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其實是假設的基本。

就比如說數學計算中1+1=2,有了這個東西,然後推導了一個數學宇宙,但是為什麼1+1=2

雖然這個例子很不恰當,但是我想你提出這個問題的話,應該沒到接觸更深理論的時刻,這樣類似的現象物理學中還是有很多的。

而且我要說的是,光速是能被超越的,你的提問其實不嚴謹,硬要說的話,可以從某一個方面說為,攜帶信息的能量不能超越光速。相速度隨便就超光速了。但是這個並不是說相對論假設不對,感興趣的話,你需要學習很多的物理理論知識。我想評論裏是不可能解釋清楚的。畢竟從你的問題從理論上解釋到相速度羣速度什麼的需要跨越大學兩三本書


相對論根據光速不變的假設,做出了三個基本推論:質增、尺縮、鐘慢,相對論有相應的推導公式(洛倫茲變換公式)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去查閱一下。

這三個推論中,鐘慢效應已經被多個實驗所證明,如μ子半衰期試驗,參見維基百科

尺縮效應好像沒有直接的證明,如果想了解可以看一下《相對論史話:時間的形狀》裡面的解釋比較直白簡單,可以從鐘慢效應中做思維實驗推導出來。質增效應好像也沒有直接的試驗證明,但他的計算公式(質速關係公式和質能公式可以相互推導),而質能公式E=MC2已經被原子彈所驗證(一個物質靜止時的質量完全堙滅時會轉化成能量E)

簡單來說也就是隨著速度的增加,質量會增加,尺度會所小、時間會變慢;並且根據公式,這個效應是非線性的,達到光速10%(即每秒3萬公里以上)纔有可能被觀測到,且不是非常明顯,隨著速度越來越接近光速,這個效應會幾何級數增加,達到光速時質量會無限大,時間會停止,尺度縮小到奇點。由於質量無限大,根據質能方程E=MC2,能量也將變得無窮大。

換句話來說,即使要將一個粒子加速到光速,也會需要耗費無窮大的能量,在我們這個宇宙是不可能的。


你喫三大碗飯,喫撐了,不能再喫,這是你胃的空間性質決定的,所以,物質的時空性質決定物質的基本形態之一,光速是物質從宏觀向微觀收斂的極值,這個世界不是傾斜的,之所以存在,是存在與光速極值相反的收斂,所以必須有某種秩序,最終,在光速不變與熱力學的熱寂之間有多少有趣的物理定律?


準確來說,是有比光速快的,比如宇宙膨脹速度(可能快,也可能慢。)


這個是狹義相對論的假設,超過光速狹義相對論就不成立了


由於相對論的一條基本假設,光速不變原理,基於這個原理導出的四維時空坐標變換-洛倫茲變換公式,從數學結構上便限制了速度不能超光速,否則將出現負虛數的情況。而這一原理也被目前所有的實驗所證實。


我們周圍普遍的物質最大速度只是光速,研究新物質它們速度能超過光速。


我用我發現的個人觀點回答問題。因為30千米1秒生命過程時間標準,是一對空間對立電路速度時間統一的哲數理化…規律原理模型。是一對自然空間時間和自身核心生命的正中表面時間統一標準原理模型。都是1噸,1米,1秒的尺度平方立方三方統一的事實原理模型。1噸重,1立方體,1米秒速度=10=100=1000=10000的個十百千萬的正中時間統一標準。自然界最大差別的真空和最重的速度生命時間統一標準原理模型。總之,因為人為核心機械生命規則,是不能超越自然空間時間規律的一對空間對立時間統一原理模型的。


波的傳播速度取決於傳播介質的性質。比如電磁波的介質是以太的話,那麼以太的性質就是那樣,能允許的波的傳播速度也就是那樣。當然,目前以太的存在與否尚有爭議,只不過我認為是存在的,目前也在不斷的收集證據中。


宇宙空間的膨脹速度可以超越光速,空間不能脫離物質而單獨存在。所以,在事實上,超過光速遠離的空間中的物質和信息遠離的速度也能超越光速;

對第三方觀測者而言,兩物體的相對速度也是可以超越光速的。

量子糾纏的速度遠大於光速。

哪怕在相對論中,也從未規定速度的上限。

相對論的規定是:包含能量和信息的速度,不能超過光速。

舉個例子:你在原地一秒鐘轉了一圈,以自己為參照物,可以看作太陽一秒鐘繞著你轉了一圈,這個速度是4.7億千米每秒,遠大於光速,但這個速度只是虛擬速度,沒有傳遞任何能量和信息。


不要說超越光速了,有質量的物體達到光速都是不可能的,由狹義相對論可知

m=frac{m_0}{sqrt{1-frac{v^2}{c^2}}}

可以看出達到光速之後物體的質量會變成無窮大,而這個加速過程也會消耗無窮多的能量


看看狹義相對論其實就豁然開朗了


誰說不能被超越呢?只是人類的認知水平太低而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