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斬件》2.4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hé)是魯國將軍,據說身高十尺,力能舉城門。

叔梁紇娶施氏為妻,一連生下九個女兒,沒有兒子,後來納了一名小妾,才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孟皮。孟皮七歲時,爬樹玩耍摔斷了腿,變成瘸子,按當時禮制,身患殘疾是不能成為繼承人。

於是叔梁紇又向魯國的顏氏求親。由於叔梁紇年紀大,且性情急躁,顏氏的三個女兒當中,只有最小的顏徵在願嫁之。當時叔梁紇六十六歲,顏徵在十五歲,禮制規定,男性成婚應在16至64歲之間,女性應在14歲至49歲之間。故而,叔梁紇與顏徵在的結合併不符合禮制,史書稱之為「野合」,即不合禮教的婚姻。叔梁紇71歲那年,顏徵在生下了孔子。

孔子天生容貌醜陋,具有七露特徵,分別為雙眼露白、雙鼻露孔、雙耳露輪、嘴露齒。此外,孔子的頭額是向內凹陷的。

叔梁紇和顏徵在卻十分欣喜。此前他們曾在曲阜東面的尼丘山禱求天神賜子,故而把孔子取名為孔丘,字仲尼。「仲」是排行第二的意思,所以過去有「孔老二」的說法。孔子三歲時,叔梁紇去世,顏徵在失去庇佑,被正妻施氏逐出家門。顏徵在帶著孔子,及同樣被逐的庶兄孟皮,在曲阜闕裏定居,過著清貧的生活,在極為艱難的情況下,將孔子培養成身高九尺六寸、以博學聞名的英才。

孔子十七歲時,顏徵在因操勞過度而逝。

魯國素有禮樂之邦之稱,孔子成長於魯國,深受影響,幼時常以模仿演習祭禮為樂,青年時做過管糧倉、放牧的小官,其後創立儒家學派,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名動列國,被尊為「天縱之聖」。在本章,孔子概述自身學習和修養的過程,總結在不同年齡階段所達到人生狀態。孔子總結的人生狀態,是一個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學識素養逐步提高的過程,並非是一蹴而就,這是本章的要點。孔子的這個總結,對國人影響極深,被視為人生不同階段所應達到的理想狀態,至今還在廣泛引用。

此處插一段冷知識。

孔子叫孔丘,其父叫叔梁紇,二者的姓名存在根本性差異。這是因為,當時男子的名號具有很強的隨意性。譬如叔梁紇並無姓,紇是名,叔梁是表字;孔子也不姓孔,孔是其先祖孔父嘉的氏稱。事實上,孔子的祖上姓子。

後來孔子被尊為聖人,其後裔便以孔為姓,一直延續至今。

孔子由姓子到姓孔,其中涉及頗多風俗禮制,譬如五世親盡、男稱氏不稱姓等,這些風俗禮制至今有一定的影響,我們日後再行分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我十五歲樹立人生志向,並努力學習相關能力。十有五:十五歲。有,又的通假字,解作再加上。志於學:樹立人生志向,並努力學習相關能力。志,解作立志。學,解作認真學習實現志向所需要的能力,具體包括三個方面內容:一是學習做人與品德修養;二是學習文獻典籍中記載的知識;三是學習各種技能並進行社會實踐。古人的教育是從幼兒開始的,幼兒教育稱為「蒙學」,一般開始於四歲左右,學習認字、生活常識等簡單內容。及至八歲,可入讀小學,學習六藝、禮儀規範等內容。及至十五歲,可束髮入讀大學,修習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等高級學問。故而,孔子十五歲有志於學,並不是說十五歲開始學習,而是指十五歲樹立人生目標,並為之努力。

……

更多的論語註解,請參見本人專欄《論語斬件》。


十五歲的責任與使命就是好好學習,努力積累知識。人生三個成長階段,青少年知識學習積累的階段,中年能力創業階段,老年體現智慧經驗境界的階段。不同階段要有不同的定位和志向,人生才得以充實與圓滿。
學習的方向三十而立,立的是人生

看了其它回答的,恐怕皆不是儒家的本意。

首先,儒家講的學,學的不是知識,而是成人的詩書禮易春秋,學的是使自己成為真正的人的那一套東西。

所以,有志於學,是明白了雖大千世界皆有人形,卻未必都是真正的人。從今往後,要走人道,不走禽獸道。

為什麼要15歲呢,大概是要一個生活體驗為基礎。不經歷生活一番功夫,不體驗:孝悌、謹而信,泛愛眾,親仁這些,便無法覺解人究竟不是動物。知道這一分野,往後就努力做個真正的人吧!

手機剪輯,稍亂,見諒。


學是指的大學之道,即先王之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