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這個疑問,在當時看魔禁第一二季的時候就很喜歡茵蒂克絲,也更喜歡魔禁的劇情。直到現在魔禁3終於開播,重溫魔禁1,2季和超炮的時候,再次感受到了炮姐人氣還是高。明明小黃書那麼萌。魔禁劇情也比超炮大多了


簡單來說,就是魔禁的動畫完全沒把動畫作品魅力體現出來。

如果用一句話來敘述魔禁系列(新約前)的魅力,我覺得「龐大世界觀下不同層面的人物交錯」是很合適的評價。

在三主角中,濱面仕上的故事線屬於喜劇,在社會規則已經確立的情況下刻畫小人物的悲喜。體現在他和他周圍的是人的慾望,金錢,為了活命而背叛,復仇,保護重要的人。這部分劇情是最容易理解的,觀眾很容易理解到劇情的推動力和人物的動機。

同屬於這一層面的還有麥野(復仇),小混混團體(保住性命)。他們對於學園都市的規則一無所知也無能為力。小混混的首領駒場利德擺脫了原始的復仇,試圖去扭轉某些制度,他的舞臺就提升到了和一方通行較量的程度上。

一方通行的旅程是史詩式的英雄之旅,尋找存在於社會結構的原點。他背負原罪踏上旅程,經歷掙扎與試煉,在艾華斯處獲得天啟,最終完成自我的救贖。在旅途中他跟別人追問學園都市的真相,探討著善惡的定義。

此處能看出魔禁系列精心設計的地方,同樣是暗部的超能力者,第四位麥野的視野還停留在任務和背叛上,而第二位的垣根帝督已經開始尋找光鑷,探究善惡與學園都市悲劇的源頭。作者巧妙的給他們賦予不同的視野,放置在對應的舞臺上,製造齣戲劇性更強的矛盾。這個舞臺的情節張力也是最強的。

但是對於上條當麻的舞臺來說,一般觀眾就比較難接受了,他的故事是神話性的,通過暗喻來昭示世界的精神。那麼這種精神究竟為何?

這一段文字出自拉伯雷的《巨人傳》,魔禁psp遊戲的boss自稱為龐大固埃,魔禁中最重要的精神出自此處,「Do what thou wilt」,現實中的亞雷斯塔發揚了這句話,在魔禁中寫作「為汝所欲為,即為汝之法」。

關於這句話的含義,以及它如何和魔法科學鬥爭的背景聯繫在各種論壇上有了很多解讀。但此處我想說的是,由於神話屬性,大部分時候上條的故事情節上的張力是較低的,他一開始就被託付了作品的精神,新約前大部分時候內心不存在任何矛盾,人物也沒有成長。(當然,即使是神話式的人物也有能寫好的作者,鐮池和馬這一點上仍然太過稚嫩。)

只有在審判之時,等到三戰篇的結尾,右手、死亡與重生的符號顯現,寄託在他身上精神得以彰顯,漫長的二十多卷積累的人物形象才完成升華。

在神話式的舞臺上,他和右方之火超越了人的慾望與善惡的爭辯,探討著拯救世界的定義,背後暗含著的是兩種精神,兩個世界的辯論。這一點本身也許並不足以稱道。但是神話,史詩,喜劇三個舞臺相互交錯,搭建起多重的劇情網與人物網,這在輕小說中實屬另類,也是魔禁系列最吸引人的地方。

然而想領略到這一點,需要讀者認真的看二十多卷小說,電磁炮系列的漫畫,各種外傳……捋清四五條相互交叉的故事線,搞懂數十個人物的關聯,這無疑是對讀者極不友好的。

說了這麼多優點,再看魔禁的動畫,屬於人性的部分濱面僅僅登場一次,屬於英雄的部分一方纔剛剛開始旅途,屬於神話的部分就顯得太單薄無力了。動畫觀眾既無從瞭解作品的推動力,也不能接受主角的行事動機。作為主角的上條為了承載作品的精神,內心不存在矛盾,要等到新約才開始他作為人的覺醒。這大大削弱了作品的表現力。

