而不是機器是因為那種輻射強度下,機器的電路板會很快GG,然後機器會淪為一個散發著大量輻射的需要清理的大件垃圾,需要派更大的機器清理它,然後派去的更大的機器又GG,直到沒東西可以用。而人可以衝進去清理,在防護下可以堅持小几月。切爾諾貝利是1986年炸的,60年代的冷戰高峯期開始,美蘇兩國因為核威懾都做了大量的對民眾的核生化防禦宣傳。直到七八十年代核生化防禦宣傳都是美蘇兩國會對學生講的宣傳。即使在中國70年代早期,三防三打也是被廣泛宣傳的「那些受過中高等教育的數十萬紅軍、消防員、工人、技術人員當真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麼危險嗎?」令人諷刺的是同樣類似的事:在好萊塢《寡婦製造者K-19》裏,卻是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蹟

「是全體船員們的勇敢,以及船長對國家和對船員們的職責感最終挽救了K-19,避免了一場即將發生的核災難。」

在HBO這裡寫切爾諾貝利卻是:政府的隱瞞了危險,他們一無所知的送死。

先回答一下問題:蘇聯的欺上瞞下到底是什麼程度?當時蘇聯政府究竟是怎麼對外宣稱切爾諾貝利的?我們設定一個時間原點:1986年4月26日凌晨0123分,這是切爾諾貝利爆炸的時間。4月26日0500: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雷日科夫收到了時任能源部長馬約列次的報告:切爾諾貝利發生事故4月26日1100:成立應急臨時委員會,成員包括部長會議主席雷日科夫及其副手、能源總局局長鮑里斯·葉夫多基莫維奇·謝爾比納、庫爾恰托夫核能研究所第一副所長瓦列裏·阿列克謝耶維奇·列加索夫院士、葉夫根尼·帕夫洛維奇·韋利霍夫院士、烏共中央第一書記弗拉基米爾·瓦西里耶維奇·謝爾比茨基,以及蘇聯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伊戈爾·庫茲米奇·利加喬夫、維塔利·伊萬諾維奇·沃羅特尼科夫、維克託·米哈伊洛維奇·切布里科夫大將,還有2名政治局候補委員、3名蘇聯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書記、2名部長會議副主席、蘇聯科學院主席團主席與名譽主席,16個有關部委的部長與第一副部長等人。4月26日1600:臨時委員會在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鮑里斯·葉夫多基莫維奇·謝爾比納率領乘專機飛往基輔鮑里斯波爾國際機場。4月26日2000:臨時委員會到達切爾諾貝利,接管了現場領導權,開始指導反應堆清理任務,並開始根據26日的測量結果,做出了撤離普里皮亞季市全部市民的決定。從事故發生,到中央政府成立的臨時調查組到達切爾諾貝利並接管領導權,歷時18個小時37分鐘4月26日2200:謝爾比納電話彙報雷日科夫與蘇軍總參謀長謝爾蓋·阿赫羅梅耶夫元帥聯繫安排出兵救援。此後,蘇聯政府委員會一直在切爾諾貝利辦公,實行領導成員輪流值班制度,直至當年9月放射劑量穩定為止

4.26全天,蘇聯的氣象、水文、輻射和公共衛生監測部門迅速組成出動監測人員,在半徑1000km內展開輻射環境監測,出動直升機500餘架次收集空氣樣本檢測輻射劑量,為蘇聯政府委員會的大疏散決策提供了基礎數據。

4.26日就此結束,接下來的是4.27,這也是很關鍵的一天4.27日0600:這是事故發生的第30小時,蘇聯軍隊的核防護部隊2500人與400臺專業的車輛和直升機到達切爾諾貝利,化學兵司令皮卡洛夫上將(兵種司令)與工程兵司令塔拉科諾夫上將(兵種司令)到達現場,化學兵開始控制反應堆的鏈式反應並進行洗消作業,工程兵則開始清理廢墟,防止支離破碎的四號反應堆垮塌。4月27日1100:1000餘輛大巴與3列火車到達普里皮亞季,普里皮亞季開始實行撤離4月27日1500:普里皮亞季53000餘名居民撤離完畢,這是災難發生的第38個小時我覺得這份時間表到這裡已經說明瞭很多問題,打破了很多謠言了。從事故發生,政府知情,臨時委員會成立,進入現場接管領導權,專業部隊展開,撤離居民,38個小時。其實事情還沒完,因為後面的部分的時間已經不準確了,但是那一天幹了什麼還是具體知道的,下面也稍微列舉一下:4.28:開始撤離半徑10km內的全部居民,召開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討論救災問題。下面一個有意思的時間點,災難後的第68小時4月28日2100:蘇聯電視臺在新聞節目中向社會公佈了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消息。蘇聯所有廣播與電視臺均播放經典音樂向事故受害者默哀。4月29日成立以部長會議主席雷日科夫為首的蘇共政治局應急行動小組,全權負責切爾諾貝利救災工作,每天召開兩次會議匯總情況、作出決策。政府委員會決定全部撤離核電站30km半徑內全部居民,至5月6日全部撤離13.5萬名居民。

