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不同城市的资产多少才算有钱人?


我个人还是挺关注这个问题的。

按照胡润研究院的说法,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

(数据来源:胡润2018财富白皮书)

家庭净资产(以户口本为单位,净资产是总资产减负债)

600w以上的属于中产阶级(中产)

1000w以上的属于高净值人群(土豪)

拥有1000w以上的可投资资产(说白了就是有一千万现金)的属于超高净值人群(贵族)

那么中国尽7亿个家庭,平均净资产是多少呢?

答案是169w

胡润研究院的白皮书显示,高净值以上家庭的年平均消费也是160余万元

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的家庭的全部钱,还没有处于前0.3%的家庭一年花的钱多。

我个人倾向于把家庭净资产高于600w的人群属于有钱人,换算成美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百万富翁」。

这是胡润研究院对于有钱的的统计

那么在不同的地方,多少钱才是有钱人呢?

北京的一千万和乌鲁木齐的一千万完全是两回事。

中国家庭80%的资产都在房子里。

所以可以对比一二线城市标准对比一下

我个人测算的结果是这样:

一线城市1500w属于有钱人

新一线城市1000w属于有钱人

二线城市600w属于有钱人

三四线城市300w属于有钱人

五线城市,你只要有套房你就是有钱人

(以上为个人推算,单位为家庭,数额为净资产,参考地区为华东)


真正的有钱人不是在乎拥有多少财产,而是愿意将多少财产去用于致力于公益事业,这是非常正确的。

什么才是真正有钱?当家人想去医院体检时就可以去医院体检,当家人想买衣服时就可以直接上街买去,当家人想吃饭,自己家里没有做,直接可以下馆子。当孩子想上任何兴趣班时,直接可以帮他报任何兴趣班。

现在有钱人的定义也可以是百万富翁,亿万富翁,千万富翁,但是实际上来说,只要是家里可以有个100多万以上的都是有钱人。

在贪心的人眼里几个亿还算没有钱!懂得知足的人,100万足够了。

其实有钱没钱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你比你身边的所有的朋友都要有钱,那么你就算是很有钱!

也要看在几线城市,北上广深起码千万级别的一套房子都上千万了,小县城没有房贷车贷有500万这辈子不愁。

对普通人来说可能4千万已经不错了。少说吧,同样500万,在东北三四线以下小城市都是小康以上,买完房车还剩一些;在北上广普通的很,买个像样的房子可能还不够。

只要衣食无忧,有钱旅游,是否有钱就要看自己定义了。我认识一些小老板,年收入几百万,天天喊自己穷,因为他们接触过年收入几千万的。还见过年收入几十万的,觉得自己很不错,因为身边都是几万的。这东西是对比出来的。

欢迎留言交流或私信交流。


我生活在一线城市 我觉得最少上亿才能叫有钱人吧 事实上我觉得人心是不会满足的 即使财富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就会想要更好的待遇 所以自己心态好最重要了 即使我有1亿我内心却渴望5亿的待遇 还是会觉得自己不够富裕的


可能大部分人感受还不太明显。

就北京来说,阶级固化已经初露端倪了。

如果说我们简单的分为穷人,中产和富人三个阶级。那么高考是伟大的,高考让努力的穷人源源不断的攀升到中产阶级,然后把不努力的中产阶级踹下去。

但残酷的是,通往富人阶级的大门实际上关闭了。只有少数天选之人可以顺著门缝溜进去。

有点跑题了,其实让富人定义富人可能更加准确。认识的几个富人比较认可的定义是:以家庭为单位,每年拥有的资产能产生约500万利润,那么恭喜,你踏入了富人阶级。

简单的说,就是先要有资产,比如公司,比如股权,比如有栋房出租,然后这些资产可以稳定的产生一定的利润,才算是富人眼中的富人。

劳苦大众口中的年薪百万往往是我们心目中的有钱人,那么富人对于年薪百万的人的几点评价:

1.他/她一定是个能力出众值得敬佩的人才。

2.他/她其实很接近富人阶级了,因为他/她能开始接触到这个层面的资源优势。

3.其实年薪百万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没人可以那么稳定的持续高输出自己的价值。

4.他/她如果没有遇到什么特殊机遇的话,依然难以跨入到富人阶级。


得看拥有的是什么资产:房产、股票、基金、银行存款、期权、信托。都是不一样的。

现在很多国人按揭贷款买房后,房价涨了,感觉自己也是有百万资产的人了。但事实是在没套现变成银行卡里的现金时,那永远是个数字而已。同时大部分人是刚需房,也不得去卖,那么这些房本质在没还清房贷前就是负债而已。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