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多數網貸理財平台都出現了「降息」的舉措,引起投資者猜測。根據盈燦諮詢發布《P2P網貸行業月報》數據顯示,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持續下行,為10.38%,環比下降了58個基點,同比下降了379個基點。是什麼原因導致近期P2P平台出現降息潮?


有些平台是為了獲得更優質的資產而降息。但有些平台感覺就是跟風降息了,借款端的利率不一定就降了。

據了解,收益率低於12%的即為低息平台。數據顯示,低息平台佔比持續上升。綜合收益率介於8%-12%的平台佔比為41.15%,佔比環比上升了2.06個百分點;綜合收益率在8%以下的平台佔比為8.64%,佔比環比上升了1.15個百分點。

業內金融人士普遍認為,降息是金融行業內的大勢走向,與細分行業的發展無關。2016年,央行連續6次進項逆回購操作,另外,又通過「降准降息」穩定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使得貨幣市場環境保持寬鬆態勢,因而導致網貸收益下降。業內分析師認為,此次降息潮是網貸行業回歸理性的標誌,對於行業發展有正面影響。

此次行業平台降息潮的主要原因歸結有四點,首先是國家的經濟形勢。近期,國家的經濟形勢呈現出「L」型走勢,眾多的企業生產規模逐漸減縮,其融資意願大減。其二,央行一再降准降息,目的就在於釋放流動性,降低資金成本。這是大勢所趨,P2P如果逆向行駛,則意味著風險大增。其三,監管政策的調整。監管細則發布已經兩個月,無論是資金存管還是ICP證的獲取,都無形中增加了運營成本,對於平台來講壓力都是在加大的。

最後,也是最根本原因在於融資方支付高成本融資的意願在降低。P2P平台不缺乏資產,缺乏的是滿足風控要求的優質資產。例如銀票這種由銀行無條件承兌的資產可謂典型優質資產,是各大平台爭搶目標。平台可以為了獲得投資人打價格戰,同樣也可以為了獲取優質資產端打價格戰。網貸之家的統計數據顯示,從今年4月份開始,已經陸續有18家平台宣布轉型,且大多數都是往同一個方向走:轉型做資產端。從邏輯上來說,投資人的收益應該是資產決定的,而不是平台或者投資人決定的。投資方的收益應該取決於融資方願意給出的利息加上向平台支付的服務費或者管理費。

雖然經歷著降息潮,但對於網貸行業而言,下降後的收益仍比傳統銀行理財高。派派豬理財分析師認為,投資人選擇平台當先考慮「安全三角形」,項目真實、保障有力、資金安全分佔一端,而收益這個因素甚至還沒有被歸入其中。目前出現的「降息潮」給投資人帶來的也僅僅是「陣痛」而已。這種「陣痛」來源於投資人對「網貸收益高」的刻板印象,也是因為過度追求高收益的「慾望」在作祟。什麼平台值得投,最應該關注的是它的安全性。就票據理財來說,用於融資的銀商票是否被公示,是否質押票據託管憑證和銀行查詢查復書,這是判定「項目真實」的重要標準。其次要看平颱風控,關鍵在於風控團隊專業性與對開票銀行及融資企業的盡調審核能力,看團隊是否能從經營狀況、現金流、償付能力、違約成本、公開市場操作能力、銀行授信情況等多個角度分析企業。在操作上,平台需與聯合銀行進行雙重審驗,杜絕假票、瑕疵票、掛失票等操作風險,保障投資者利益。


不談宏觀微觀,其實就一句話:政策緊了,騙子跑了,市場妥了,豬養肥了。
一、市場流動資金充裕;二、監管促使行業良性健康發展;三、平台自身發展需要及借款途徑的多樣化影響。
前天央媽MLF變相放水10000億!
第一,大環境利率下行,各類資產總體融資利率普遍下調,在這個資產荒年代,要不送不到資,融到資金資金成本普遍下調了,同一個資產今年跟去年可能利率成本就有30%的下降空間。

第二,行業趨於理性,好資金收益已難奏效。隨著這一年多以來發生的大案要案,立法完善,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投資人都付出了學費,得到了教育。一味的高利率對拉新拉活來說沒有特別用處,再加上投資人的理性,利率也越來越承現出其應有的價格水平


我在P2P從業4年多,專做貸款與理財端。

簡單來說第一,現在中國經濟形勢不好,借款人對現在P2P的利息很吃不消(別他媽的給說銀行降息之類的話,要知道一般的借款人能到銀行的人絕對不會在P2P平台借,所以銀行降息是沒什麼影響的)第二,現在中國的閑散資金太多了,而P2P平台的大量吸資,如果這筆錢沒貸款出去,說白了每天都要向投資者支付利息,它降低利息,可以減少資金帶來的負載(別給說降息,會影響吸資,要知道每個平台都想盡量長久點,所以現在信貸市場又不好的情況,只有降低綜合成本,才是王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