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認為最高的東西是在理念界里嗎?柏拉圖的哲學需要神存在嗎?


提醒任何閱讀柏拉圖《蒂邁歐篇》的人,一定要分兩種「神」來討論:工匠之神(Demiurge)和「被造的眾神」——前者頗有可能是真正的「非時間」的永恆者,後者則是時間之中的「永恆持續者」,這是兩類不同的存在。總體而言,工匠之神是精神(nous),但眾神則是靈魂(psyche),但是它們是全然擁有著「精神」的靈魂,這與眾人的靈魂是不同的。

神也不等於理念(eidos),工匠之神的創世過程已經說明了他和他所觀察的「範式」(paradigm)是兩個東西。

「神」在柏拉圖的哲學不可缺少,在我看來,它代表了一種主動的力量,而「理念」則代表了一種被動的力量。


一、最高的東西不在理念界

柏拉圖在《國家篇》中,在理念世界之外,另行又提出一個「至善」(ταγαθον),把它看作是終極的最高原理(即最高本原),認為理念世界也是由它派生的

給予認識的對象以真理,並給予認識的主體以認識能力的東西,就是「至善」……知識的對象,不僅從「至善」得到它們的可知性,並且從「至善」得到它們自己的存在和實存(ουσια)。但是,「至善」自己卻不是存在,而是超乎存在之上,比存在更尊嚴更有威力的東西。

——柏拉圖《國家篇》

柏拉圖這裡所講的善理念,顯然不只是一個道德倫理範疇,而是本體論認識論意義上的最高終極本原和真理。是他的體系中的帶有根本性的理論。

此外,亞里士多德在《論善》中還記載到:柏拉圖的有關善的講演中,把「一」和不定的二看作是萬物的原理(本原),並還把不定的二看作是理念的原理,並以此稱謂大和小。柏拉圖自己也申述過有關「一」的學說。在《巴門尼德篇》提出並詳細地論證了「一」(το ηεν)這一範疇。以後,在《法律篇》中,給了「一」以極其崇高的地位,認為在他所提出的「第二好的國家」中,統治者必須經過專門訓練,以把握「一」:

要是他在各方面都是完美無缺的,他的目的就不只是可以看到多,而且應該要猛進地達到看到「一」。這是他應該認識到的,繼續進行認識的,以「一」為目的安排一切。

——柏拉圖《法律篇》

根據以上簡要介紹,可以看出,柏拉圖在理念世界之上,另行提出「一」、「善」,把它看作最高終極原理。柏拉圖的這種學說對以後。特別是對亞里士多德和新柏拉圖主義有深遠的影響。新柏拉圖主義的奠基人普羅提諾把「至善」、「一」和「神」等同起來,把它看作高於理智(νου?,相當於理念)的第一原理,從而建立起新柏拉圖主義的本體論和否定的神學。以後,又影響到早期基督教神學。

二、當然需要

柏拉圖看來,哲學的意義很大程度上就在於讓人「變得更像神」,在第六封書信中,把有關哲學上本原(原理)的學說和神學聯繫了起來:

正如你祈求的那樣,神是統治現在和將來的萬物的統治者,是發揮統治作用的原理的真正父親。我們要是真正從事哲學研究的話,就要達到對神的某種認識。

柏拉圖在他的備受後世重視的第七封書信中認為,哲學是不能象其它知識部門那樣進行傳授的,哲學只能是心靈長期努力的結果,是心靈中閃現的點燃的火花,是一種超理性的經驗。這點聽起來,似乎有點神秘主義色彩,不過柏拉圖這裡所講的,不是指一種單純瞬間被天選的經驗,而是一種持久的變化①。但是,也不可能否認其有神秘的因素,普羅提諾正是在這種主張的直接影響下解釋他的神秘的出神說的柏拉圖的諸如此類的主張,雖然並未構成生前撰寫和發表的對話中的學說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對希臘主義一羅馬帝國時期的哲學和神學,是有深遠影響的。

①可參

Hyparxis:聖楊布利柯的宗教改革 新柏拉圖學派掌門人——聖楊布利柯傳(Ⅱ)?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這個問題很好,無論是學術界還是愛好者圈子中,對於柏拉圖的神學思想都是缺乏研究的,既然如此,我來儘力回答

推薦一位久負盛名的大學者,Francis Macdonald Cornford,他是我對於柏拉圖和蘇格拉底哲學的主要信息來源,他的畢業論文《Idea and God》提到了一個有趣的東西----「理念有神論」(Ideal theism),Theology(神學)這個詞兒最早是來自於《理想國》,但是意思是邏格斯中的神,讓我們回到蘇格拉底(在此推薦一本F. M. Cornford的書《Before And After Socrates》和 Cross, R.C.的《 Logos and Forms in Plato》)

