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生活學習中,承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是每次拋出一個具體問題,每個人的解決能力都不同,解決問題是否有方法論一說?如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講一個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方法論

我們需要的並不是通過直覺,比別人早一步找出答案的能力,而是無論遇到多麼困難的問題,都能夠一步一步以邏輯思想找到正確答案的能力。這種能力其實就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論。

1.

提到數學,我們一下子能想到什麼?方程,函數,數列,橢圓曲線,集合……其實,如果你以後不用這些知識,完全不會影響你的工作和生活。

大多數學思維,並沒有太多別出心裁的思考方式,我相信每個人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在使用。不過,千萬別覺得如此一來數學學習就可有可無,恰恰因為每個人都在不自覺的使用這些數學思維,才讓數學學習更具意義。

因為了解和意識到數學思維的意義,能夠讓你在未來遇到任何問題時,都能遊刃有餘、切實地理出解決問題的頭緒。能夠有意識的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還必然能夠開拓出他人眼中的新思路,同時,你的解答也會更加令人信服。

2.

整理的思維

「整理」的思維方式其實每個人都在使用。這種思維方式如此普遍,以至於大部分人其實並不把它看作是一種數學思維方法。

那麼數學思維方式中的整理到底意味著什麼,又如何開展?

整理的目的不是單純把東西收拾整齊,而是獲得新的信息。我們可以稍微思考一下各自的媽媽,她們擅長各種整理,能將你的二維展開的房間三維化。在整理房間這件事情上,任何一個媽媽都比我強得多,但也許她們從來沒有仔細想過,這種整理除了能夠收縮空間,還有什麼意義?

數學思維下的整理,是「通過明確規則加以分類,使用算數方法等原則加以整理、檢索、檢查。」

通過數學方式的整理,可以把信息歸納得井然有序,從而獲得「新的信息」,這個新信息就是數學式整理的目的和意義。

根據規則不同,整理的結果會有很大差異。

舉一個例子。比如我想整理一下茶葉的知識。很顯然,我可以根據茶葉的種類做歸納。比如紅茶、綠茶、烏龍茶、白茶、黑茶。如果我喜歡喝茶,拿到一包茶葉,我只要知道它是屬於什麼茶,我就可以大概清楚自己是不是喜歡它。你看,這就是整理所得到的新信息,根據茶葉種類和我的喜好,快速選出我想要的茶來。

不過,我還可以根據年份和時間對茶葉進行歸納。比如今年的新茶,去年的茶,十年前的老茶等等。如果拿到一包茶葉,你告訴我是今年的新茶,那麼是否可以選擇出是否是我想要的呢?不行,因為我不一定想要今年的新普洱,但如果是今年的新綠茶,可能還符合我的口味。所以,如果根據年份信息來整理,得到的新知識並非那麼有效。

所以,你應該又發現了「整理思想」的一個重要秘密——不同規則下的整理,會產生不同的「新信息」。

雖然茶葉根據年份整理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主意,但如果是白酒或者紅酒,年份也許就是一個很好的整理方式。

如何整理,選擇什麼規則作為整理的規則是很重要的,因為規則決定最後出產的新的信息是什麼。

3.

函數的思想

函數思想的核心,就是找到定量變數之間的聯繫。或者說,函數思想研究的是規律。研究規律可是很了不得的,換在網路小說中,那就是法則強者。

其實,函數思想正是「聯繫和變化」這種古老的哲學思想的數學化描述。

它最奇妙也最令人讚歎的一點,就是它一直在思考的是不同數量之間的關聯,試圖用有限長度的公示去準確地描述無限的數量變化。然後,通過研究函數公式的性質,可以方便地研究事物數量的變化。

數學家們試圖將世間萬事萬物都用函數來進行描述,這個夢想很偉大,路途很遙遠。

這種思想在解決問題時有著各種妙用。

在遇到現實問題時,你把需要考慮的最終問題看作因變數,然後儘可能找到影響因素,也就是自變數。然後運用你觀察得到的事實,去估計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關聯。

比如我需要你選擇一個好的基金。那麼首先你要分析影響基金估值和發展的因素有哪些。包括但不限於投資領域,基金經理人,基金規模,基金公司,國家政策……你去尋找這些因素和基金未來估值走勢的變化,哪些是正相關,哪些是負相關,哪些關聯不太大

(真實世界中的關聯很少是線性的,大多是複雜因素的共同擾動,這個時候就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比如在控制變數的前提下,看一個量的變化導致最終結果的變動。這也是運用了函數的思想)。這種變化規律可以讓你更容易的選擇盡量好的基金投資。

這個思想的運用核心就是找到事物運行發展的規律,這個規律可以進一步指導你的決策。

4.

