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門的世界》不錯,老電影《達摩祖師》,《12怒漢》,都是能引發思考的


1《銀翼殺手》(1982) 雷德利·斯科特

2《銀翼殺手2049》(2017) 丹尼斯·維倫紐瓦

3《2001太空漫遊》(1968) 斯坦利·庫布里克

4《全金屬外殼》(1987) 斯坦利·庫布里克

5《發條橙》(1971) 斯坦利·庫布里克

6《現代啟示錄》(1979) 科波拉

6《世界旦夕之間》(1973) 法斯賓德

7《幸福的拉扎羅》(2018) 愛麗絲·洛爾瓦徹

8《春夏秋冬又一春》(2003) 金基德

9《去年在馬里昂巴德》(1961) 阿倫雷乃

10《奧菲斯》(1950) 讓·谷克多

11《櫻桃的滋味》(1997) 阿巴斯

12《永恆和一日》(1998) 安哲羅普洛斯

以及英格瑪·伯格曼和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全部電影,重點推薦:

英格瑪·伯格曼

1《第七封印》(1957)

2《野草莓》(1957)

3《處女泉》(1960)

4《假面》(1966)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1《飛向太空》(1972)

2《鏡子》(1975)

3《潛行者》(1979)

4《犧牲》(1986)


哲學類的電影我個人的理解是大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通過突出現象,紀錄現象去引發的人哲學性反思的。還有一種是直接進行哲學性對話討論的。以下是我看過的一些或枯燥或有趣的哲學類的電影,希望可以幫到樓主。

1.飛越瘋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對現代社會體制以及真正的自由的哲學性反思。電影作為引路人,將這種思潮通過畫面體現,更深入的討論可以看下邊沁的圓形監獄理論,以及福柯的書籍,《規訓與懲罰》等

2. 漢娜·阿倫特 Hannah Arendt (2012),通過歷史上真實的對納粹高級軍官審判與漢娜對於戰爭罪行的哲學性思考,反常識的去對惡進行定義--平庸的惡。通過哲學性的對話,尤其是漢娜與海德格爾的對話,帶入對人主觀性的反思。

3. 一一 (2000),楊德昌導演的電影,對都市生活、人際關係的描述與記錄,從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角度進行紀錄。電影語言並沒有直白地對生活的意義進行結構,而是直接把現象描繪。

4. 天地玄黃 Baraka (1992), 對人類與自然的紀錄片,全片沒有台詞,只有聲音與畫面,讓人從社交中脫離出來,回到自我來,回到純粹的意識上面來。以電影為引導,將人帶入關於意識的哲學性思考來。

5. 輪迴 Samsara (2011),同上,同一導演拍的紀錄片。我個人認為可以算是西方人對東方哲學的一次解讀。

6.楚門的世界 The Truman Show(1998),對缸中之腦等假說的電影化呈現。

7.隨心所欲 Vivre sa vie: Film en douze tableaux (1962), 對話性的電影,直白地從生活切入進行哲學的討論。

8.他人即是地獄 No Exit (1962),薩特對自己存在主義哲學的電影呈現。但是要真的了解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還是得去讀他的著作才行。

還有很多都是對話性質的電影就不一一贅述了,因為大都不太有趣,這裡再給樓主推薦兩部動漫,馬男波傑克Bojack Horseman 和瑞克和莫迪 Rick and Morty。 這兩部都是對虛無主義的現實的展示,儘管展示的方式和維度不太相同。


我看過哲學向的電影依不同主題分類推薦如下:

一、外部世界(夢境)懷疑論

《黑客帝國》第一部、《楚門的世界》、《盜夢空間》、瑞克與莫蒂S1E2等

外部世界的懷疑論是指,我們如何確認外部世界是真實的。這個問題在笛卡爾那裡就已經發端,他設想了一個邪惡的精靈來迷惑我們,導致我們看到的天空、大地乃至所有感覺都是幻象。後來普特南的「缸中之腦」也是這個意思。《楚門的世界》只是觸及到了一個外部世界的「套娃模式」。在《黑客帝國》裡面就是尼奧通過吃紅色藥丸(or藍色?記不太清楚了),《盜夢空間》通過旋轉的陀螺可以得知、判斷真實的世界。但事實上,我們根本無法通過某些上述神奇的道具來確認,這問題出在哪呢?

因為笛卡爾確立了身心二元的認識論框架之後,我們就習慣於將心靈與外物對立起來。我們會不自覺地接受內感官(inner sense)在認識上的優先性。通俗而言,我們會認為我們的感受是不是可錯的(Fallibility),例如「我感到頭暈」,這對於我而言就不是可錯的,不可能「我錯誤地感到我頭暈」。但是當「我看到一個人」時,有可能那本書只是遠處的一個稻草人或一棵樹,這是可錯的。

因此,訴諸內感官在認識上的優先性就勢必會對我們的外感官對象及外部世界產生懷疑,例如上述看到了一個人,可能是一棵樹,可能是在做夢,甚至我們只是缸中之腦而已…

二、自我意識的產生

《西部世界》第一部(美劇非電影)

三、技術的擺置

《愛,死亡,機器人》系列「祝有好的收穫」

四、理性與非理性,啟蒙與反啟蒙之爭

《黑客帝國》第二、三部

Others:無處安放的《2001漫遊太空》

其他想到再更…


一些引用了形而上學思想的電影固然有趣,但是我認為並不比被引用的思想本身深刻。然而,一些涉及倫理學的電影所給人的直觀的感性感受,就我的倫理學審美而言,可以與那些文字性的倫理學理論相比肩,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展示生命意義這方面的電影。因此我將推薦下列讓我反思人生意義的電影。

1《瑪麗和馬克思》這部定格動畫電影向我展示了一個個壓抑、無奈、痛苦而閃爍著些許微光的人生,以及一段純粹的友誼,在這樣的友誼中,沒有一起創造的事業,沒有糾纏不清的性,沒有高深的理論的交流,也沒有志同道合的理想。只有兩個彼此向對方敞開心扉,互相傾訴的人。人本可以不依賴於他人地存在於世界上,但是,是一些莫名其妙的關係在維持著人不趨向毀滅。

2《自殺空間》這部法國電影向我展示了性的吸引力的對青年的朦朧影響,以及人最開始的對於生命本身荒謬和空虛的意識。為什麼人吃飽穿暖還會自殺呢?這部影片給出了一個直觀的描摹。

3《無姓之人》這部電影展示了人生的種種可能,但是這種種可能本身又揭示出另外一種讓人產生荒謬感的疑惑:真的有一個不會令人後悔的人生嗎?人能決定許多東西,但更多的是不能決定的。在死前,當人們回首過去所做的一切事,大多數人似乎只能感到無奈,而不是圓滿。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