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普遍誤解的理論,一個讓所有人一聽到,就想反對的理論。


跟日心說一樣,本身不對,但是經過修正的理論越來越接近客觀事實。


現階段仍然有重大待完善的缺陷的理論,和牛頓的經典物理學不一樣它爭論的焦點更多是哲學上的。

在真菌,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領域確很無奈——這一點也很像經典物理解釋不了微觀量子。

比如「平凡的行星」,「平凡的智人」他仍然解釋不了諸如:

  • 什麼時候能吸收微觀世界的《共生說》?
  • 上古原湯是如何進化成寒武紀海洋的?
  • 葉綠體和線粒體是如何加盟進動植物身體的?
  • 智人是如何產生認知革命—編故事畫大餅的能力的?為什麼比智人壯,腦容量也更大的尼安德特人就沒有產生出這一技能?

等問題。可卻不妨礙它仍然是人類用科學方法認識和解釋自然的一座里程碑。

哥白尼,牛頓等人駁斥了「天圓地方」和「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它駁斥了「人是萬物之靈」的狹隘人類自我中心主義說法。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

——康德


1。 對進化論地誤解,始於其名,進化,還是演化?

2。 人類的認識,包括進化論,是不斷發展的,一方面是不斷接近「客觀事實」,另一方面,客觀事實也在發展變化。

3。 進化(演化)沒有目的,沒有主觀的目的。至於「設計」進化這種機制,「使」生物適應不斷發展地環境,這種神創論地高級版,想想都覺得其「正確」得沒有意義。

4。有位生物學家曾經提出:當一個高級文明造訪某有原產生命地星球時,必然將該原產生命是否認識到「進化機制」,作為其文明對自身認識發展水平的一項指標。

5。 進化的單位,是物種、種羣、個體、細胞、基因……?或曰,到底什麼呢是進化地樞紐?

6。 進化背後是博弈的數學基礎?

7。 我們可以說,蛋是雞的生殖方式,反過來可否?

進化,是客觀存在的過程,很多人容易將其理解為物種演化地過程所展現出來的現象——這也是很多人不理解進化論、甚至曲解進化論的根本原因。

進化論,特別是剝開種種現象——物種、種羣、一個個個體、基因發展演化背後的機制,纔是達爾文們真正想要告訴我們的。


突變,自然選擇,應該是存在,在小特徵的變化上,但演變到今天這種近乎完美的生態羣,卻不是突變和自然選擇所能解釋,對於一個種羣,協同隨機突變出新的結構和功能,隨機無論如何難以解釋,用概率來解釋,實在勉為其難,難以接收。自然選擇只是淘汰,並不能解決新結構新功能的來源,如果有智慧的介入,可以解釋通,但智慧的來源又陷入困境,宗教體系能用來解釋,但沒辦法證實,同時沒辦法證偽,本人傾向於靈自來自有無始無終,是進化的來源及動力,看起來很荒唐,是吧!


我始終認為,一個人的思維是否開放,很大程度在於是否有質疑常識的能力,特別是在這個質疑了常識也不會把你送上火刑架的年代。

而對人類起源學說的看法恰好是一個很好的衡量一個人思維是否開放的標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