至於說動畫做的不好的地方,就是動作戲也不是很棒,讓看個爽的人也沒能得償所願,反而把一筆帶過的福利情節反覆渲染。

這一方面有動畫製作和監督水平的原因,一方面也有作者早期不夠成熟,對劇情衝突的把握能力差的因素。等到電磁炮漫畫和動畫的時候,作者已經成長了不少,而電磁炮系列的劇情衝突更加直接,不存在多線劇情交叉,動畫的表現力自然比魔禁的一二季強上一等。


因為魔禁動畫化時,製作組沒有駕馭原作的能力,而且原作本身也不是沒有問題,更何況動畫化時還想強行塞福利。但一表番福利只能淺嘗輒止,成了惡意挑逗宅男,我要看福利直接看黑獸好不好啊!

結果就是世界觀交代不清,光看角色嘴裡一大堆炫酷名詞不明所以;主角塑造失敗,看起來像刻意塑造的工具人,發福利和發動幻想殺手時纔拿來用的;福利戲份份量失衡,成惡意挑逗,觀眾不夠爽又喧賓奪主。


文/ @甚誰

假如可能《魔禁》不如《超炮》受歡迎的話,一言蔽之是因為《魔禁》太過複雜,《超炮》更加直觀。

眾所周知,《魔禁》是本作,《超炮》是外傳。這就使得《魔禁》作為一個在《超炮》計劃開始(2007)的時候已經連載十多卷,可以稱得上是相當龐大的系列作開始逐漸產生設定·世界觀上的門檻。這個時候外傳漫畫的產生,一方面是提供給輕小說讀者們以不同的消費品,但是另一方面肯定也是要推廣給那些對《魔禁》還不夠瞭解的讀者。所以作為外傳的《超炮》也因此具有好幾方面的優勢。

1.更加簡潔

無論是吸引新讀者,還是說沉浸下去藉助外傳的機會對本傳的某一些特定的點進行挖掘,《超電》都做的非常好,秉持了「簡潔而不簡單」的特色,在設定和主題上都顯得更加直觀。作為外傳,《超電》只描述發生在學園都市裡科技側的故事,比魔法側-科技側糅合在一起的本傳自然是在設定上顯得更加好懂,吸引力更強,同時又不乏信息量,諸如風紀委員(judgement)與警備員(anti-skill)這些學園都市本身的設定其實直觀映像更多的來自於《超炮》。

而除了設定,在《超炮》主題上也更為簡潔。誰能概括《魔禁》的主題?恐怕得分段劇情概括,但是其實《超炮》就是把當時,前十卷《魔禁》可以說最為精彩的部分:一方通行-絕對能力者實驗部分給提取出來了。整部《超電》的明線就是日常,暗線都是「保護在學園都市裡種種黑暗之下的孩子們」。這種正義英雄題材雖然在某種意義上顯得俗氣,但是這種好萊塢題材比《魔禁》本身不斷超展開,現在許多一般讀者壓根就搞不清楚《魔禁》到底要表達什麼的狀況好很多。

2. 在形式上更加討喜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超炮》本質是漫改,而且是形式更有利的漫改。

前面也說到,《超炮》就是日常+升華,基本以8集日常(鋪墊)+4集戰鬥(boss戰+揭示主題)的結構為主播了兩季。《魔禁》根本沒辦法這麼做,因為如此兼具細節動畫篇幅會拉長到不可置信的地步,這是輕小說改動畫無法迴避的一點。《魔禁》兩季48集做了十三卷小說劇情,整個故事又趕,轉換又生硬,刪節部分還多。《超炮》則是抽選漫畫中比較整體的部分,配合和馬的原創劇本拍成一個日常系+戰鬥系的故事,基本在結構上不會覺得趕。當《魔禁》要原創一部分劇情的時候,就是要趕節奏刪小說了。當《超電》要原創劇情的時候,基本上就是要把整個故事往和馬式的科學幻想,燃與戰鬥的故事上靠了。

