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小时候家里买了黑白电视机,播放第一版西游记的时候,厂里的邻居楼上楼下都跑来一起看。那时候邻居关系很近很好。但后来随著下岗的出现,关系慢慢就淡了。到今天,你还知道你邻居叫什么名字吗?去串门过吗?

这不是一个地方发生的情况,而是在全国范围,十几亿人身上都发生的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觉得这个问题放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去分析都可以出一本书了。)


冷漠的邻里关系才是最好的关系。这就是《道德经》里说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很多人幻想的人情味十足的邻里关系,其实是需要付出沉重代价的。比如你明明心情不好的时候还得露出虚伪的笑容,比如没完没了的飞短流长,比如整天要记著谁给你家送了一盘饺子,谁借了你家的梯子,要防止自己在邻里关系中成为不受欢迎的,被排挤的人。

有人情味的邻里关系,其实就等于职场关系。如果邻里关系不冷漠,你就等于永远在上班。


现在还有多少人认识自己的邻居啊?

知道这一家有几口人?都做什么工作?收入状况如何?

除非已至耄耋,每天的生活就是扯家常里短,谈绯闻八卦,或者有位家人已至耄耋,而餐桌上的谈资仅限于小区里其他人的家长里短,绯闻八卦,那么我们的回答大概率是:「唔,知道一点,不过不是很清楚。」

有时,我们会怀念那个亲密的年代,里弄中的邻里关系和谐友善,邻居之间互相非常熟悉,交往舒适愉快,平时彼此打声招呼、拉拉家常、帮邻居烧饭、收衣服一点不见外,不奇怪。可是烧菜,收衣服,放在当下,那是多么的尴尬?进一次家门鞋套巴不得套三层,嘘寒问暖时笑容比电影还夸张,互相说的好话比给领导的还好听,出门后彼此挥手仿佛好友将千里相别,可惜在你关上门前,对面就已拐进三米内的自家门。

也难怪有人会批判这个社会为冷漠的社会,陌生人的社会,老人死在家中两个月后才被发现,小孩子在家中家长千叮咛万嘱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听说想它们想自己出去玩更是坚决反对……

可是,这份冷漠、疏远,就真的是该批判的吗?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邻里关系是一种地缘关系,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地缘关系的重要性是单调递减的。最早的部落制中,同一部族的人群是共生共存的紧密关联,随著封建制度的发展,部落渐渐衰落,氏族的血缘关系接管了地缘关系,往往一块区域中都是同一家族的人,现在仍旧存在的大量的类似于「张家村」、「李家庙」就是这类关系的典范。

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中,伴随著氏族关系的弱势化,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也渐渐脱绑,与之相对的,地缘关系又傍上了工缘关系。尤其是在分配工作分配房屋的时代尤其如此。

而现今,随著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房的繁荣,地缘关系渐渐地沦为了纯粹的「缘分」。以往的温暖邻里,只能说是一种「惯性」,在脱离了更深层次的关系需求,即共生关系,血缘,工缘关系的前提下,邻里的和谐关系的衰落是注定的。

若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邻里的衰落实际是城市-网路现代化关系网崛起的侧面描写。邓巴原理告诉我们,我们能保持亲密关系的人数至多是150人。在现代,这个数字能轻而易举的被满足,而在古代,这个数字甚至可能一生都无法达到;在现代,关系网是多元而多面的,同事,同学,读书小组,球友,游戏同好……

每一个圈子内的你都是一个全新的你,对应著你的每一个侧面,爱好,而在古代,地缘、血缘、工缘,所有关系圈都是重叠的,每一个人都熟悉全部的你。由此可见,邻里关系的衰落,必然寓示著其他兴趣圈子的崛起。所以,邻里的衰落不是社会冷漠,疏远的象征,反而是社会多元,有趣的体现。

邻里的崩塌,时代的必然。


邻居和同事一个样,最好的存在就是没存在感。

是父母不慈祥?是老婆不美丽?是孩子成绩太好了?还是基友不够多?活得要多么空虚才会想在邻居身上找温暖?

