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俄羅斯女性過了三十歲會發胖,我觀察周圍中國的男人,有的畢業參加工作後就迅速胖一圈,有的雖然晚但是也普遍到三十歲的時候就比以前胖很多很多。

這是為啥?

難道說也是基因問題?


近些年來,人們越來越胖,胖子越來越多,與國家或地區、與性別、與運動鍛煉、與基因沒關係,主要是飲食環境的變化。

首先,不單是中國,世界各地都在變胖的男人、女人都在變胖

2017年5月,經合組織(OECD)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美國成年人(15歲以上)肥胖率高達38.2%,當之無愧成為全球最胖的國家。

僅次於美國的是墨西哥,成人肥胖率高達32.4%;第三至五位依次為:紐西蘭(30.7%)、匈牙利(30%)和澳大利亞(27.9%);英國以26.9%「屈居」第六。

其它大部分歐洲國家的肥胖率都在10%到20%之間。

而中國的肥胖率是: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全國18歲以上成人超重率為30.1%,肥胖率為11.9%。

所以,單把中國拎出來說胖,有點不妥當,去美國看看就知道了,那裡更胖。

男人胖子多,還是女人胖的多一點?

對於男性,年齡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均家庭收入越高,則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率越高;

對於女性,受教育程度越低、人均家庭收入越高,超重或肥胖的流行率越低;

總體而言,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中心型肥胖,男性比例39.6%,女性比例為41.8%。

所以說,如果你周圍男性胖的多,女性胖的少,可能是你周圍人群收入比較高的原因吧。

肥胖與健身、與運動也沒太大關係

大多數人以為,運動可以減肥,隨著運動量的增加,胖子所佔的比例按理應該下降,這是美好的想法,但是,各國的肥胖率並沒有下降,卻在逐年上升。

1966年,美國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宣稱,增加活動量是減肥的最好手段之一,而後健身工作室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1997年至2008年期間,英國經常鍛煉的男性比例從32%增加至39%,而女性則從21%增加至29%。

但這裡有個問題,所有的運動對體重減輕來說沒有任何作用,肥胖症患者所佔的比例仍在持續升高。

從美國健康和營養狀況調查中顯示,2001年至2011年,美國人的平均運動時間有所增加,但有個令人沮喪的現象:無論運動時間增加或減少,它與肥胖人群的比例高低幾乎沒有任何關係。

那問題來了,運動或者鍛煉能讓我們減肥嗎?

答案是:短時間內可以,但時間一長就不行了。

還有基因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能更好闡釋人們的體重為什麼迅速增加的是上世紀60年代的節儉基因(thrifty genes)假說。

在過去大概3萬年里,人類一直處於缺及少食的境地,一直處於被迫尋找食物的過程中,人口因疫病和饑荒而死亡。假說提出,那些事先有足夠的脂肪儲備並且能量及時儲存脂肪、保持體重的人是最可能活下來的,脂肪可作為能量的來源讓人們免於挨餓。自然選擇下,留下來的人類大多數擁有儲存脂肪的基因。

這個假說貌似很有道理。

然而,這一點的證據很微弱,因為基因的影響不能解釋在過去30年中,美國、世界各地肥胖的迅速增長,也不能國家地區間肥胖率的巨大差異。原因在於基因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內就發生很大的變化。

人們火速變胖,肥胖率迅速升高的主要原因在於飲食環境變化

具體一點說,是精製碳水化合物吃多了

一旦精製碳水化合物進入一個國家10~20年之後,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就會如期而至。

這是英國學者克里威研究得出的結論,已經成了舉世公認的一個法則。

精製碳水化合物說的是什麼?

指的是細糧,包括精米、精面,也包括用精米、精面做的東西,包括麵條、麵包、餅乾、油條、煎餅等等都算……凡是用精米、精面做成的,都是精製碳水化合物。

克里威20年法則已經被世界許多國家所驗證了,我們中國的發展也驗證了這個結論。

回想一下,以前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是叫富貴病吧。什麼是富貴病?就是家庭生活條件比較好,吃的比較好,才會得這種病。但是現在這個病已經不叫富貴病了,很少人喊它富貴病了,都變成了生活方式病,慢性病,現代文明病,但是不再叫富貴病了?