4月30日下午召開的烏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是否取消次日的五一節活動。科學家的報告稱基輔市的放射性水平仍然是正常的。會議決定次日基輔市的五一節慶祝活動從正常的4個小時縮短到2個小時。

我們跳過5月1號,談一談5月2號,為什麼呢?因為在很多地方,這一天——事故發生後的一個禮拜——是蘇聯軍隊開始救援的時間然而真實情況是什麼?5月2日,包括蘇聯化學兵 工程兵 航空兵等兵種在內的部隊已經奮戰了6天,用直升機運送了5000噸硼砂,徹底終止了反應堆的鏈式反應。整個切爾諾貝利的所有明火已經撲滅,現場指揮部開始部署解決堆芯熔融物下沉問題。半徑三十千米內的居民135000人已經全部撤離,白俄羅斯 烏克蘭和俄羅斯開始進行預防性體檢。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雷日科夫與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利加喬夫抵達切爾諾貝利。然後還有說蘇聯政府瞞報死亡人數的……誠然,4.28的新聞裏只說了死亡兩人,那是因為,到了4.28號,的確就死了兩個……瓦列裏·伊里奇·霍傑姆丘克和弗拉基米爾·尼古拉耶維奇·沙舍諾克,這兩位大哥被爆炸後垮塌的廢墟埋了……而31的死亡名單,那要到7月才能達到,我尋思著蘇聯電視臺再厲害,也報不出兩個半月後的死亡人數啊最後一個黑點是基輔五一大遊行,我也不說別的了,看這個回答的也都認識漢語,大家自己看看基輔在那裡吧……

基輔就不在污染區裏……

圖片右下角的單位是:

低於1居里/平方千米 1居里/平方千米到15居里/平方千米

15居里/平方千米到40居里/平方千米

基輔就按高的,1居里/平方千米算每平方米就是3000貝克勒爾,看起來有點大?我們來個對照,人體內含有175g鉀元素,天然鉀元素中有0.012%的K40,其活度是4400貝克勒爾,也就是說,人體內的放射性物質活度要比基輔最大的放射性污染物活度還要高33%,我怎麼沒被自己輻射死.jpg對了,別說這圖是毛子搞出來糊弄人的,原作為CIA資料,後由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圖書館贈予wikimedia,本圖片由上傳者從源文件翻譯而來

很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點贊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下蘇聯工程兵司令 上將 塔拉科諾夫在率隊登上切爾諾貝利屋頂前的講話:「同志們請稍息!大家都清楚自己的任務了。我和政委剛剛到屋頂上面去了一次,那裡也沒什麼了不起!一切就緒,每個人到上面就鏟兩下然後趕緊下來,記住防護要領!每組十人,不要超過40秒!還是我先上去,然後是政委、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其他同志在後面跟著,注意安全。假期和黑海的療養院已經為我們準備好了。為了蘇維埃祖國!」

作者:Andrew Lee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4386795/answer/70998167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江北煙雨人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4611407/answer/70750702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西方的抹黑一般不是造謠,造假,說謊話。

而是說得都是真的,有真憑實據。但是漏掉一些東西。

重要的是,漏掉了這些東西以後,人們就會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漏掉的東西包括但不限於:

  • 同時期甚至更晚一些時間其他國家對於核電站事故的處置(三里島,福島)
  • 其他核電站事故中西方政客,日本政客撒的謊
  • 同時期核電站的設計水平
  • 蘇聯政府採取的正確的行動(及時通報歐洲,動員國家機器的速度等)
  • 當時的通訊條件(年輕觀眾對沒有移動設備時代的通信效率有著巨大的誤解)
  • 蘇聯基層的高效(通知疏散到完成疏散只用了3個半小時。整個切爾諾貝利事故的處理都是,決策慢,但是行動快)
  • 基層共產黨員的英雄事蹟,蘇聯人民的英雄事蹟
  • 西方政客為了保護自己的核電站計劃,在切爾諾貝利事件中的造假行為