现在人消遣方式太多了,过去一下班,想找个人聊天都没,不和邻居说话多无聊,现在回家可以和朋友手机交流,方便的很。

怀念过去就是对现在生活的否定和不满,偶尔缅怀很正常,可是天天觉得还是过去好,那就是认知问题了。是不是该反思一下,如今的生活是不是哪里不对?因为大家都在往前走,你却想后退,是哪里和社会脱节了?


现在的社区,水、电都自动入户,信息和物流比起以前高度通畅。邻里之间,并没有以前那般需要互相照料。

。。怀念那种生活是因为你家各方面在当时都比较好吧,如果家里有本难念的经,在小地方的村里或者小区里总是迅速被传开,还添油加醋。

不喜欢太过亲密的邻里的关系,不喜欢年纪大的邻居像查户口般的盘问,邻居见面点个头问个好就已经很好,不喜欢过多接触,不过如果遇到突发事情互相之间问一下情况,大家也都很友好,并没有摆臭脸,很喜欢现在的生活方式,小区人又多又忙,不需要天天应付这些人际关系。现在生活丰富便利,不跟邻居打交道也可以过的很好啊


我碰到了。刚想买这处平房(是过去的公房)正在犹豫的时候,此地有人告诉我,大姐,你想买就下决心买吧,房子挺结实的。可要注意的是这儿有人欺生。我说我不怕,于是买了。开始装修的当天,隔壁邻居就拿著大盒尺进院量尺寸。当时我新来乍到,没理他,他一边量还一边小叨咕著。后来我得之,邻居说他们那边地方小,我这边地方大。我就跟他说,这原来是公房,与我们有啥关系?你一声不哼进我院量尺寸就是没礼貌的无理行为啊。再后来又因中间的隔断墙闹了两次矛盾。从此很不开心。

最让人不舒服的是这爷俩工作的配套,儿子在火化场上班,父亲在收放骨灰盒的地方上班。我感觉每天都在重重的阴气中生活,他们住著房还跟没人住似的死气沉沉。

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不说话就更堵的慌,我还不想搬走,邻居也是誓与此房共存亡。

所以我就主动说话,但还是不舒服,遇到这么个邻居挺烦的。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老家,一个单一姓的小自然村,在一个河湾里,位置封闭环河。邻居街坊全是有血缘关系的,路上见个小孩派派辈分说不定是你爷爷。在乡中学谈恋爱的中学生,可能会被家里打出屎来,原因不仅仅是早恋,还有可能是因为拐上了他姑姑……

至于邻里关系,还行吧。没利益相关的时候,熟人社会挺好的。

讲个故事,小时候我爸在乡里教书,工作需要,省吃俭用攒了一辆摩托。一次他出去办事,下大雨,摩托坏掉了,滑倒在路边沟里。天色很晚了,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半截地遇不见一个人影,可愁坏了他。他沿著路走了一会儿才遇到几个忙完农活的村民。交谈一番,说说哪个村哪户人,家里老人是谁,多多少少都沾亲带故的亲戚,虽然我爸是个辈分小的楞头年青。几个村民还是冒著雨帮著我爸把摩托从沟里拖出来,推到村子里。又招待一番,安置住下,借给我爸一身衣服。

我爸有事在身,第二天早早地告辞了,穿著借来的衣服,走著回来的。过了几天,空闲下来,把借来的衣服洗干净,买点礼物专程拜谢那个村子的几个村民,顺便把坏掉的摩托推回来。

那个时候摩托还是稀罕物,最常见的运输工具是人机木头架子车。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村里是这样的和谐,欲望还未升起。最大盗窃是小年青偷鸡摸狗,会被村里教训。

摩托就像现在的汽车吧。现在,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你敢把车交给几个陌生人看管吗?当然不可能了,朋友都要过铁的才能借车。


以前是没有条件冷漠才抱团取暖,现在好不容易有条件去追求自我和个人空间了,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