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到底有多厲害?


真的

名為韓國視為財國

要說好這個問題得從韓國的發家史講起

順便聯動一下前陣子發生的韓國娛樂圈那起事件


1910年,日本強迫當時的大韓帝國簽訂《日韓合併條約》,

名為合併,實為佔領和吞併,

條約規定,從那一刻起,韓國皇帝將主權永久讓於日本,

這是真正的亡國,標誌著大韓帝國的滅亡,

1910年是庚戌年,所以該條約也被韓國人稱為「庚戌國恥」。

所以後來韓國人和日本人互相不待見是有家國讎恨的歷史緣由的。

成為日本殖民地之後,韓國的有識之士開始流亡,

1919年,「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我國上海成立,

(位於上海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紀念館)

廢除君主制,成立民國,並以1919年作為大韓民國的開國元年,

所以上海之於韓國,可以說有再造之恩。

今年4月11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100週年紀念活動」也在成立地點上海舉辦。

(「新時期中國公共外交的領軍人物」韓方明在會上致祝酒詞)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跟隨中華民國來到我國重慶,並正式對日宣戰。

1945年日本投降,二戰結束,當時的朝鮮半島由美蘇中三國共同託管,

但蘇聯與美國就朝鮮半島的共管無法達成共識,

1948年半島被劃分為南北兩塊勢力範圍,

蘇聯管轄北朝鮮半島,也就是現在的朝鮮,

美國管轄南朝鮮半島,也就是現在的韓國,

當時的臨時政府也在同年建立了正式的大韓民國。

從1910年簽訂不平等條約,到1948年建立全新的大韓民國,

韓國人等這一刻等了38年之久,雖然面積還不到之前的一半。

此時的大韓民國還是一個彈丸之地,社會秩序一片混亂,經濟遠遠不及當時的北朝鮮,

怎麼辦呢?只能抱緊美國爸爸的大腿,

所以在這一時期,韓國高度依賴美國的援助,

首先發展起以紡織、造紙、肥料為代表的輕工業用於解決民生,

怎麼發展呢?

韓國政府將之前日本人留下的資產以極低的價格,

甚至無償轉讓給部分民營企業用於資助其發展,

我們很熟悉的韓國品牌像三星、LG等企業也就是在這時獲得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1961年,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通過軍事政變入主青瓦臺,

(朴正熙,執政長達18年,1979年遇刺身亡)

此時的韓國剛從朝鮮戰爭中走出來,可謂是內憂外患,

當時的韓國民眾生活過得有多苦呢?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家人不能同時出門,

因為沒有足夠的「衣服」可以穿,

當時的韓國首都漢城(後改名為首爾)就像一座大型的貧民窟。

(1961年的漢城市中心)

面對危機,朴正熙採用鐵腕統治,將全國經濟發展的中心轉移到鋼鐵、化工等重工業上來,

以應對風起雲湧的全球競爭。

然而,對於地小物稀、資源非常有限的韓國來說,這樣的發展路線與當時的國情不符合,

怎麼辦呢?

於是韓國政府做了一個在當時看起來非常政治正確但後患無窮的決定,

將全國所有的財富和資源高度集中,舉全國之力支持個別幾家大型企業的重工業發展,

也就是韓國版的「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

於是在此等特殊政策背景下,韓國財閥一路高歌猛進,規模迅速吞併擴張,

其實力在很短時間內就能與歐美頂尖企業掰手腕。

到了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已發展成龐然大物的韓國財閥嗅到技術創新的利好,

重金投資到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上,並瘋狂併購擴張,

最終攢下了富可敵國的身家。

在「政府+銀行+財閥」的經濟模式下,短短几十年,韓國就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國,一躍成為發達經濟體,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漢江奇蹟」。

(1961年之後韓國經濟飛速發展,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

然而,曾經的漢江功臣,作為經濟繁榮基礎的財閥,

如今已牢牢掐住韓國經濟命脈,讓韓國自此陷入畸變之中。

2017年,僅三星、現代、SK、LG、韓華、樂天六大財閥的年營收佔韓國年度GDP超過60%,

排名前30的財閥資產總規模佔到GDP的95%以上,

其中僅三星集團年營收就佔韓國GDP20%以上,

很難想像一個企業能做到這種規模,

三星一咳嗽,韓國抖一抖。

「對於韓國人來說,一生無法避免三樣東西:死亡,稅收,和三星。」

在韓國幾十年的財務累積中,馬太效應加劇,全社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在如此的財閥體制下,財閥們成為了國家真正的主人,