為什麼不再叫它富貴病了?

大家回想一下,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那個時候很多人比較窮,大家一般都吃玉米面、高梁面、紅薯,而麵條麵條和米飯都帶一點灰色,因為小麥和米都是粗磨的,含有大量纖維素和營養素,只有少數富貴人家才吃得起白米、白面,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病的發病率很低,因而被稱為富貴病。

後來呢,隨著經濟發展,雖然國內還有貧富差距,但基本來說,再窮的地方也吃得起白米、白面(白得晃眼,纖維素和營養素都在精製過程中損失了),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病開始大面積爆發,肥胖毫不例外。

@任習光 ,心理學碩士,從事減肥行業4年有餘,你一起改變隱藏在生活中的發胖習慣,減掉身上的贅肉,不反彈


說壓力和工作強度的也就那麼回事了

發胖的直接原因就是熱量過剩!運動量不足

社會問題就不討論了,如壓力大,工作強度高、飲食睡眠不規律等

但就發胖的直接原因就是熱量過剩、各種情況和原因導致熱量過剩,體重增加!缺少運動在身體機能逐步下降的情況下,瘦體重比例不斷下降、進入身體肥胖機能下降惡循環

要說基因那都是猴子、胖嗎?


健身。。。

從來沒特別火過。。。

從我高中,到大學,到大學畢業多年。。。

同學,同事,去辦過健身房卡的,數的出十幾個人。。。

但辦過3次以上的。。。目前我知道的,只有我一個。

。。。

年齡過了30,基礎代謝減少,肌肉量再逐漸下降,飲食不規律,應酬喝酒,以及熬夜,工作壓力。。。都是長胖的誘因

想通過健身改變身材?

除了從業者能有大量時間呆健身房,一般上班族一周能堅持三次,每次一小時,都是很大的毅力了!!!


其實中國自始至終都沒有一個良好的健身文化。

健身的更多的是年輕人,30歲以後還有健身習慣的人就太少了,主要因為工作和家庭原因吧。首先一個上班族想健身就很困難,除了周六日有時間平時真的不太現實,下班到家六點半,吃完晚飯七點半,想健身至少要飯後一個半小時吧?九點了,還健身?明天不上班啦?

另一種情況就是被酒肉吞噬的朋友,有時間就約上三五好友,烤串兒啤酒,健身?有病吧……

再有就是像我目前這樣,有了小孩兒,父母無法幫你帶,你下班回來,做飯洗衣服,照看孩子等等,確實沒有時間,因為休息時間都不能保障還健啥身呢?還好我是個體,不受上班時間限制,所以總能忙裡偷閒~

回到正題,總的來說國人對健身的認知實在是太片面了,我健身至今快兩年了,由於先天條件還不錯吧,肌肉增長很快,當然早被一些知乎磚家一桶狂轟亂炸了,我也懶得理了。身邊的人都知道我在健身,但是一聊天兒:你吃蛋白粉嗎?我:當然了~「哦…」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彷彿我是靠吃蛋白粉吃出來的。上次和一個朋友的朋友坐在一起,閑聊天,他羨慕我身材的同時再說一個話題的時候又舉例說:像龍哥這樣,必須得靠蛋白質催,要不這肌肉漲不起來~,說的好像自己是內行一樣,我聽了瞬間就對這個人失去好感,並且也沒有反駁,因為你是無論如何也叫不醒一個死人的,更何況不止一個死人呢?

對,現在的普遍認知就是這樣,肌肉是吃蛋白粉出來的,吃蛋白粉對腎臟有損傷,你維度大一點就是用藥了……女生胸大就是墊的,腿細是抽的,屁股大是……哎~

我總結一段不太恰當的比喻:躺在豬圈裡吃食的豬總在笑話每天辛勤忙碌著的人們,殊不知自己即將成為人們餐桌上的菜肴。


健身火什麼呀

蛋白粉有激素

舉重會變矮

啥時候這種話沒人說了。

啥時候才算真正的全民進入健身時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