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個問題要解決。

第一個問題:薛寶釵是選妃,還是選侍?

按書中的描寫:

近因今上崇詩尚禮,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選妃嬪外,凡世宦名家之女,皆親送名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之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

比較模糊,可能是選妃,可能是選侍?

那從歷史開始說。

滿清入關前沒有選秀制度。大概是順治年間初定。清朝的選秀制度是在旗人之間,旗人有八旗和內務府包衣旗人,八旗有滿族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包衣旗人本質上就是清皇室的奴才。薛家是皇商,就是內務府包衣旗人。曹雪芹的江寧織造也是內務府包衣旗人。八旗與內務府包衣旗人政治地位不同。

選秀制度不是高考,比如你可以選文綜,還是理綜,有一定選擇性,選秀不是。選秀就是符合條件的送過來,一層層選拔,不行了回去,行了留下。待選者沒有自主權。留下的人是充當女官,留為后妃待選人,還是婚配給親王貝勒,也是不由待選者決定的。所以對於待選的人,這是一條充滿不確定因素的道路。

寶釵面臨的就是這樣的一條道路。她心裡怎麼想,不知道,但是可以知道,無論她怎麼想,結果不在她手上。她可能第一關就敗了,可能留下來,可能成為了女官,可能封妃。在沒有開始之前,一切充滿未知。

寶釵留牌子的可能性大嗎?成為后妃的可能性大嗎?

並不大。

滿清選秀不是選美大賽,關鍵的標準一個是門第,一個是品行。品行短時間內看不出來,所以往往是門第決定結果。光緒帝的皇后非常平庸,但是她是慈禧侄女,所以就當了皇后,選秀就是這樣。內務府包衣本就不如八旗地位高,何況薛家的虛實大家都很清楚。

而且被選中本就不是一個特別高的概率,被選中配給親王或留為后妃更是艱難的事情。更多的人是留下來承擔後宮雜役,白頭宮女話天寶遺事。

第二個問題:寶釵進宮是一個想或不想的問題嗎?

「凡仕宦名家之女,皆親送名達部」

這個仕宦名家就是旗人家庭,不過作者虛虛實實,真假之間。

滿清選秀制度里,符合條件的在旗女子必須全部參加選秀,而且無法逃避。

乾隆五年(1740)規定,如果旗人女子在規定的年限之內因種種原因沒有參加閱選,下屆仍要參加閱選。沒有經過閱選的旗人女子,即使到了婚齡也不準私自聘嫁,如有違例,女子及其家人都會受到懲治。

紅樓夢據考證成書大概就是乾隆年。甲戊本是1754。曹雪芹的生年有1715,1724兩種說法,卒年有1763,1764兩種說法。時間都還在這個規定實行的時間範圍內。

可以說,寶釵去選秀,是一種不得不履行的義務,而不是一個一展宏圖的機會。

無論她想去,還是不想去,她都要去。

排除這些因素,寶釵本身的意願是要去,還是不願去。

覺得寶釵很有野心的大多都認為寶釵是願意的,並且非常難聽的把寶玉說成落選後的備胎。我不知道寶釵有野心的說法是從那裡來的,好像是「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吧,這個地方我其實存疑。但退一步講,就算寶釵很有人上人的野心,我上面說過了,通過這一個方式出頭的機會也並不大。

寶釵是一個貴族小姐,雖然薛家今時不比往日,但是最起碼日子過的還算舒心。其實,寶釵本來就在青雲之上,她一片樂觀的寫出「送我上青雲」之句,卻被認為是追蹤名利,多是平民心思作怪,這已經是一個常人莫能及的少女了,她去那裡上青雲?何況能住著一個雪洞樣房間的人,生活的慾望是非常小的,無論是物慾,還是情慾。她不需要擴充自己的財富和權力。有人以寶釵勸寶玉之話,從寶玉角度理解寶釵,覺得人家追名逐利,但是寶釵的規勸到底是什麼,可有搞清?是讀書明理,輔國治民!寶玉和寶釵觀念不同,但是二人「遠中近」,有人用寶玉對寶釵的態度去對寶釵,卻是與寶釵遠之又遠了,其實是不知道人家說的是什麼,瞎批判。寶釵去選秀,是冒著捨棄美好生活的風險的。

覺得進宮非常好的人,可能還覺得元春省親時哭哭啼啼全是作態吧。

第三個問題:薛寶釵想嫁賈寶玉嗎,或者說,薛家有這個意思嗎?