蘇格拉底在《尤西弗羅篇》中跟尤西弗羅探討過關於神的問題,A.E.泰勒在其著作《柏拉圖-生平及其著作》中說《尤西弗羅篇》的精髓在於「宗教應該被認為是人與神共同接近某一尚未特別指出的崇高結果的合作」,神應該是和人一樣遵守諸如公理正義這種客觀普世價值,這種價值是神意所向

柏拉圖在《理想國》第二卷397A對神是這麼探討論

描寫諸神的正確的路子或標準應該是什麼樣的呢?/大致是這樣的:應該寫出神之所以為神,即神的本質來。無論在史詩、抒情詩或悲劇詩里,都應該這樣寫。/是的,應該這樣描寫。神不肯定是善的嗎?故事不應該永遠把他們描寫成善的嗎?/當然應該。/其次,沒有任何善的東西是有害的,是吧?/我想是的。/無害的東西會幹什麼壞事嗎?/不會的。/不幹壞事的東西會作惡嗎?/絕對不會。/不作惡的東西會成為任何惡的原因嗎?/怎麼會呢?/好,那麼善的東西是有益的?/是的。/因此是好事的原因嗎?/是的。/因此,善者並不是一切事物的原因,只是好的事物的原因,不是壞的事物的原因。/完全是這樣。/因此,既然神是善者,他也就不會是一切事物的原因,像許多人所說的那樣。對人類來說,神只是少數幾種事物的原因,而不是多數事物的原因。我們人世上好的事物比壞的事物少得多,而好事物的原因只能是神。至於壞事物的原因,我們必須到別處去找

這個時候柏拉圖是在繼承從色諾芬尼開始的對於神的道德凈化,這有當神完成了凈化,成為了一個精神境界,才可以成為新的神,於是柏拉圖又在380D說

你認為神是一個魔術師嗎,他能按自己的意圖在不同的時間顯示出不同的形象嗎?他能有時變幻外貌,喬裝打扮惑世欺人嗎?還是說,神是單一的,始終不失其本相呢?」

神是單一的,是不變的,因為變就代表可能會變化,但是注意,柏拉圖在第十卷(592B~D)中提到的神應該只是一種象徵性的說法,是一種無法被改變的,神聖的自然本性

C.Ritter 在《The Essence of Platos Philosophy》認為柏拉圖對於善的定義就是神,W.Jaeger的《Paideia,The Ideals of Greek Culture》也認為《法律篇》中的「一」就是神的意義,這個觀點似乎是主流,因為我只看過P.Shorey在《What Plato Said》中嘲諷過這個觀點,E.Gilson在《God and Philosophy》中認為對於柏拉圖來說,不可分解的永恆理念就是神,善其實不是神,柏拉圖的確在《理想國》517C中說

「所有美好與正確事物的作者,是可見世界中光與光源之父,是超感世界中理性與真理的直接源泉;而且這是一種力量,那些在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合理行動的人一定能看到她」,但是理念不是人格,理念只是一個可以被理解的概念,而且柏拉圖在509B中說過「善本身不是實在,而是在尊嚴和能力上都高於實在」

神從至高理念獲得神性,所以柏拉圖在《斐德羅篇》裡面說「在此神與理念一起出現,神被明確置於理念之下,並通過沉思理念發現他們永恒生命的幸福。神僅僅因為其與理念的關係而獲得神性」,神是建立在理念論之上的,當思想發生時,思與被思的理念正是「善」之所是,個體通過靈魂之思思人理念而獲得善,善正是通過靈魂和思成為世界的目的和依據,而靈魂和思作為一種能動的力量成為神的創造性原則,思與在的同一性通過神指向並實現於善的理念,理念本身永恆不變,但靈魂因為自我運動才成為了本源,而且在希臘語中,Αθλητισμ??不單單是物理意義上的移動,還包括了自然的變化(原來Farrington在《Science and Politics in the Ancient World》中把自我運動等同成了靈魂,後來被Yeager在《The Theology of the Early Greek Philosophy》中糾正過來)

