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比較新的研究,「北卡洛琳娜大學的研究者們開發出了一類更加對患者友好的治療方法:一類能夠響應血糖變化自動分泌胰島素的人工胰島細胞。

這些人工胰島細胞(artificial beta cells,ABC)模擬了機體自然的血糖控制功能。通過皮下注射的方式將這些細胞注入患者體內,每隔幾天更換一次,或者利用更加無痛的皮膚貼進行給葯。

根據發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缺乏胰島細胞的小鼠在單次注射ABC之後,體內的血糖含量快速回復到了正常水平,持續時間能夠長達5天。」

患者需要準備哪些工作呢


謝邀!

從該文目前研究的結論和水平來看,雖然已經進入了動物實驗,但是還處於實驗的初級階段,即使FDA批准其進入I期臨床評價,也有著異體(甚至是異種)細胞被免疫排斥反應,同時因為是體內的移植細胞分泌的物質,其表達的產物基因表型不穩定,也有可能造成嚴重的過敏反應,安全性堪憂。即使能解決此問題,並逐步通過二期,三期,四期臨床試驗和經過循證醫學的檢驗,能安全有效地應用於人體;如果廣泛應用該技術就必須在廣大的醫院甚至社區醫院建立細胞中心,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員和技術去運營及管理這些中心,患者的經濟負擔也必然巨大。同時如果患者離開本地或前往偏遠的,細胞中心數量不完善的地方的話,也不利於其進行血糖管理。

相比之下,目前如果能通過良好的健康宣教,使患者依從性良好,遵醫囑,進行自我科學的血糖測量,合理運用降糖葯及胰島素,積極的飲食調節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其實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壽命的改善,依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時還可以取得患者的健康管理與患者的經濟負擔及社會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之間取得最好的平衡。

當然,生物醫學技術的進步是幾何級的飛躍的,我相信,此項研究可以為以後的糖尿病醫療技術攻關進行技術儲備,以早日解決人類這個"甜蜜的煩惱"

我的知乎live認識痛經藥物——助你告別「姨媽」痛


現在不是主流辦法 我聽過有生物公司做人工胰島來我們醫院做演講 但是效果不怎麼樣 技術並不成熟 目前不推薦
距離臨床還很遙遠,但這是一個老的研究方向的新突破。

即使以後能真正用在臨床,這種細胞的生存周期短,費用也不會低,如果身體再對這些細胞有免疫排斥,還要吃大量的藥物控制。反正這種療法還面臨很多的實際問題,不過相信總有一天糖尿病會被人類攻克。


這種方式從表面上來看貌似糖尿病患者的福音,但和吃藥控制一樣屬於替代療法,就和小孩不會做作業家長代寫一樣,越代替越不會,越代替越依賴。而且還面對很多諸如費用高、身體是否排異等現實問題。糖尿病是因為身體代謝糖的能力下降了,屬代謝類疾病,解決的方嚮應該是調整代謝功能讓其自身恢復糖代謝能力,從而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