很明顯,沒有。

薛寶釵對賈寶玉沒有那個心思。第二十回,有一句「寶釵素習看他(賈環)亦如寶玉,並沒他意」。假如薛寶釵存了那個意思,曹公斷不好這麼說,因為薛寶釵如果以寶玉為未來夫婿的話,與寶玉一樣看待的賈環不也是夫婿嗎?第二十一回,寶釵見寶玉來,就走。第二十五回,寶釵打趣黛玉,「又管林姑娘的姻緣」,如果不是坦蕩蕩,眾人之面,你能打趣你的「情敵」嗎(可見不是情敵)?黛玉愛寶玉,口中的金玉之論多與寶玉私下鬧,眾人面前,也是暗話。但寶釵不是。因為她並不比在乎其他人更多的在乎寶玉,不用其他多餘的態度對待他,所以沒有顧忌。第二十七回,寶釵去找黛玉,見寶玉進去了。自己就抽身走了。第三十四回,送葯就大大方方的送。一時情急說錯話就不好意思,不是更見其日常疏遠?第三十六回,來看寶玉。寶玉睡了,但是看到襲人的針線鮮亮,一時技癢,就只顧活計,反而忘了來時之意是找寶玉說話解午悶的。第三十六回起詩社後,兩人書面上寫出來的私人交流幾乎沒有了。後來,寶釵對黛玉說:「你放心」。從探寶釵黛玉半含酸和黛玉總說的那些話(比如,「他在別的上還有限,唯有這些人帶的東西上越發留心」),寶釵何等聰明,豈會不知道林黛玉的心意?她對黛玉說「你放心」,不止「我在這裡一日,我與你消遣一日」這麼簡單,還有一種保證,與寶玉的「你放心」大類。以林黛玉對賈寶玉之心,卻能與薛寶釵「孟光接了梁鴻案」,豈會只是簡單因為薛寶釵對她好,予她幫助的緣故。不可否認,有這個因素,但林黛玉前後不同的態度,還是因為,寶釵讓黛玉明白了,我不是你的情敵,你無需多慮,你放心!假如薛寶釵真是「慰殺情敵」的陰謀家,把寶玉視為未來夫婿,對黛玉懷柔政策,聰慧如黛玉,怎麼會與她和好,甚至感情遠勝其他姐妹?

薛姨媽對寶玉也沒有丈母娘的心思。第五十回,賈母意欲為寶玉求娶寶琴,薛姨媽的態度是「固也遂意」。可以看出。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寶釵都不想。紅樓夢的悲劇性從出廠設置時就有了,非人力促成,也非人力可拆解。寶釵不想嫁寶玉,可是她嫁了,寶玉不想娶寶釵,可是他娶了。「縱使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到底是只寶玉意難平,還是寶釵同樣意難平?

紅樓夢只有八十回的殘本,在這個大故事中的婚姻故事部分,只能從前八十迴文本和脂硯齋的話推斷一二。二玉傳已經近尾聲,二寶傳卻還沒有打開,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個人意見。


小說家言,一定要搞準定位,《紅樓夢》是小說家言,怎麼好玩兒怎麼寫。

寶釵選秀,純粹扯淡。就為了她進京,就為了她入大觀園,就為了有金玉良緣之說……

寶釵大寶玉幾歲,這在青春期的少年男女,絕對是碾壓性質的。寶玉無知,寶釵是有知的,知道彼此處境,知道委曲求全。可寶玉、黛玉,沒有委屈自己的意思。寶釵也沒有一門心思嫁寶玉,否則真不是大家閨秀了。

寶釵自己,應該沒想嫁寶玉,都是被太虛幻境那場演出誤導了……


我覺得寶姐姐不喜歡寶玉


少時讀紅樓一直被寶黛釵之間的感情所牽絆,一直以為寶釵是三者之中多餘的那一個。可是慢慢長大才發現,寶釵其實也有很多的無奈。寶釵是打著進宮的名頭上京的 可是最後卻嫁給了寶玉,那麼她的初心到底是什麼?嫁給寶玉也是內心所願嗎?

第一,寶釵的首選是進宮,備選才是嫁給寶玉

寶釵上京的目的就是為了進宮,寶玉從來都是不是寶釵的首選。薛父從小就讓寶釵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他把寶釵培養得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寶釵在大觀園的眾姊妹中就算是一個全才。寶釵文能寫詩、作畫、懂禪學;武能划拳、經商、做管家,不管眾人做什麼寶釵都是能夠參與其中,還能做出表率的哪一個。

文學-紅樓夢 正版書無刪減原著簽名版封套四大名著影視京東¥ 294.00去購買?