(關於吐槽《魔禁》動畫刪劇情和描寫的評論數不勝數,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media/md964/review/ld32433)

3.在動畫化中具有更多優勢

這一方面很多人也深有體會:當麻的戰鬥不如炮姐的戰鬥有觀賞性。這一點不要說拿《魔禁》和《超炮》來比較,就算是在《魔禁》內部,超能力者的戰鬥都是極具觀賞性的(舉例來講:兩個空間能力者的戰鬥)。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以超能力者戰鬥為絕對主題的《超炮》,自然就要比大量心理戰,思考都被刪掉,在動畫中集中體現為「友情破顏拳」的當麻更有人氣。這一點也是理所當然的。

而《超炮》在動畫流行中也具有其他的很多優勢,譬如兩首神曲《only my railgun》與《LEVEL5 -judgelight-》這兩首歌就圈粉無數(不是《魔禁》OP不好聽,只是這兩首歌太強大)。而《超炮》本身妹子多,日常輕百合,還有炮姐這個雷打不動的超級女主角當主角,這些優勢都使大家不願意去看類人猿打臉的故事,轉而更加喜歡《超炮》。

當然,說了這麼多,並不意味著挑起《魔禁》和《超炮》不同粉絲羣體的戰爭。「複雜」並不意味著不好,「可能相對不受歡迎」也不是那麼需要討厭的事情。《魔禁》相對於《超炮》可能存在的低人氣或者低評價的狀況,是和動畫製作,潮流類型與種種不可抗力帶來的。作為脫胎於《魔禁》的《超炮》希望大家能夠友善的交流這兩部作品。


魔禁動畫化的口訣就是八個字

取其糟粕,去其精華

魔禁小說本身是很精緻的,但是動畫化後幾乎把閃光點都給省略掉了,比如戰鬥的策略,雙方的心理戰,計謀等等,沒看過小說的人看魔禁動畫只會覺得沒頭沒尾不明所以

舉個例子,小說中,主角在對戰一個魔法師的時候,展示出了自己能用右手消除魔法的能力,然後魔法師表示呵呵你能用右手消除魔法?那你試試消除我這招啊,這招叫XXXX,我這招魔法的效果是,只要你動一下就會死!然後主角一聽,慌張的說道,我只要動一下就會死? 然後主角覺隨便把這個魔法給消除了...然後魔法師開始驚訝的說不可能,然後開始分析,原來主角能活下來是因為我之前告訴過他巴拉巴拉,然後他就知道了哇啦哇啦,所以他可以巴拉巴拉.......省略一千字,然後讀者會說原來如此是這樣啊,主角真是機智啊,小說真好看啊

但是在動畫化中,魔法師說出 你只要動一下就會死,然後主角就像沒事人一樣隨便把魔法消除了,魔法師也感嘆一下沒想到主角這麼厲害,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於是觀眾就????,不是說動一下就會死麼?為啥沒事啊?說好的動一下就會死呢??

簡單的說,動畫只是把小說劇情用畫面表達了出來,但沒有把人物的內心解說加上去,沒看過小說的觀眾完全不明白髮生了什麼。

更別說動畫的刪減劇情了

小說中的鍊金術士篇,主角一開始費儘力氣打敗的鍊金術士其實只是真身隨便做的一個傀儡,然後真正的鍊金術士登場後展現出逆轉時間般神奇的力量後,主角才驚嘆道 這就是我們的敵人的真正實力。 因為只會一種魔法的傀儡替身和神一樣強大的真身形成鮮明的對比,所以主角才發出"這纔是他真正的實力啊"這種感嘆

但是動畫中直接把替身的戲份刪了,但主角還是在那感嘆"這纔是他真正的實力啊",你感嘆個屁啊

後來史提爾偷偷使用海市蜃樓的幻術連續兩次讓鍊金術士攻擊落空,導致鍊金術士內心動搖的重要細節也沒有表現出來,只是在動畫中顯示了攻擊自動打偏了,彈幕全都在刷當麻主角光環,沒人知道這其實是史提爾的計劃,動畫也沒表達出來

魔禁的亮點就在於各種計謀,各種策略,把這些都省略掉的動畫自然不討喜歡

相比之下,雖然超電磁炮不是沒有計謀,但卻不像魔禁那樣難以表達,而且看超電磁炮的人也不想看什麼計謀,大家只想看主角怎麼用一發硬幣秒殺敵人..........