而總統不過是臺前的傀儡,

是被選出來維護財閥利益的提線木偶,

比如第17任總統李明博。

(韓國第17任總統李明博,因貪腐案被判15年刑期,2019年3月獲準保釋)

財閥壟斷了全國為數不多的資源,產生的惡果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階級固化。

雖然財閥們對GDP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但財閥數量只佔韓國企業數量的0.2%,且都集中在電子、半導體等非勞動密集型企業,

並不能帶來崗位擴張。

也就是說,財閥不斷增長的盈收能力,並不能為韓國的就業率作出貢獻。

普通老百姓並不能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益處。

據韓國開發院對10多年間韓國社會階級的比率變化研究顯示,

雖然韓國中產階級的數量大減,但是並未晉陞為上層階級,

相反隨著特權階級對資源的剝奪愈加強烈,反而使得中產階級大量滑落到貧困階層。

而處於金字塔頂端的精英階層也通過聯姻等方式來鞏固自己的社會地位與利益,

而他們的後代也就成了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特權階級,壟斷了韓國絕大多數的資源,

比如朴槿惠的閨蜜的女兒鄭宥拉,

就因為所謂的「馬術特長」走後門進入了世界排名319(2019年)的梨花女子大學。

(鄭宥拉,現在丹麥政治避難)

二、扼殺創新。

韓國財閥的產業幾乎涵蓋全世界所有的經營領域,

這也在無形中抑制了韓國經濟增長的新活力,

中小企業與新創業的企業想要進入財閥已經涉足的領域來「分一杯羹」,

無異於自殺行為,

根本無法衝破財閥所經營的企業的圍追堵截。

三、官商勾結。

財閥本身就是政治,政治背後就是財閥,

兩者之間相互輸送利益、相互支持已成為韓國政壇祕而不宣的潛規則。

因此,雖然不斷有財閥頭目犯罪,但多數是緩刑,最後還會得到總統特赦。

比如2015年,朴槿惠就對包括SK集團會長在內的10多名企業高管進行特赦,

給出的理由是「給了他們為這個國家經濟做貢獻的機會」,希望他們能「幫助提振經濟」。

為什麼普通人不給特赦?

你那點貢獻怎麼和人家比?

這是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公開挑釁,

這是世界人權史上的災難,

這是以國家意識的形式給了財閥至高無上的特權。

在《這就是中國》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說過,

「中國最富有的100個人,左右不了中央,

美國最富有的50個人,卻能夠左右白宮。」

將美國換成韓國,將白宮換成青瓦臺同樣適用。

在此等特權下,一個人很難保持我們所說的「人性」,

法律都管不了我,總統都護著我,誰能管我?

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

而娛樂圈也成為了這些財閥的犧牲品。

「我們一路奮戰,

不是為了改變世界,

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最開始看《熔爐》的時候不懂這句話,

等後面腦袋裡裝的東西稍微多一點後恍然大悟,

可能我們這樣的人註定沒法改變這個世界,

再努力也不行,

我們能做的只能讓自己變得更像自己,

僅此而已。


關注公眾號「流蘇與星海」,一起看更大的世界!


其實財閥左右政治用的恰恰是人民手中的選票。

盧武鉉是近代唯一的平民總統,在盧武鉉在任期間內經濟並不好(對比前兩任較差),所以當盧武鉉下任後,韓國人民用腳把李明博高票推上了總統席位。

李明博是誰?1941年12月19日出生於日本大阪中河內郡加美村,在現代集團工作了27年,前首爾特別市市長,大國家黨(財閥黨)無論從出生到出身,這個人的頭上就大大的貼著資本家的名。

韓國財閥真正綁架的是經濟,就是人民的收入,一旦非財閥黨上任,韓國經濟就會很差,所以第二任韓國人民就會選擇讓財閥黨上任。

文在寅上任的最大原因是因為朴槿惠的醜聞而不是人民想投文在寅。

韓國從來不缺少想改變被財閥綁架的人,盧武鉉,文在寅,包括韓國電影」共犯者們」裏的媒體從業人員,但是真正不想改變的恰恰是韓國人民,那些高喊著被財閥綁架的人民在乎的其實只有小民經濟,並不在乎財閥是否綁架了韓國。

我所理解的韓國平民政治就是:

賣菜的大媽:這幾年菜不好賣了,這屆總統不行!

