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溫老的書和講座,但仍然搞不明白具體路徑。疑問在於:改開之前國內實行的是計劃經濟(指令式的資源分配),這時候國內並沒有私人部門,從國內的角度來看肯定是沒有內債的,就只有國家一本賬,那這本賬就不會有經濟上的赤字,只有當期國內產出的分配問題。

那溫老的赤字是指的外債導致的國際收支上的赤字么?如果是的話,那下面這個邏輯是否成立:

假設:①經濟分國內國外,②國內分城市-農村或者工-農兩部門,③國內產出在維持最低消費的情況下全部剩餘用於投資。

50-70年代引進美蘇資本全部轉化為外債——》引進外債後可以向國外進行產品和服務的購買,在國內形成產能,增加就業和產出——》在後期償還外債時,需要使用外匯或者實物,最終都是以物資產出為基礎(農產品、原材料、產成品、貴金屬)——》物資凈流出,當期國內積累減少,無法進行擴大再生產

如果是這個路徑的話,那結果應該是沒有經濟或者就業的增量,為什麼會導致衰退呢?

理解在市場經濟國家和資本項目開放的情況下外債危機對國民經濟的負面。但是在指令型經濟中,想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順便請教,有沒有其他的了解建國以來經濟史的好看的書或材料,內外網均可。


這裡頭的理解誤區,主要是對「主權貨幣」理解不夠造成的。可以參考「眉山劍客陳平」的觀點,「worth is power」,「財富即是強權」。強大的主權國家,可以依靠國家強權,強行給一堆紙幣賦予價值,可以靠全球市場剝削其他國家的廉價產品,使其擁有購買力。

但是一個剛建立的貧窮落後國家,它沒有足夠的貴金屬硬通貨作為發行貨幣依據,也沒有足夠的強權給紙幣賦予價值,更不可能從全世界剝削資源產品,無法形成穩定購買力,所以這堆發行的紙幣也只能成為政府債務,無法兌換成實際產品,形成財政赤字。

——————————————————————

我是這麼理解的,溫佬在《去依附》這本書里簡單解釋過建國初期國內財政赤字的出現原因:

因為之前在農村地區,中共及其政府不需要建立財政貨幣體系,只依靠小米作為一般等價物,來給各種人員發工資,維持組織和政府運轉。此時因為政府和民間的交易都通過小米這種大部分人都接受的硬通貨計價,可以穩定兌付內部債務,所以不存在財政赤字。

但是當中共進入城市以後,面對城市的基礎設施,遺留的管理人員等,這些完全依賴政府稅收供養的人員,他們只能接受貨幣,而無法把分配的小米拿來交換工業品和物資。所以中共開始大規模增發貨幣來維持城市體系運轉。

此時增發的城市貨幣,相比農村,失去了發行依據。(城市工業品,服務,基礎設施,不像小米,是容易交易的硬通貨,所以只能通過發行無依據的貨幣計價交易)

(原本可以作為髮型依據的黃金儲備,大量被果黨帶到了台灣)

按照溫教授團隊的描述,此時在城市,每發行三元人民幣,就有兩元是無法兌付任何產品的,只能當做債務記在人民政府的賬目上。所以內債就因此產生了。

總結一下,按照我個人的理解,溫教授所講的內債,是政府為了擴大再生產建設,而人為增發貨幣,以調動勞動力和生產要素參與建設,但是卻不能及時以實際產品或硬通貨填補,造成增發貨幣只能轉化為內債。

在這個基礎上就能理解為什麼會有引進外資轉化為內債的問題了。

外資,機器設備,技術,都需要本國人和本國資源去消化吸收,這些基礎建設暫時無法轉化為實際產品,填補增發貨幣的空缺,所以都轉化為了政府內部債務。

通俗點理解的話,類似村集體扶貧項目,引進了外部技術,設備,但是沒有引進外部資金。所以村集體空有技術,設備,但無法給村民發工資,所以只好先告訴村民,你們的工資記在我們的賬目上,等產品賣出去了,換回錢,再給你們發工資。

——————————————————————

這一困境直到改革開放後,沿海「三來一補」產業,換回大量世界硬通貨「美元」,國家以美元外匯儲備作為依據,發行人民幣,才暫時性解決了引進外資轉化為財政赤字的問題

至於之前為什麼不用蘇聯盧布作為發行依據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個人理解是蘇聯的市場經濟不發達,盧布只在蘇聯國內小部分交易使用,蘇聯的國際貿易都是物物交換,所以中國就算拿到大量盧布儲備,也無法在全世界進行交易。所以無法以盧布作為發行人民幣的依據。

