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饰品,如果是足金的话,普通老百姓,最好的方法就是时间的沉淀。戴久了,自然而然很多问题都会凸显出来了

如果是镀金的黄金,时间久了,黄金货品表皮如果出现破损,掉漆。如果是纯度问题,时间久了饰品会变色。

如果使用黄金的稳定性来鉴定的话,可以用一些酸碱来粗略鉴别,只能做为很简单的鉴定方法。

最最靠谱的方法,就是送去权威的鉴定机构进行检测,当然一定是要找靠谱的,专业的鉴定机构,例如国检,国首,省检,中质检和中国地大等等。千万不要找一些小机构,私人机构,那些都不靠谱,只要给钱就会出证书,有些甚至不用给货品就可以出。那最大的问题就出现在纯度上,在货品的纯正问题上,偷工减料,赚取暴利。

最好还是找靠谱的商家购买黄金,这样才有保障。


作为一个做原创设计,天天泡集散地和工厂的珠宝商人,我只想和你说,黄金首饰如果是真的想作假骗你,你通过外观很难判断,至于网上说的什么吸铁石,颜色等等,那种造假工艺都太低级了。

市面上黄金造假主要有镀金、包金、金珠及添加钨铱等四种手段,都不太容易被辨别出来。

添加钨、铱等金属进行造假是市场上比较常见的造假方式。因为钨的质感比较硬,密度为 19.35 ,与金的密度 19.32 相比极为接近,它和黄金结合在一起适合做硬金,特别是造型摆件。虽然从色泽上来看与真金略有差别,但普通消费者不通过专业检测很难辨别。

投资金条方面,假金条只有外表的一半是足金,但内部包裹的另一半是不够成色的黄金,两者虽同为黄金,但成色差异大,普通人用肉眼难辨真假。

最关键的就是很多售卖假货的商家提供的鉴定证书可能也是假的证书,或者是资质不够的鉴定站开出来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市面上很多18K金饰品的金含量是不够的,黄金纯度达不到75%的标准,但是外面刻上AU750印记,在普通的鉴定站拿去鉴定的时候,也不会标注,最多标注印记AU750或者印记18K金,说明鉴定站只鉴定的主石,没有鉴定金含量,备注了一个印记写的是什么什么的字样。

足金和K金一样,很多人一般不会对黄金这类的贵重物品进行破坏性检验,所以也造成了一些作假行为不被发现的原因。

总之做了珠宝行业这么多年,总结下来就是两点:

1、 一定要有权威鉴定机构的鉴定证书

2、做珠宝和做食品一样,都是做良心,一个一千块钱的产品和一个五千块钱的产品很多时候从外部看根本看不出区别,卖什么货全凭自己良心~ 啦啦啦啦啦~


拿去店里鉴赏

任何的民间方法

都不如专业结构鉴定来的令人放心


我只能跟你说两个比较简单的,其它对经验要求太高了。吸铁石不吸附,?手掂。黄金密度高压手。


选择品牌店铺,只买带有权威鉴定机构出具了鉴定证书的金饰。


掂重量法:黄金与其他贵金属的基本比重大约为19:32,重于银、铜、铅、锌、铝等金属。如同样体积的黄金比白银重40%以上,比铜重1.2倍,比铝重6.1倍。黄金饰品托在手中应该有沉坠之感,假金饰品则觉轻飘飘。此种方法不适用于镶嵌宝石的黄金饰品。


这个不要太简单了,试过好几次客户拿过来的戒指,上手一掂,克重精确到0.1。客户看我的眼神都简直让我太满足了


不用辨 直接买大品牌 按克买点不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