三星上班的白領:這幾年三星被制裁經濟不行,這屆總統不行!

嶺南人民:這屆領導人是湖南的,下一屆一定要選我們嶺南的人!

韓國有嚴重的地域之分,湖南是民主黨的地盤,嶺南是大國家黨的地盤,國會議員只要是當地人,當地基本都能競選成功!

是的!大部分平民根本不在乎是否財閥執政

他們在乎的只有眼前的利益是否有增長,只在乎競選人是不是他們家鄉的人!

如果你對盧武鉉的死感興趣可以看看我的其他回答。

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為什麼會自殺? - 段子狗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76354/answer/835674202


我是一個韓國人,

我看到這個問題還是感到一絲驚訝。韓國並不是財閥統治體系,雖然財閥在韓國社會確實是一個詬病,但他們並不能統治社會,不要太相信韓劇和韓國電影說的。

財閥的孩子打了平凡百姓家的孩子也會得到處罰,前不久勝利事件中,富家子弟打了一個普通家庭的男性,才會引發軒然大波,在韓國這種事情是不會被輕易略過的。

韓國的財閥問題主要來自於那些缺乏教養的CEO身上,比如大韓航空,前不久他們家的女兒和夫人實施了接近於病態的暴力行為,讓全韓國的人都為之震驚。但是這樣的實例並不多。

在韓國財閥能成為詬病的另一個問題是,遺產稅的問題。他們總會用一些齷齪的手段,在不交遺產稅的情況下讓孩子繼承遺產。當然並不是所有財閥都會這樣,還是有類似於LG和Odukki這種良心企業交乾淨稅款。

韓國的現狀最大的問題還是階級分化越來越嚴重,

如果不能在有錢人家出生,那麼就意味著不能去上好大學,也沒有機會成功,這纔是最大的問題。


財閥有什麼,錢,政客缺什麼,錢,兩者一拍即合,就形成了政商勾結的局面。國家政策,國家法規沒財閥同意別想通過。

有政客不想和財閥勾結?想打壓財閥?分分鐘把你和你身邊的人所有幹過的壞事抖出來,然後再用自己把控的媒體使勁宣傳,把你塑造成一個失去初心的背棄民眾的罪人,讓民眾審判你去吧,財閥能用最「民主」的方法打掉不服自己的人,這不叫左右政治,這叫控制政治。


有些國家的確是以小部分家族掌控國家的一切絕對權力。

但韓國並不是這樣的制度。

韓國,乃至世上其他發達國家的財閥集團,大多是通過遊說政客,間接的影響國政。他們本身並沒有任何行政、立法、軍事、外交等權力,他們的權力,來自於博弈與賄賂。


我給你講講其中的邏輯吧。總統要改革要立法。那行,總統提方案吧,方案得提交議會投票通過吧,但是議會裡不是財閥就是財閥的代理人,我反我自己?不現實。那把議會裡面的財閥清理出去吧,畢竟議會也是選舉選出來的嘛,聽著可行哈。那就搞選舉,但是要選舉總得宣傳吧,得到處演講吧,得上電視上報紙吧,這得花錢啊,一個團隊的喫喝拉撒,演講的設備、資料、交通,上電視上報紙的費用加起來不是一筆小數目,而且選不上還可能打水漂呢,一般人可出不起這錢。怎麼辦,找有錢人拉贊助吧,但是有錢人的錢也不是風刮來的,給你錢參選這叫投資,等到你選上了不還得給人回報嗎?這不,議會就不又回到財閥手裡了嗎?


這是當然

財閥可以決定誰是總統,但總統決定不了誰能當財閥

韓國的財閥都是家族企業,代代積累的,勢力盤根錯節。但是韓國的政治沒有這個概念,誰更厲害一目瞭然。

感興趣的去看一下韓劇《匹諾曹》,不得不說,韓劇還是很敢寫的,裡面講的有財閥如何幹擾政治甚至引導大眾輿論,挺有意思的

裡面也講了,他們的慣用伎倆:只要一出現和他們議員相關的不利新聞,財閥就會動用手段用一些當紅明星的新聞來轉移大眾視線,這也是現在韓國娛樂圈常用的手段。

跑偏了……

總之韓國的政治是真的不受自己控制,如果哪個總統非要來搞財閥,那迎接他的肯定不是好下場。


不太清楚,但是參照HK問題,就能看出點端倪。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