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把心里的故事用文字表达出来,虽然知道自己写得不好,但还是想请求各位大神指点,好让我朝正确的方向努力(′?????ω?????`)

最近在不停的写写改改,写的时候很嗨,但写完以后自己一读就会觉得段落衔接十分生硬,似乎两个场景毫无干系。

哎,真是为此伤透了脑筋

下面贴出两小段,希望大佬们给点建议,看看是能直接修改还是得推翻重来。

……段落如下……

秋卯儿边说边将分好的钱纸投入火盆中,钱纸在赤焰包裹下化为灰屑,新旧不一层层叠叠。

「姑娘放心,我定会助你。」

苏珏望著眼前的孤女,只觉她的身影越发消瘦了。

(这个中间我自己读著总觉得镜头很跳跃 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办法弥补。)

一阵穿堂风吹来,秋卯儿的嘴微微颤动著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可那腔无处排解的悲痛终究还是化作了一声恸哭。

哭声将府外枣树上的乌鸦惊得四散飞去,只留下个小乞丐依旧在墙边徘徊。

(还有这里,面临一个时间和场景上的大转换,从白天到黑夜室外到室内,我总觉得切换十分突兀)

黄昏近,金霞散,天色渐晚。

屋外的灵堂中烟火已熄,屋内的香炉却还依旧燃著,丝丝缕缕沁人心脾。

……段落结束……

像这样跳跃的段落还有好几个,希望大佬们给些建议,不求段落间如德芙般丝滑,能让我先从普通丝滑做起就已经万分感谢!!!


我正好在学习手法,把我的笔记和你分享一下:

写小说就像拍电影,要让读者产生画面感及情景自身代入感。

场景转换就像是上一幕完成,切换至下一幕。

先用一句话总结下要注意的点:场景镜头切换期间,若其中的情节、动作、环境不必要,可直接跳过。

然后剩下的具体细节,可以运用到分镜的方法(我也不太懂,看了别人说的,自己大致总结了一下,我就讲讲我个人理解的)

分镜种类:

  1. 大远景/空镜头:就是你文中写的:黄昏近,金霞散,天色渐晚。适用于交代背景,拉缓节奏。
  2. 远景:哭声将府外枣树上的乌鸦惊得四散飞去,只留下个小乞丐依旧在墙边徘徊。适用于描述环境或烘托气氛。
  3. 中景:全景镜头稍远的效果,适用于新人物、事物登场的过程。
  4. 全景:一般一个镜头时间比较长,里面会有人物互动,包括具体情节(剧情)、动作、对话。
  5. 近景:适用于快节奏,有衔接的剧情,适用于人物动作、神情描述(比全景镜头更近,单人较多)比如你的那句:一阵穿堂风吹来,秋卯儿的嘴微微颤动著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可那腔无处排解的悲痛终究还是化作了一声恸哭。
  6. 特写:不解释。例如:钱纸在赤焰包裹下化为灰屑,新旧不一层层叠叠。

你之所以会感觉情节突兀,是你镜头的时长和节奏没有把控好,时长和节奏听起来好像是一个独立的东西,其实和镜头的安排也有关。

首先安排好具体要运用的分镜,确定这一段文字要在哪几个分镜中切换。

比如写一段快节奏的,几个特写快速切换,用简短的文字即可,重要的是连贯。

写一段节奏较慢的,可以用远景+中景+全景+特写来回切换,需要写的更加细致,而且每一分镜的时长不应相同,有快有慢(我个人觉得可以用分段做到,比如把特写单独成段,节奏会变慢,若是在同一段内连续堆积,节奏则会变快,同样也适用于其他种类的分镜)

关于镜头转换的蒙太奇手法,我以前截过一张图,别人发的,我也不知道来源,可以参考一下:

你的那段:苏珏望著眼前的孤女,只觉她的身影越发消瘦了。转换了视角,完全可以在后面加上特写,具体怎么个消瘦法,拖一拖节奏,明明有些忧郁的场景倏地过去了,转头就开始写别的,当然跳跃感很足。

最后。

不知道我这回答对你有没有帮助,毕竟我也尚在学习中,并不是那种写了数百万字有丰富经验的大佬,仅作参考哈,如果有哪里说的不对,欢迎和我探讨修改。

谢邀,不是大神。不过你这几个段落都要衔接啥?不如直接发出一整章,我都不知你人物的行为动线,又如何知道你要怎么转换场景?


第一处其实还好,没那么跳,第二处基本感觉不到什么。如果实在觉得难以接受可以从上段里揪一些内容下来关联下一段就好了,有的时候如果觉得实在不知道怎么写,可以空著,或者把口语暂时填充著,等章节完了,回头再修。

简单改了下第一个衔接,之后也改了几个字,以烟火和灰烬为贯穿,你看看可否有所感想。

秋卯儿边说边将分好的钱纸投入火盆中,钱纸在赤焰包裹下渐渐化为灰屑,新旧不一层层叠叠。

火光闪烁照亮著眼前孤女的侧脸,青烟升腾中,苏钰想著世道的艰难,只觉她的身影越发消瘦了。

沉默许久,火光渐弱,他终于不忍说道:「姑娘放心,我定会助你。」

一阵穿堂风吹来,灰烬飘散,秋卯儿的嘴微微颤动著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可那腔无处排解的悲痛终究还是化作了一声恸哭。

哭声将府外枣树上的乌鸦惊得四散飞去,只留下个小乞丐依旧在墙边徘徊。

黄昏近暮,金霞凉尽,天色渐晚。

屋外的灵堂中烟火已冷,屋内的香炉却还依旧燃著,丝丝缕缕沁人心脾。


看过电视剧吗?电视剧的镜头怎么移动?怎么切换?尝试一下将它换成书面语言!


为什么要转场景,你又不是拍风光片的...

多想想你的人物接下来要干嘛吧。


我不是大神,说说我的看法,你没有全文 只有段落不清楚你的具体故事,从这个表达来说。

一阵穿堂风吹来,秋卯儿的嘴微微颤动著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可那腔无处排解的悲痛终究还是化作了一声恸哭。

哭声将府外枣树上的乌鸦惊得四散飞去,只留下个小乞丐依旧在墙边徘徊。

这一段应该是描写一个非常压抑悲伤的情景,其实你的文笔辞藻还可以,但是最后一个小乞丐是伏笔还是描写?如果是后期登场人物可以写,如果是场景描绘凄凉的氛围就有点突兀了。

写这一段的用意是什么,只是渲染悲伤的话,我认为无声胜有声。

天还没下雨,只是阴沉沉的憋闷,秋卯儿的嘴角微微颤动著似乎想要说些什么,都被穿堂而过的风吹散了。满腔无处排解的悲痛终究还是化作热泪,大滴大滴的砸在她的手背上,那样滚烫。

雨水淅淅沥沥,打湿了将府外枣树上乌鸦的翅尖.....

我只是举个例子,建议多从侧面烘托一下悲伤的氛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