這個是個很細膩的操作了,細膩的就是我要用你的價值觀得出結論。

共產黨和舊勢力說共產,舊勢力覺得女人也是資產,所以共產共妻嘛。

大部分外國勢力都是這麼揣測紅色國家,法國想,我們用督戰隊,士兵也沒有蘇聯軍隊猛,所以蘇聯督戰隊肯定比法國更狠。

韓國想,我們人海戰術都拿不下志願軍的陣地,志願軍拿下美國陣地時候不是更是人海戰術。

因為他們只有統治者沒有領袖,統治者想的都是你給我沖,領袖想的是跟我沖。

《切爾諾貝利》就是拚命塑造貧民英雄,同時塑造高層的無作為,反向瘋狂輸出黑點。

就好比美國使勁報道最先進入汶川地震區的解放軍喫泥水泡麵加忍受不間斷強震,而四川省領導人不過就是天天打電話而已。就是要塑造領導幹部和基層的斷層感,但是實際是嗎?實際是喫泥水泡麵的部隊是最先進入地震區的空降軍的部隊,他們要開通道路,探明地形,沒時間給自己找清水,還要保證軍人體力,部隊的一連長和指導員是最先喫泥水泡麵的兩個人,隨後這隻部隊上下領導都喫過。

切爾諾貝利也一樣,救災部隊領導沖在下級前,政委沖在士兵前,黨員沖在非黨員前。美國是不敢寫這些的,美國伊拉克戰爭百分之四十的基層軍官死亡都可能是自己人射殺。

所以他們就按自己的意識形態寫了,按他們的方法不僅僅什麼汶川地震,SARS入侵,和98抗洪都可以拍成大黑點。


有。

這麼簡單的問題我是不明白有什麼好爭的。

毛子當時有沒有犯過渾,和米國現在在劇裏有沒有抹黑,這是兩個問題。

前者的答案是「是」,後者的答案也是「是」,二者並不存在互斥的關係。

有些人嘴上天天喊著要獨立思考不畏強權,結果米國爸爸拍個劇他都當史實來看,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


那你要問美國整體是不是黑蘇聯啊

我說,這是一部商業電視劇,現在人家製造電視劇大規模參考大數據以及編劇系統對於社會愛好的考慮的。

所以電視劇反映的是美國老百姓的愛好

「真實性」其實是「真實感」——人家是商業電視劇好麼?還是這麼製造出來的。

那當然整個過程要儘可能符合「主流論」啦,無論是官方宣傳還是陰謀論什麼的,每個都選大眾原來「聽過」的最多的,印象最接近的就可以了。

然後再在這些印象上添加「真實感」,這樣就能搞出一部「哇塞,紀錄片啊」感覺的電視劇來了。

這只是貼合愛好的,強化愛好的一種手段。

而且自從前兩年網飛搞了《紙牌屋》到了第三季以後,網飛和諸多利用大數據系統來看走向的製作公司和製作人以及編劇組織都被約談了。

畢竟人家的自由言論妨礙到言論自由了。

如果單純的一味用愛好來強化編劇內容,那麼聯邦當局不喜歡的東西也會出現的。

要是老百姓沒提意見就沒算事情,那聯邦的存在豈不是很沒有意義?

所以現在這類影片和電視劇被鉗制的非常死。

那些大公司的,直接聯邦下來人,軍方退休後安排人進去。對於那些製作人比較獨立的,那麼就靠行會的工會。

《切爾諾貝利》得了兩個工會獎,一個是國家資本主義資方工會集團(只是披著工會的殼子),也就是製片人工會獎。

當然這玩意兒沒有製片人多少插話的餘地(只是負責投票),更沒有工會(炒股的倒是很多)。

單純的聯邦國家資本主義集團而已,上家是國會這邊的美軍勢力(主要是美海和美空,美海多一些)。

然後還有一個是剪輯師工會獎。

當然和前面那個一樣,裡面既沒有剪輯師不過真的有工會,主要是暴力協調電影工業整體待遇的部門(直接利用政策把不必要的人的工業團隊和合作者全部幹掉——啊,《教父》裡面的邁克爾柯里昂就是這一系統的小弟的縮影。二戰的時候為了債券,美軍在黑幫的帶領下進去搞人的,黑幫當了帶路黨……當然黑幫其實也是指揮官。總之你理解成這是當年美陸軍背景的「上海青幫」就可以啦,後來這些黑幫也經常有軍職,還有的當官了,畢竟是立功的)。