柏拉圖在《蒂邁歐篇》對於世界之王得穆革是這麼說的

可是,要發現這個世界的創造者和奠基人,恐怕是一件困難的事;一旦發現了,要將它對所有的人說清楚,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麼,「世界的創造者是按照哪一種範本來造成世界的呢?是按照始終同一永不變化的範本呢,還是按照被創造出來的範本呢?如果說這世界是美的而它的創造者是善的,顯然那創造者的目光必是投注在永恆不變的東西上;倘若不是這樣(這是一種衰渙神明的假設),那麼它所注視的必然是出於被創造的東西。可是,每個人都明白,造物主所注視的乃是永恆不變的東西;因為世界是一切出於創造的東西中最美的,而造物主則是一切本原之中最善的。既然世界按照這個方式成為存在,那麼它就是按照理性和思想所能認識的,始終同一的範本所造成的」

神是善的,這是絕對的,《奧德賽》中宙斯宣布人類將罪惡歸咎於神是錯誤的,因為神是從善中得到神性,而且善只能是正義的善,《法律篇》中是這麼說的

「神要求一切事物儘可能都是善的而沒有一件是惡的」,而這種善的具體表現就是秋序,「當它接受了一切可見的事物,發現它們不是處於靜止狀態而是在無規則無秩序的運動中,它就將它們從無秩序變為有秋序,因為它認為有秋序無論如何都比無秩序為好」

我本人不是做古希臘哲學和神學的

不過我兄弟是搞這塊兒的

他的回答應該更好

@Ryuunosuke


好像是Phaedrus裡面吧,對於人,神,理想界之間的關係的解釋大概是這樣的(借蘇格拉底的口):一個人的肉體並不是那個人,魂才是。魂是由什麼組成的呢,兩匹帶翅膀的飛馬,一輛馬車,上面站著一個人指揮,這整個是一個魂。魂是不朽的,或者說我們本身是不朽的。最開始的時候咱們大家都在理想界裡面,天天跟著神(神們,記得好像是宙斯領頭,其他神跟著)到處飛,到處玩兒,賊任性。但是晚上得回家呀,我們就跟著神往理想界飛。回去的時候有一段得使勁往上飛,但是問題在於,神的兩匹馬都是完美的,馬力足夠,一下就上去了;但咱們的兩匹馬只有一匹是好的,另外一匹是廢物,飛不上去,就掉下來了。找了個身體,進去了。於是我們活著的意義就在於把那匹廢物馬調教好,然後飛回去。怎麼調教?馬的翅膀經過智慧,真善美的滋潤可以長大,長壯;同時干二逼的事兒,不真不善不美不智慧還覺得自己挺屌的話,馬翅膀就縮。練好了馬翼神功,在肉身不行了之後,魂出來,有兩匹飛馬蹄子一蹬地,就能飛回去了。同時,因為你的魂完美了,你也成神了。如果神功沒練成,就得留級了。柏拉圖的修神,在飛升的時候不用渡雷劫,想想也挺好的。同時柏拉圖那時候的神是古希臘的眾神,宙斯啊波塞冬啊這些,那時候還沒有基督教的神(也沒基督教),不過可以看出基督教對於魂啊神啊天堂啊的解釋有一些是借鑒了柏拉圖的思想。還有,只要是魂,不管好馬壞馬,都是全知的。之所以咱們現在不知道,是因為肉體干擾了魂和理想界溝通的信號,估計只有一格的樣子。不管我們此生學了什麼,都是在「回憶」起本來就已經知道的事情。重點:人沒有魂,人就是魂,肉體是魂(人)的工具。

柏拉圖不需要神但他認為人類需要,神不變,神不是至善的,神就是善本身。


不負責任地以為:柏拉圖不信神,只是將神當做建立理想國的支點之一


不清楚你說的是哪個神,最高的那位就是至善,是理念的理念,最終的目的。還有一個像神一樣的稱為巨匠,巨匠以理念(即真正的物質)為模板,打造了一種非物質,成就了我們所在的世界,柏拉圖認為巨匠本身也是善。而且巨匠並沒有發明創造,無中生有,所以巨匠感覺不是神。 最後,個人認為柏拉圖運用神的概念應該和當時的普遍共識有關(當時還認為奴隸很正常呢),並且蘇格拉底是自稱神給予人的禮物,不能明目張胆地打老師的臉吧(況且這兩人的感情。。。)。
主要看待你對神的解釋,是一個具體的有血有肉的象佛祖那樣的神呢?還是僅僅把它理解為客觀存在的萬事萬物、理型世界的本源等。兩者的區別在於,前者仍然脫離不了宗教,仍然把一切寄托在有血有肉的高級的人身上,後者則是通過客觀看待世界、理解世界,把客觀存在當做第一推動力上來。
我覺得在柏拉圖的哲學裡理念界即是最高實體,也就是神,所以兩者其實是一回事,那麼也就無所謂怎麼看待神的問題了。望指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