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問題,自身無法控制。

腦神經遞質的失衡所導致的,主要表現在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腦內神經遞質濃度降低,削弱了中樞神經系統的意志活動。還有一些遺傳、環境、飲食、母親孕期等多種因素多導致誘發的。


多動症首先需要確診,確診的過程主要是通過你的生理表現結合你的日常生活狀態來判定的。

首先回答你,多動症是一種生理缺陷,目前研究表明和遺傳因素有關係,但是具體的原因並沒有結論,它是一種無法改變的生理狀態,多巴胺的分泌水平比常人低,這種缺陷會一輩子伴隨著你成長,也無法修復和治癒,它在覈心上是一個生理問題。

但是這種生理缺陷可以通過藥物治療,調節生理上多巴胺的分泌,那為什麼要調節呢,因為多巴胺分泌不足,會導致一個人行為上的問題,注意力不集中,生活工作上有很多情緒無法排解,最終導致與社會普遍的價值不相符的行為問題,這就是生理問題引發的心理問題。

由於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多動症比普通人羣患抑鬱症和焦慮症等幾率大,如果沒有得到行為控制,他們很容易對某些東西上癮。

所以這個並不是單純的生理或者心理的問題,源頭是生理,而外在表現卻是心理。


可以控制就不算是疾病了,而且這些癥狀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學習跟人際交往。我認為是生理問題,大腦的發育障礙導致了各種癥狀,隨著生長發育大腦發育趕上來了,有些兒童能緩解癥狀甚至是自愈。當然,如果不通過藥物治療進行幹預,可能還會衍生出其他的一些心理問題(抑鬱症、雙向情感障礙)。


是腦神經發育障礙,自己控制不了。


雙重肯定否定絕對肯定是有些偏頗。一定是可以控制的,但是前提是對自己認識、瞭解自己開始。別人強迫你安靜下來反而會事得其反,經常給自己一些心理暗示。多讀一些有益的書,比如《自控力》。首先要控制自己的心理,才能控制住自己的行為,一切的行為都是心理活動的解讀器。


個人意見是生理問題,自己能部分控制住,對日常生活學習來說能盡量把影響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心裡,能控制不叫多動症,叫欠兒(僅代表個人觀點)


贊同是由生理問題開始,然後在成長過程中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形成心理障礙。我就患有「多動症」ADHD,其實ADHD有三種類型,應該說成「注意力缺陷(或多動)障礙」,我是第一種「注意力不足」那種型的,「多動症」的別名只能說明其中一種類型,且讓人產生歧義。我的這種很難發現,很遺憾30多歲了纔在國外發現。國內絕大多數心理醫生都對成人ADHD視而不見的,很遺憾,很多人都被耽誤了。


生理問題,天生的。自己可以靠毅力控制,但是不能像正常人一樣輕鬆。有些時候不是自己想控制就能控制住的,如果覺得自己過得很艱難,應該積極向外尋求幫助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