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內向者對於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感到焦慮,也在培養孩子方面展現出這方面的焦慮,但是語言表達能力有時也是一種天分,有的人有,有的人則無。那沒天分就一定是缺點嗎?是否必須用同樣的標準去要求所有人?這是一個人必需的基本素養嗎?

能不能讓孩子早點意識到沒有語言表達天賦,並意識到這並不是一個缺點,然後去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處於天分所限提不上來,也不能完全放下這回事的尷尬境地呢?


語言就像外在美,硬實力就像內在美。內在美很重要,但是外在美是前提。語言是讓別人有機會發現你內在實力的前提。

其實在面試的時候就會發現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了,因為被面試的的大多都屬於硬體條件相差不多,差距就在語言表達力和個人的品質上面。畢竟人類是團隊活動的生物,有團隊就會有合作,有合作就會有溝通。

我原來也是個內向的人,我也不願意跟別人交流,表現自己。後來我陰差陽錯當上一家培訓機構的任課老師。你說我還能跟原來一樣嗎?因為是成人教育,我不能想大學任課教師一樣,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困意,所以領導讓我把教學過程娛樂化,在愉悅的氣氛中把專業知識傳遞出去。起初我很在意學生的感覺,但這對於新人來說是錯誤的,正確的順序是先找到自己的感覺,等到自己的感覺找到了,再看學員的反應,哪裡好哪裡不好,不好的地方在改正。

我很喜歡一個學員的孩子,更多的是佩服,一個小學兩年級的孩子能做到跟任何人聊的來,不懼怕比自己年齡大20歲的人。也是有個學員的孩子很害羞,不愛說話,你問啥她答啥,她很乖。但如果讓我選一個印象最深的孩子,我還得選第一個孩子,原因就是第一個孩子能把自己表現出來,讓你了解他,第二個孩子雖然很乖,但是不愛說話,導致我認識她很久,除了知道她很乖別的都不清楚,要想深入了解她還得詢問她的家長。題主應該也明白,在社會沒有誰願意花費過多時間和精力去了解一個陌生人,除非那個人是你上司,如果不能把自己想表達的都說出來,別人也是不願意深究的。

語言表達能力差的確是個問題,是問題也是短板,就算把這個問題歸結到天生的,也必須解決,絕對不能逃避這個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兩點,學和練。

要不是兒時喜歡看電影,特別是香港喜劇,我哪能一時間讓課堂氛圍活躍起來,輕鬆起來,我在講課的時候就感覺是被那些喜劇演員附身一般,經常說出他們在電影里說的話。要不是看的書,聽的話夠多,我哪能跟學員講道理,談學習方法。我的語言表達一直都不是創造,而是複述。複述很關鍵,當你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怎麼表達時,總會在一本書或是其他地方找到能表達你的想法的話,你要做的就是把這些話複述出來,一來二去,語言表達會越來越豐滿。

多讓孩子和朋友玩,同齡人沒代溝,也別看著孩子,畢竟我也這麼過來的,爸媽在旁邊會讓自己束縛,玩的不盡興。我爸都不知道,我小時候在他面前和在同學面前判若兩人。差不多的時候,讓哥哥姐姐帶他玩,別讓孩子有一種不敢跟長輩說話的習慣,說錯不怕,你告訴他該怎麼說是關鍵,要不然孩子總怕出錯就不敢說話了。

人生本來就是一個補短板的過程,這裡短了補一補,那裡短了補一補,讓自己的水桶越來越高,能裝的水越來越多。千萬不要讓你的短板耽誤了長板。


謝邀~~~

從內心來講,語言表達能力確實是一種必須的基本素養。這種能力就像小孩學走路、學吃飯一樣,需要我們一點點去培養,去錘鍊。

為什麼我們需要它?舉一個通俗的例子:

從你身邊走過一個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和一個精心打扮著裝整齊的人,你的眼球不由自主的會更傾向於後者。

語言表達同樣如此。當你說出一句「你又到哪個狐狸精那了?」和「親愛你,我發現你晚下班三次了,我感覺你都好久沒有和我吃晚飯了,我好傷心」後者更讓人聽的舒服,也更願意和你溝通。

有沒有發現語言表達同樣需要修飾,需要運用套路,才能讓我們更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才能更好的維護人際關係。

也許就是因為這種種因素,語言表達能力越來越被大家所重視。重視是好的,但重視不一定代表每一個人都必須要按照標準來刻意培養語言天分。

其實,在語言表達能力之前,我們還需要看到其他能力,比如邏輯思維能力、判斷能力等等核心的內功,當你這些能力都在逐步提升的時候,你的語言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不是有一句網路語言說「在絕對實力面前,一切都是渣渣」,語言只是一個用於溝通思想、情感等的工具,當我們把內功錘鍊好了,工具也就得心應手了。


很多時候,說不如做。

語言並不是造成彼此間,溝通不成,生出誤會的根源。信你的人自然信你,不信你的人又有何干?我們只需要去做自己要做的。目標明確,堅定不移。


是個加分項,畢竟現在人都不傻,會說不會幹別人也能看得出來


很重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