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並沒有默認孩子跟父親姓,也沒這樣的傳統。中國的傳統是默認孩子跟「娶」的那方姓,不過一般都是男人娶女人嫁顯得好像默認跟父親姓。嫁娶方反過來比如上門女婿就是默認跟母親姓的。女孩子想要孩子跟自己姓很簡單彩禮房子準備好把心儀的男子「娶」過來就行了。


我是女的,一個主張平權的女性。

以前也覺得跟父姓很不科學很不人性化,憑什麼不能跟女方姓。。

現在自己為自己開脫了。我是這樣做的心裡建設:

1. 傳統就是跟男方姓,如果遵循傳統,省去了很多交流,爭執和精力

2. 一家人都一個姓,更方便別人對家庭的代稱,更有融合感。像西方那樣讓我改姓我也不反對。之前見過兩個親兄妹,姓不一樣,就好像兩家人似的,奇奇怪怪。

3. 姓 不就是一個代稱嘛,沒必要這麼計較。我和我弟都跟我爸的姓,但是我媽更努力教育孩子啊,很明顯我媽在我們心中的地位更崇高,我們和我媽的關係更緊密啊。和姓不姓有半毛錢關係麼。


外國結了婚女方都要跟丈夫姓


我只能回答第一個問題

這是非常正常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隨母姓將變為一件正常不過的事。

我覺得想讓孩子跟自己姓很多時候並不是為了所謂傳宗接代,而是希望自己的一些特性能在下一代身上得到傳承,

比如大多數人都希望孩子能想像自己一點,玩遊戲註冊新人物時按喜好輸名字等,

況且女人生孩子如此辛苦,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希望孩子跟自己姓有哪一點過份?!


為什麼孩子要隨父姓?


首先,我現在只有一個孩子,跟我先生姓,準備以後要二胎跟我姓,我覺得我可能沒有想那麼多,我只是覺得我姓好聽哈哈,這個跟家裡老人商量過,都同意,可能有的人會注重家族感情,以後兩個孩子的歸屬感,傳宗接代,但是名字也只是一個代號不是嗎~~
古代交通不發達,人口流動相對較小,因此時間一長便會出現近親結婚的情況。眾所周知近親結婚,後代畸形等不良情況發生率較高。古代人民用姓氏來區別,一方面保證自己後代族人的綿延,另一方面也是保證後代的質量。那為啥不跟母親姓呢?古代男人是主要勞動力,地位高,婦女地位低下(女人在中國女人的地位也是解放前後才慢慢提升起來的),所以隨父姓。傳統觀念重男輕女,男孩便是延續香火,女孩是要出嫁隨婆家,因此從傳宗接代的角度來說要隨父姓也是正常的。但是其實從古至今(沒有嚴謹地考究過)應該並沒有法律或者條款規定子女必須隨誰姓,這只是大家約定俗成的東西,一代傳一代,如果個人覺得不合適,家裡人也同意,完全也可以隨母姓。僅僅是個人愚見,歡迎指正。

這說明女的沒地位,權利被踐踏

可以散了


規定俗成的東西,不代表什麼。就好像你問為什麼我們過年要團圓一樣,沒有為什麼,規定如此便是這樣。

其次 目前的主流價值觀是往男女平等靠攏的。


不能。我兩歲的時候父母離婚,我連我爸長什麼樣都不知道,但我還是和爸爸姓的。跟媽媽姓的一般是父母離婚或者是私生子。


以前覺得是因為女性沒地位的表現,現在我覺得這是很合理的安排。生了孩子才知道,很多時候,會覺得孩子真的是自己一個人的孩子,只有自己會全心全意為孩子著想。如果孩子不跟父親姓,那父親更是毫無顧忌理所應當的對孩子不聞不問了。所以還是跟父親姓吧,最起碼別人知道她不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可能只有從自己肚子裏出來,親自生的孩子,才能會產生濃濃的愛,父親永遠不會感同身受。就讓這個姓氏成為他們連接的紐帶吧!


首先,不只是中國如此,可以說這個"現象"是無國界的。其次,父母也就兩個,姓氏要麼跟父親要麼跟母親,跟誰姓也會產生這個問題,所以不存在什麼公平不公平的考慮。其三,母系氏族社會,默認是跟媽媽姓啊,因為那時候女性佔主導地位。然鵝,現在是父系氏族。

回到第一個問題,我個人介意。我的孩子跟媽媽姓,孩子在上學的時候容易被老師和同學誤會,為什麼跟爸爸的姓氏不一樣,會不會他們家有問題,甚至對我孩子歧視。

這真的是一種喫飽了才能問出來的問題

國家法律都規定了一個人的姓名是完全歸自己所決定的 孩子想姓什麼叫什麼等他長大了都隨Ta自己的決定 不存在什麼非要跟著媽姓跟著父姓的


全世界都是子女跟父姓,而且我所知道的除中越韓外其他國家都是出嫁跟夫姓。傳統吧


子承父姓的傳統正在受到挑戰,不遠的將來,將有一大批隨母姓,或有父母雙姓的孩子誕生。

人類社會不再是單純的父系社會了,男性在體力上的優勢不再有優勢了,服務業的崛起,讓女性更有優勢。

高中階段女孩成績不如男孩的狀態,改變成了女生的成績遠遠好於男生,各地高考狀元也以女同學居多,名牌大學的女學生也多於男學生,國外留學生也以女學生為主。

一大批女總統,女首相,女外相相繼亮相世界舞臺。

人們不再看重姓氏傳承

,更看重夫妻感情,幸福生活,快樂心情。

天下姓氏本一家,所有的姓氏最終都歸宿到炎黃的子孫。

現代遺傳學告訴人們,孩子的遺傳基因父母各佔一半。

女性的就業,收入,社會地位越來越多的高於男性,使得在家庭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男性為了取悅女性,不得不在家庭中處於從屬地位。

姓名的代號性質越來越重,家族傳承的屬性越來越少。

孩子長大後給自己重新起姓名的興趣越來越高,不隨父姓也不隨母姓的自由式姓名也越來越多。


以前我會覺得憤憤不平女人生的孩子憑什麼給男人姓,說好的男女平等嗎?然後我就跟男朋友說以後孩子要跟我姓他也同意一個跟我姓,後來我把這個事情告訴我父母他們,他們覺得沒必要也沒有意義,因為你想如果孩子跟我姓他的後代都跟我姓,人家都會認為他的姓是父親的姓,為什麼武則天後來還是把黃位給了兒子就是這個意思,但是如果生女兒可以跟我姓。


找一個同姓的人結婚就沒這個煩惱了


都跟媽媽姓的話,一家人裏同代之間不同姓,不同代之間也不是一個姓,家族還怎麼延續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