這樣就可以定點清除那些不利於言論自由的自由言論的人了(這套系統的雛形很早就有了,當年是美國陸軍的)。

當然啦,因為種種變故,國會要分一塊,白宮也要拆一塊。

後來工會獎就被拆給了白宮方面的勢力,軍方獲利主要是白宮可以直接指揮的海軍陸戰隊。

(所以電影和電視劇上,美國陸軍才顯得更加爹不親娘不愛的)

導演工會獎是美國zx管的(這個部門明面上很少出現,只是幾個辦公室而已,然而預算超TM高的——國會那邊是美國zx居多,白宮這邊是心理顧問比較多)

哦,心理顧問團就是宣傳部的意思,但是美國人覺得用蘇聯辭彙不利於區分自己的自由國度,所以改成了心理。

這兩個部門僅次於白宮全體和國會全體,其它大部份系統是歸這兩個辦公室管的。

這三個獎很重要,但是也不會特別高調。

也就是:導演工會獎/製片人工會獎/剪輯師工會獎。

一個片子會出現兩個獎的話……(如果得了名義上最大獎的話,比如說艾美或者奧斯卡什麼的,這裡電視劇和電影不分家)。

那麼兩個獎得了,一個獎沒得,那就等於沒得的這個獎,你自己掂量一下——當然,得了大獎,你的工作乾的是好的。

我不給你導演獎一方面是通知你需要繼續努力,另一方面是給製片工會獎和剪輯師工會獎的利益相關方發好處,明確這個導演已經是自己人了,白宮和國會都同意啦。

針對導演僑韓瑞克的唄。

你們看看瑞克的履歷就知道啦,要你是白宮或者國會,你也要掐他一下的,畢竟是快速強大起來的導演。

他孃的還是個瑞典人。

這樣的人放著他搞自由言論,那還有言論自由嗎?

投名狀趕緊交一個,否則以後沒得人和你合作了。也提醒你以後要繼續好好乾,不然的話這兩邊一撤,你所有的事業都得泡湯。

當然要是隻有一個獎麼……那往往導演會被拉過去「談談」。

所以《切爾諾貝利》本來就是美國的,得了大獎的,被官方欽點的,而且還是這樣一個製作模式出來的——那就只有走這條路了啊,刀子都在脖子上了,你想妨礙言論自由麼?

自由不是胡說,皿煮不是亂編,你也樹大有家業了,你難道想向自由國度謝罪?

所以切爾諾貝利抹黑蘇聯很正常啊,不抹黑纔不正常。

這種敲打和提醒在幾乎每個稍微有點名氣,在美國做生意的外籍導演這兒都要搞一遍的,也算是完成了宣……哦不是,心理安全與健康工作。

怎麼的,美國老百姓還赤化了啊?搞怪也不能搞到赤化,自由言論不能違反言論自由,就好像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瞎編一樣。

所以在主流或官方欽定結論裡面選一個,超出這個範圍就是自由言論,自由言論自然是違反言論自由(非自由言論國家就是嚴刑峻法,強制讓老百姓不能講某些方面的話;言論自由的國家就是隻能講幾個方面的話,除非有人許可你講另外的話(當然有限定次數和場合),否則就算危害言論自由,或者說是國家安全)。

自由是美國的基礎,你不自由那你當然得滾啦,你在我家賺錢,豈有不符合我家家規的道理。

人家美國可是早就證明過自己軍方直接下來屠製片人和導演的,人家都做的這麼成功了,不可能連這麼點事情都拎不清的。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賺錢嘛,不磕磣。

畢竟是言論自由國家,人家槍還這麼大,能買個官爺系統的保護,跪著賺錢也是賺錢。

識時務者為俊傑,不磕磣,不磕磣。

官方任務,幫忙做一下就做一下嘛,戴著鐐銬跳舞也是藝術。

事情辦好了,黃金大大的有。

哦,上面那東西還真不是陰謀論,美國那個時期這方面的檔案已經公佈很多了……如果需要檔案編號的話,下回有空我把我軍的書翻一下給你們一份列表。

不過要結合美國的軍事論文網來看。

當然各位如果在境外是很難看的,因為查這些東西一旦到了「特定內容」,你的網路容易出現問題(而且以後很可能會經常有問題)

在美的人查起來方便。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個網站一旦你上過以後(特別是不止一次,或者查詢特定檔案),客戶端會被美國當局盯上的。

所以自己看看,發在中國社區裡面是沒事的,發在美國就等著FBI認定你是戀童癖或者別的什麼玩意吧(所以去美國旅遊的朋友別瞎搞啊,等下回不來咯,而且我們當局也不支持國人這麼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