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施暴者的後果有哪些。

我們應當如何正確看待這些問題。

距離這個問題提出又過了一年,校園暴力不單單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了,也有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問題。

這些現象,我舉一些例子來說。

比如說,一個老師的對一個進行懲罰,當著全班同學面經常批評。由此導致的該學生在集體中受到的暴力。

比如,一個孩子,由於在家裡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在學校受到同班欺辱,不敢發聲。

比如,老師對待一些學生,沒有即使關注到,導致學生對於老師的蓄意報復行為。

等等等等,一系列問題。大家可以根據自己身邊的事情,或者自己身上發生過得事情,談一談如果,你遇到類似的事情,或者,如果發生類似的事情,你認為如何合理恰當的解決?

( =①ω①=)

想到一個論點「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以前不理解,後面才知道,人性無論善惡,我們都希望人性本善,因為,那是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東西。


後果:施暴者得到擁護者以及快感變本加厲,受暴者心理扭曲,導致社會犯罪率上升

抑制:在家長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要挨欺負的時候同時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要欺負人,就像是再告訴女孩子要保護好自己的時候告訴男孩子不要欺負女孩

至於怎麼辦,首先家長和學校要增強對孩子的責任意識,不要只看學習成績,校園暴力校園暴力,都是發生在校園的,所以學校的監管很重要…還有一個就是懲罰力度,至少要讓施暴者清楚這麼做的代價不僅僅是賠點錢,國家法律也要完善啊,未成年人有保護法,但是也要有前提啊,犯罪一樣要懲罰,不要全部都以「他還是個孩子」判定,這也要看他的犯罪程度吧


還是人性吧,加上家庭的教育問題。被欺負的往往都是膽小懦弱或是比較另類的一部分人,不敢將事情告知家長或老師,然後就是變本加厲,無休無止的欺壓,一方越弱勢,另一方就會越強勢。還有就是情節特別嚴重的施暴者,也無非是家長想辦法換個學校繼續上學而已,沒有更嚴格的懲罰。受害者需要幫助,施暴者需要被制止,學校其實沒有多大,沒有太多的隱蔽空間,所有罪行不可能都是祕而不宣的,需要有人敢於站出來將事情揭露。

謝邀

後果:施暴者未來變本加厲。受虐者心理扭曲。

抑制:對自己的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不欺負人,但絕不要挨欺負。

懲罰:以暴制暴。怎麼打的怎麼侮辱的,那就怎麼還回來。讓他明白一個道理:出來混,都是要還的。


校園暴力對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會產生影響,而是否真正會影響到當事人今後的人生還要根據具體情況,而現在校園暴力的程度和手段發展太快,確實需要各方協同應對才會有效。對於如何處理霸凌者依然需要具體分析,但是懲罰是不能少的。另外龐大的旁觀者羣體更是應該自我反思,這裡也包括我們自己。


家長思想封建,學校體制不完善......沒有十全十美

謝邀。

寫了一段話,刪了,發覺自己不擅長答。

被欺負的人,一定要反抗。

學校、家長、老師,一定要教育好。

施暴者的懲罰?

我內心比較灰暗,所以我贊成以暴制暴。

好說歹說你不聽,那就捱打唄。

你喜歡打人,就嘗嘗被打的滋味吧。


校園暴力的影響對於施暴者與受害者都格外深遠,在人格與三觀尚未完全建立,是非曲直的觀念都相對淡薄,大多數校園暴力都是強者對於弱小者的欺凌,施暴者動機在成年人來看非常奇怪:一羣人會因為某個人的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或一個不幸的生理缺陷而去侮辱傷害,雙方往往並無任何恩怨。

這樣的後果會給雙方心理都造成極大的刺激,對於施暴者來說,施暴的小成本甚至無成本會助長他們日後繼續施暴的氣焰,認為自己欺凌弱者是理所當然的事。受害者會認為這個社會缺乏最基本的公平正義,在自己受害之後老師家長學校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站出來主持公道,加深受害者對施暴者的仇視甚至走上極端,以玉石俱焚的方式結束雙方生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