分類討論的思想

分類討論思想的核心,就是當某個可變數發生變化時,這個問題的結果可能會發生根本性的不同。

這裡注意「根本性」,這也是分類討論思想和函數思想的差異所在。

分類討論的思想,實際上是對問題「增加信息」(這一點和整理的思維方式很像)。但這種增加信息有一個要點,就是「不遺漏,不重複」。

通過這種嚴格的分類,可以提取出新的信息來。這就回到了我們開頭所說的「整理的數學思想」。在整理的過程中,其實我們一直在有意無意的使用「分類討論」的思想。

比如通過類別整理茶葉時,我們試圖窮舉所有茶葉的類別。但任意新的一種茶葉,是否可以放到「紅茶、綠茶、烏龍茶、白茶、黑茶」這樣一個類別中呢?比如花茶是屬於什麼茶?

那麼你看,根據類別來分類有一定困難,我們其實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分類:比如「全發酵茶,半發酵茶,未發酵茶」這個分類方式。

你會發現,這個方式可以清楚明白的把任意種茶葉進行分類,因為所有茶葉,要麼發酵了(全發酵或者半發酵),要麼沒發酵,不存在「薛定諤的茶」。

所以,分類討論思想就是進行「不遺漏,不重複」的整理。這樣得到的信息價值更大。

當類別不同時,茶葉的性質可能會有根本性的差異,這不是用函數的變化思想可以容易描述的。(事實上,函數確實也可以描述,用分段函數即可)

但是通過分類,我們得到了茶葉的另一個性質——發酵程度。這個性質對於我們進行其他分析是有很大好處的。我們可以單獨討論全發酵茶的性質,比如全發酵茶的好喝程度和時間的關係(全發酵茶的好喝程度和時間可以看成正相關關係),而未發酵茶的好喝程度和時間則是負相關。

5

數學思想是極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論。

你也許用不到你在學校學習的數學知識,而且這完全不會影響你的工作和生活。單對於每個學習數學的同學來說,這些知識,最大的作用其實用來培養邏輯思維的工具。

而思維的鍛煉,只能靠我們用自己的頭腦去訓練才能得到。對於這些複雜而抽象的數學知識,如果只是似懂非懂的死記硬背,無異於拒絕思考。


最後,點個贊再走唄~


解決問題之前,需要發現問題、界定問題,分析問題、構建框架,此時,你已經列出了措施清單。

接下來就是高效執行解決措施,以及檢查和調整。


你說的問題應該包括三個方面,一個是自己和自己的關係問題,一個是自己和別人的關係問題,一個就是自己和自然的關係問題。

問題之所以產生,是在這三個方面。

方法論就是分析問題,問題產生的原因。大多數時候每個人都是從自己的立場來看問題,沒有換位思考,這是產生問題的一大部分原因。

如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把問題的實質分析清楚以後,解決辦法自然就會呈現出來。

解決問題的能力:兩個辦法,一個是閱讀,一個是思考。


首先我個人肯定方法論的存在。但你這個問題實在太大,我只能對以下方面盡量作自己的闡釋理解!

  • 個人方法論與問題的相關性;
  • 在我的理解里,什麼是方法論;
  • 一般情況下,解決問題所需的個人基本能力;

一,

個人一整套方法論的形成和擴充,來源於對問題的不斷分析與反思。

我以為,一個人所秉持的方法論,是隨著他遇到的問題更多更複雜而不斷擴充深化的。

就像做數學題,有各種各樣的題型,不同知識點有不同題目,混合起來題目複雜程度可以超乎想像。而老師會教各種做題方法,不同題型有不同方法,初學者剛開始做題,從題目簡單逐漸到複雜,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掌握各種方法,這些方法是他們解決問題的具體思路,但隨著經驗的豐富和思考的深入,他們會漸漸跳脫開具體的方法,而達到對題目背後知識點的敏銳洞察,一切具體的題目都是背後知識的演化。