寶釵成長為這麼優秀的姑娘,絕對不是為了嫁給寶玉而來,她的目標是青雲直上,進宮做女官也好,成為妃嬪也好,寶釵想要的生活從來都不是做四四方方天地里的小女人,她想要一個可以發揮實力的空間。寶釵周旋眾人的能力、處事的豁達和以及完成目標的方法,這些技能不能夠白白浪費在賈府這小小的宅斗基地里。

近因今上崇尚詩禮,征采才能,降不世之隆恩,除聘選妃嬪外,在世宦名家之女,皆得親名達部,以備選擇,為宮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

入宮機會難得,寶釵是一定想要爭取到的。入宮是她的一個機會,她一定要努力爭取,所以當失敗的時候她會很難過,寶玉無意的一個調侃也會就會讓她很生氣,第一次當著眾人不給寶玉面子。 不能入宮是寶釵的遺憾,寶玉從來都不是寶釵的首選,他只是備選。

寶釵比薛蟠和寶玉更有志氣,她想要的是通過自己的能力振新薛家。向元春一般入宮為妃是最直接成就自己和振新家族的方法。

第二,寶釵對寶玉狀態,從看不上到喜歡直到嫁給寶玉也是心甘情願

寶釵對寶玉的情緒從剛開始的看不上到後來的喜歡,直到嫁給寶玉也心甘情願,寶釵的心情有一個很複雜的變化過程。黛玉和寶玉之間有感情,可是寶釵也能夠主動追求自己的愛情。

寶釵最開始對寶玉肯定是看不上的,因為她覺得寶玉就是一個「無事忙」和 「富貴閑人」,寶玉從來都沒有什麼大的志向,他和寶釵是很不相同的人。寶釵很多時候對寶玉都是避而遠之,她對寶玉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情,她對待寶玉和賈環都是一樣的態度。

人與人之間接觸久了,才能發現對方的好。在慢慢的交往中,寶釵能夠發現寶玉的細心、溫暖,他雖然不是寶釵的理想型,可他也是很好的人。正是因為認知的改變,寶釵才會慢慢喜歡上寶玉。寶釵是一個「不幹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的人,可是她老是在規勸寶玉念書出仕,一是為了討得王夫人的喜歡,二是因為她喜歡寶玉,她想要寶玉成為更好的人。

第三,寶釵的人生從來都沒有選擇的機會

其實不管進宮還是嫁給寶玉,寶釵的人生從來都沒有選擇的機會,這兩條路都是寶釵不得不選擇的。寶釵是一個很有家族榮譽感的人,她的人生從來都沒有為自己而活,她的一生都是在為別人而活。小的時候她或許還能跟著哥哥們看看《西廂記》這樣的閑書、一起胡鬧和玩耍,但是長大了身上的責任就重了,寶釵的生活里就再也沒有自己了。

西廂記 宣紙線裝 元 王實甫 著 陳少卿 抄 影印 帶插圖京東¥ 748.00去購買?

寶釵的成熟和懂事,在父母和身邊的人眼中是很好的,可是對於寶釵本身而言卻是一種傷害,她做過的所有事情都是在思別人所思、想別人所想,她很少在考慮自己的需要和想法。不愛打扮也不愛裝飾,這些事情都不在寶釵的考慮範圍之內了,那麼她人生到底還有自己嗎?

總之,在《紅樓夢》中對於進宮和嫁給寶玉這兩條路,寶釵的第一選擇一定是進宮,這是最直接成就她的夢想和振新家族的方法,嫁給寶玉是退而求次的選擇,但也是她內心所願。寶玉從來都不是寶釵的理想型,但是通過後期慢慢的相處,寶玉逐漸走進了寶釵的心裡,寶釵是願意嫁給寶玉的。寶釵是一個懂事和聽話到讓人心疼的姑娘,她處處都很好,可是她卻從來都沒有過自己。


她是沒有心的

那麼多花蕊也治不好她沒有心這件事

她只懂得替聽母親安排

要不然聽哥哥的也行

獨獨不要問她自己想嫁誰

並把這事當作自己的德行來維護

哥哥說他想嫁寶玉就狠哭了一夜

安排她入宮她就入宮

安排她嫁寶玉就嫁寶玉

任是無情也動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