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看XBX的配置吧

CPU是八核Matisse,只不過頻率比起37X之餘要低很多,開啟SMT之後頻率是3.66GHz,關閉SMT可以達到3.8GHz,

GPU是52CU 1.825GHz的RDNA2,現在還沒有看到說有大改或者IPC提升等等(有的話A炮KOL絕壁到處吹了),所以先暫時以RDNA1來看待這個級別,鑒於7nm RDNA快達到和圖靈平打的水平了,這裡暫時看成平打狀態,單精度方面看起來基本上可以和RTX2080Super對抗,

Memory是GDDR6,顯存和內存共用,可能那10GB帶寬560GB/S的是當顯存的然後6GB 336GB/S帶寬的是當內存,不過因為是GDDR6的緣故延遲可能比較高,

決定遊戲幀數的大頭就是這些了,那些硬碟速度啊什麼的實際幾乎不影響實際遊戲幀數,

實際自己動手PC DIY的話可以考慮用R5 3600+RTX2080Super來達到它的性能等級,倒是擔心開啟SMT之後3.66GHz/關閉SMT之後3.8GHz的 八核ZEN2能不能打贏R5 3600都是個大問題,實際組裝的話,R5 3600搭配一張不是很差的B450主板直接就可以跑全核心4GHz,開PBO或者手動超還能更高

還有一點,我並不清楚遊戲機上的ZEN2是Matisse還是Renoir(APU類我感覺大概率是Renoir這種),如果是Renoir那遊戲性能會比Matisse要低,畢竟L3砍到matisse的1/4了,再加上用高延遲的GDDR6顯存當內存,遊戲水平怕是要被桌面的R5 3600吊起來打,

基本配置可以參考這樣(我寫配置單不寫極致性價比,一般會追求一個平衡,基本不會有往死裏縮的):

CPU+主板: R5 3600散片+微星B450M PRO VDH MAX 1399元

內存:英睿達 C9BJZ 2666 8GB兩條 538元(往3600MHz/FCLK 1800及超,體質好的沖3800/1900)

固態:西數SN550 1TB 740元(夠給意思了吧?其實這樣都有點奢侈了)

顯卡:映眾RTX2080Super 超級冰龍 4730元

電源:酷冷至尊GX550 360元

散熱器:雅浚G3 99元

機箱:啟航者TTF1 149元

共計:8015元

可以這麼說,在沒有碰到主機特殊優化的遊戲時候這一套幾乎是穩喫XBX,特殊優化的話那還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再來看看PS5,

PS5的配置就沒有XBX那麼多信息了,CPU是八核3.5GHz的ZEN2(還是個可變頻率),也不知道是不是開SMT的頻率,我看很多人在說是開SMT的,這裡還是那句話,R5 3600等你來挑戰,就算打不過我還能小超,

GPU方面是基本上可以視為RX5700XT了,不過那個2.23GHz不知道能不能長時間穩住,我記得好像以前看到過它還有另一個頻率但是今天去找已經找不到了,就算你穩得住吧,單換5700XT,

PS5的Memory沒有像XBX那樣分了,就是一個整的448GB/s帶寬,估計是靠調度分配

PC DIY的話可以參考這一套:

CPU+主板: R5 3600散片+微星B450M PRO VDH MAX 1399元

內存:英睿達 C9BJZ 2666 8GB兩條 538元(往3600MHz/FCLK 1800及超,體質好的沖3800/1900)

固態:西數SN550 1TB 740元 (夠給意思了吧?其實這樣都有點奢侈了)

顯卡:藍寶石RX5700 XT白金版 2829元

電源:酷冷至尊GX550 360元

散熱器:雅浚G3 99元

機箱:啟航者TTF1 149元

共計:6114元

(不管你們怎麼看我是不會搞這一套的,RDNA的GPU驅動搞的人心惶惶,如果我買我甘願買性能差一點點的2060S都不會買5700XT的)

以上信息僅供娛樂參考,

實際PS5、XBX這種是專門的遊戲機,和DIY的Windows主機一般不建議放在一起比,畢竟後者能做的事遠比前者要多的多的多,真對比了也就圖了樂呵,沒什麼實際意義,主機一般都會做特殊優化,從現在這個時間點來看,這裡變數其實挺多的,也不好真的就怎麼正經的對比,贏搞輸的局面也不是不可能沒有。

DIY主機:嗦白了就靠一手遊戲,禁遊戲讓9,穩喫


次世代兩臺主機的配置都公開的七七八八了,但畢竟要半年後發售,半年後PC硬體有什麼變化還不好說,更何況預測價格了。

只是估計的話,目前配一臺和XSX同樣性能的PC至少要1萬左右吧,PS5低一些,應該也要七、八千起步吧。

其實遊戲的優化也很重要,不過廠商這些年對PC遊戲的優化也挺上心的,不像PS2時期,一些遊戲渣滓優化,導致你拿最牛逼的電腦也跑不出堪比遊戲機的效果(比如鬼泣3)。


現在不太好配,先等RDNA2出了再說吧,PC版會比主機版先出的。配XBOX其實挺簡單的,按照它的配置單裝個PC就差不多了,就是現在新顯卡還沒出要等等。


現在討論沒啥意義,次世代主機用的次世代配置。

換個說法就能感覺到這個問題與時代不合的地方了。

配一臺顯卡水平在3060 /3070的電腦大概要多少錢。


幹嗎要配一臺幾乎一模一樣電腦呢?直接買臺主機更方便啊,bug還少


主機年底上市,又不是現在,性能怎樣還不好說,廠商在那裡瘋狂吹,鬼知道實際性能能到多少。

主機上市再說吧,現在講為時過早。

同價格PC碾壓主機是一定的,但前提是不能「田忌賽馬」,你不能拿擁有下一代架構的主機去對比上一代架構的PC,就像你不能拿3080去對比2080,隨著下一代rdna2顯卡和zen3CPU的普及,與主機價格和性能媲美的PC會雖遲但到,就像同為北極星架構的PS4pro和RX580顯卡,一張不到千元的顯卡,組一臺全新PC不超2500元,吊錘PS4pro。


新Xbox的遊戲體驗錘2w以下的電腦問題不大


ps5,至少6000起步,但是是下一代顯卡發售1年以後的價格。

xbox,懶得算了,單純硬體換算電腦的價格比ps5高。

雖然遊戲機用的料都不是最好的,但是在微軟和索尼的定製下在遊戲場景中除了顯卡幾乎都接近頂配的遊戲體驗。主機優化很強大的。

雖然pc玩家很鄙視主機玩家,但這其實是我國的遊戲圈生態造成的,據我潛伏顯卡吧1年的經驗來看,雖然大部分顯卡吧友都會人云亦云2070s,c9bjz什麼的,但是一問到顯示器就會集體降智商,實際上大部分玩家都不懂配件。不要聽他們亂說

主機的性能和性價比都是很高的,下世代主機發售的時候隨隨便便超越95%的玩家沒啥問題。

但是顯卡能玩盜版!

能玩各種mod,嗯,pc獨佔成人遊戲。


3600加2070s差不多吧


這種歷經幾十年的問題還用得著回答嗎?直接買主機就得了,省力簡單還有可能省錢。不然就是主機價格乘4起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