遇到一個問題,你分析問題,找到切入點,開始嘗試行動,最後解決問題;後來又遇到有些相似於此的問題,你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發現這些問題的一些共性,發現隱藏於複雜現象背後一些本質的事物。而這些發現認識,又構成了你解決更複雜更深刻問題的資源和能力。

而回過頭來看,這個過程所沉澱下來的,正是你心中所謂的方法論。它來源於你成長過程中對所遇到問題的經驗與反思,是具體方法的躍遷。

在我看來,所謂方法論,就是在具體困境里,找到具體方法的方法。簡而言之,方法論就是找到方法的方法。

二,

在我看來,方法論就是找到方法的方法的方法,它建立在一個人認識和分析事物的深度與廣度上。

有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扁鵲三兄弟。

魏文王之問扁鵲耶?

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為醫?」扁鵲曰:「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為下。」魏文侯曰:「可得聞邪?」扁鵲曰:「長兄於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閭。若扁鵲者,鑱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閑而名出聞於諸侯。」魏文侯曰:「善。使管子行醫術以扁鵲之道,曰桓公幾能成其霸乎!」

老大治病於發作前,老二治病於初起時,老三治病於嚴重時,三者切入問題的時間不同,所面臨情況的複雜程度遠遠不同。

在我看來,老三的水平是最高的,或者說,老三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最佳的,因為他面對的問題更複雜,醫治的要求更高。前兩人的工作後者也能做到。

我想說的就是,扁鵲強大的業務能力,實際上根植於他在醫藥、病理、人體等方面遠比他人更深刻廣闊的視野和認知。

或者說,無論是在哪個領域,高層次的人,其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來自於他對問題分析的深度廣度。正是這種對問題的分析能力超乎常人,他們才能較之常人更好地應付各種複雜情況。

這種對問題的強大分析能力和敏銳性,體現在對問題本質和核心矛盾的準確把握,它不囤於具體方法指導,而是跳脫開來,從對問題的把握中出發去設計方法。

凡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類問題的,叫做方法;解決一系列問題的方法,可以稱為方法論。

這種方法論可能是針對某一領域的問題,表現為一種思維方式,一種普遍原則,或者一種態度等等。類似於做計劃時的長期主義,發展中的可持續發展態度,科學研究時的以實驗為核心的原則……

但我喜歡稱之為,狹義的方法論,而它們正是從我稱之廣義上的方法論孕育而來,是在其土壤里長出的花朵。

我始終堅信,廣義上的方法論,必然根植於一個人認識和思考事物與世界的深度及廣度。在這基礎上,發展建立起一個個對世界事物、本質規律的思維模型和基本原則,用於指導生活!

三,

那麼,對於最後一個方面,我的建議就是:

不斷地去經歷,不停地去思考

這經歷,應當是新奇的,而不是日復一日的重複,在這個過程中,你的視野範圍不斷開闊!

在思考中去經歷,在經歷中思考。

當然這上面說的都是廢話,我其實就是想強調,要有那麼個意識,去打開好奇心,去儘可能多嘗試,並且不要偷懶多動腦!這是個人生原則。

至於一般情況下,解決問題所需要的基本能力,我以為有必要一提的就是觀察能力,以及耐心。(其他當然還有很多,但說多也沒用呀,基本能力很難改變,能對一個有變化就不錯了。)

面對問題,面對複雜情境,首要做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認識問題。

面對問題,大家認為最重要的是解決它,但我以為這是從結果出發上去看待的,而從過程出發去看,實際上認識問題才是最重要的,認識清楚了,行動起來就遊刃有餘!

而認識問題,最要緊的就是觀察,既要站高望遠,又得把握到細節。

而耐心,實際上也是跟你對問題的認識掛鉤的。認識清楚,知更知底,自然不焦躁有耐心。

怕的就是先入為主,急於解決問題,結果反而沒辦好。足夠耐心,是你在面對複雜情境時有助於認識問題的重要前提。


囤於個人水平及見識不足,描述不清表達不明。且以上所說的多為個人臆想,僅供參考和提供靈感!


問題不會被提出問題的思維方式解決。

所以,簡單的方法一定是向外。求助別人、閱讀相關書籍等等。

大多數問題,一般都有人遇到過,也一定有現成的解決方案。在書里、在經驗里,去尋找。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