以及,為什麼不能參考農村根據地時期,根據小米為依據來發行貨幣呢?我個人認為,因為工業化建設的速度,是遠超過農業糧食增長速度的,建國初期確實可以這麼干,比如《去依附》書裡頭提到的,小米折實存款,小米折實工資。但是一旦國家工業化起步後,緩慢倍數增長的糧食,將越來越無法兌付指數型增長的工業基本建設帶來的國家債務,依然會陷入財政赤字


就我的理解在辣妹等國家是,引進外資不加以控制和監管,會導致核心資產被外資掌握,全體國民成為外資韭菜,能賺錢的優質資產都被賣掉換來短期的苟延殘喘,長期上更加陷入不得不被收割,沒有自主造血的能力的被金融殖民的狀態。外資的超額利潤部分就有財政赤字的貢獻。因為外資不需要對國民負責,而政府不可以不管自己的百姓。


真正造成危機的並不是引進外資,也不是什麼大幹快上的技術引進。

實際上當時的中國的經濟才剛剛起步,集中經濟和規模經濟效益都還沒有建立起來,經濟能力也十分有限,國企普遍面對著無法與國外的天頂星科技競爭的局面。唯一比較好的層面是國際環境的友好和新自由主義帶來的自由貿易和華爾街指數級上升的熱錢。

而是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內的貨幣-資產錯配(currency mismatch),四大國有借入了大量美元,後以美元資產向國內借出信貸以支撐國內工業化日益吃緊的信用,但是這是飲鴆止渴,因為人民幣的匯率是有問題的,當時的固定匯率制並沒有反應中國經濟的真實總量和能力,這導致當美元流動性收緊,利息逐漸上升導致美元計價資本開始流出的小周期中(同時期是Volker頂著爆掉美國經濟的壓力開始收緊信貸,使利率飆升,隨後美國經濟觸底反彈,資本大量迴流),四大國有無法承受這種mismatch,紛紛進入穿透和實質破產的狀態。

這就變成了一次金融危機。

同時,這一些國有銀行還承擔著為大量國有企業的債務兜底和展期的資本配置任務,一旦銀行出現問題,國有企業無法獲得信貸,開始多米諾骨牌一樣地崩盤,裁員。

這就變成了一次經濟危機。

政府的處理措施其實就是把這些債務洗掉,成立一個央行所屬的金控公司,把四大行的債務轉化成股票洗掉,央行相當於把四大國有的債務移動到了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上。然後開始結構性改革,出清殭屍國企,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大下崗。

差不多就是這樣,歡迎斧正。


我也有同樣的問題。溫教授在講座中舉的例子是外資進來兩年左右赤字就大規模出現了,同時阻止赤字的方式是做空也就是經濟放緩。能滿足以上兩點的,我有一種猜想,就是外資帶動更多投資,比如一塊錢外資進來建好了廠房設備,但是沒有流動資金,那貨架就得補充流動資金,國家是沒有錢的,只能借錢或者用赤字來提供這筆錢。另外資本密集後勞動力會大量失業,就需要新的投資補充,國家也沒錢搞這塊。


給你一組數據自己體會。回龍觀龍澤苑西區

2000年開盤價格4300

19年價格49000。

也就是20年漲了10倍。

每年漲12%左右。00年匯率8.2,13年匯率6.27,20年匯率7.1,我們假設外資00年資產相對便宜時進場,大量買進推高物價。13年前後RMB升值時期大量離場。巨大得財富外流引發資產貶值。到了20年匯率已經破7.只留下剛需一片哀鴻和大量超發得貨幣。資本是為了利潤,可不是保你就業。利用2種貨幣利潤有多大你可以算一算。


你的傳導路徑沒什麼大問題,但對資本的理解好像有點問題。

資本的投入不是一步到位的,它和勞動力要素參與生產一樣,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資本的不斷投入,和資本廣化、深化的進程形成了平衡。而如果資本的投入出現了絕對的減少,由於資本折舊、人口增長等因素的存在,人均資本存量就會減少,從而產生衰退。

溫的債務危機提法,用主流經濟學的話說,應該算是經常賬戶危機,是解釋拉美國家中等收入陷阱很好的切入點。

關於中國經濟的著作,我水平有限,也看的不多,就推薦北大徐高的《宏觀經濟學二十五講——中國視角》給你吧。


沒有私人部門這裡錯誤,如果沒有私人部門,請問發行的人民幣是怎麼回事


特意去看了看溫鐵軍的視頻,你問的問題出現在他講十次危機中第一次那一段視頻的十分鐘左右。他說了是財政赤字。

總共花了大約不到兩小時的時間看他的視頻,總體感覺比較失望。內容冗餘太多,主觀論斷太多,邏輯線條不清晰,有價值的基本事實或者數據太少。可能是我沒有完整的把所有內容聽完,感覺他的一些表述很不清晰。比如他說「中國四次大規模引進外資,平均每次造成兩次危機」,大致意思如此。這樣的表述給他任意解釋經濟現象留下了太大的空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