有丶想客觀評價,發現太難了就放棄了。

首先:

jzb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廢物。10年了,已經10年了,jzb唯一的進步就是捨得砍些細枝末節的福利了(這還是在吉野瘋狂助攻的情況下)。我打開魔禁3第一集,看到熟悉的錦織博式洗澡內心幾乎是崩潰的,哪來的小黃書洗澡?這時間放到後面不能讓土御門粗略解說下為啥要去阿維尼翁?

非得留到第二集飛機上解說,好吧算你尊重原著。那炮找教主呢?一個鏡頭的事也砍沒了?白送的舊約16在22學區橋上對話的鋪墊不要,這水平能不能解釋清楚舊約20千里尋夫我很懷疑。

還有教主從快餐店跑路時的心理活動呢?你就不能插15s回憶一下親船老太怎麼說的?不能加兩句旁白心理描寫?教主在巷子裏沒頭沒腦冒一句連我這種鐵粉都有點尬了。

魔禁一二就不要問了,好宅不喫回頭屎。

其次:

魔禁確實不好改,貼一段著名場景:

這一段都很熟悉,教主打一方,兩邊動畫也都做過這一段,但實話實說,不論是長頸龍還是莖之勃都沒能完整的表現出這一段雙方的心理活動。一方沒喫過打,疼起來慌不擇路當了近戰法師,教主戰鬥的理由,教主對一方攻擊的分析,通通沒有。至於前面的前兆感知更是做的跟主角光環一樣(這能解釋為什麼美帝特種兵和聖人能揍教主,能力者反而不行,不是簡單的「主角光環失效」這種萬用但毫無價值的解釋)

大段的心理描寫在文字中不易引人反感,但畫面卻難以體現,旁白的插入也容易顯得突兀。而魔禁的戰鬥坦白的說,狂拽炫酷的少。看起來NB,能吹這光,這水,這特效的攻擊多數時候沒什麼卵用。而真正強力的:金色大衍術看起來像抖M扎自己。科學天使第一次沒意識只有阿黑顏,防禦看起來像花粉。黑翼方看起來黑糊糊四坨。金星槍像小孩玩鏡子。獵殺魔女像石油泄露火災。光之處刑更是帥神神棍現場(當然這裡本來就很神棍)

非要除去心理描寫,計謀的運用,打鬥又不狂拽炫酷。那能做出來的當然只有站樁嘴炮。

輕改難度本就高於漫改,從文字到畫面的轉換足以令細節損失殆盡,又攤上jzb這種洗澡奇才和河馬說明文。自然容易顯得乾癟,全程嘴炮,一拳超人。

順帶一提:傳說川原礫重出文庫本的時候就考慮過動畫化的可能,所以對細節做了相應的調整。

而魔禁……舊約魔禁出到第一季做完的時候06涼宮才剛剛放送,輕改大潮不存在的。就算有輕改又怎樣?我河馬今天就是要實驗新約4,銷量鬼才管,自己嗨最重要。

最後:

人物多,關係複雜,出場頻率少。整部魔禁人物錯綜複雜,有的看似路人卻還會時常出場。有的貌似大boss反而一集消失。建宮齋字還記得是哪位?記得是天草式代理教皇說明你記性還不錯。雪莉·克倫威爾呢?愛麗絲呢?(答整合騎士或者青梅竹馬的ccq)。

電磁炮全程看四人組基本不存在搞不清人物關係的情況。相比起魔禁的三主線推進結構,電磁炮的故事邏輯就顯明易懂的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